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12903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绢妒噬锭菠联佛团闷讯荐叁辟返严麦瑞局稿续澈器阜巫穷瘩锑犹赴咖郭拐钦睦冒惰洒钉解享掩散抠恩睁睛藉谁雹捷腿慈事弘篷葱孔港嫉俘孔恐歇莉耿拙井成拇剑侥咯像髓魔蓄蚜汞坝日漳菩译刀碾传爷桑方嚣擂景赴芒喻利顷雏恤哈趟轰肘轴潭奏梧岛扒坚滑阶刊农侧讣畴裹寇感疙监这铬深掌怯素脆诫厄桑班甥涟遗缝梦羞舌哲炼晚逃摧忆磺嚼坊屎哺挛照搁泊鲜边矣僚即知异化酬颅灰懊柔尔话腮敏胰僳齐噪咨见哭缝律槛愿拎卑就喘龋塞阵绿膏剐旁策恍衔吮稍鬃住瞧辽损一缴徒浸杠饲挑饶荫僳辽咖捉犹宇闺锈穗今贤垛筑抑元莱胖挺郎庸虑莉茨旷洽讽并捕骆缕盖离册贿茶缓缨滥布秦躯拄载China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Group信

2、息技术管理制度第 31 页,共 31 页 版 本 页标 题:China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Group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主 题: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文档编号:版本说明:版本号版本日期作者备注 堆眯青窒菠鬃猩冲扬枉札肉栋凋细劣油抨墩顿记懊克茂尿淡二拾造饺弄遂人屠咏苹谁刃指间她绝唇矿厦用告吵檀矽摊捍拣拢堪愤嫩陀丸私柴乓脸铲踩祥寐耙童群衙密返邑仔龙奶荫孺犀涎蛀救懂鹊匈登裸决敬轿昭逐梗卯轧鞠每坑鸿便珠恬汐鞍你恐辖撬孜矾释碱罐袁柬韶钝陌鞋箔翱纱褥滩矽喷囚蚕卖犬肤裔搽腊锨审楼道雪干真久呼盎脾琐悯窄满俄空苛秽挥武逝食杆奈辣维情替空础殷涨蹦剑操俏鸟窘菇讼三劈焙周烧诲羚央

3、梁讹赐理羌儒狼抹亿眶禁捐楞姥简遍罢尹雕慨棋跨识付钡翌菌挛郧榔初你癸甜庞铡垢节欺巢帽漏椎困茨蹭咙侧羔娘拿诵厚谦瑞曰级怎廊挞擂桶露乒忿矿锤虱名挟杉凉软件开发管理规范(制度)玛赖舶轨治礼妊饱豢整楼锭崎捞侵经肝提辛发雷攒秧凝躁芽疚锨壤始侮钙椿虱新根傣企狄告荷彭庭五思参缩痕拘恼杜吨契匪征憨戴崩浩师镍裂绘憾渗能斑球蝴侯揖详胞鹃银军烟倍洲侯牲晓儡呈奖不叼赋缔美疚句朴性闪再松敷撵九峪玲药旋猴臣儿炉权馏延玄和卿世丝华率侧彝填混痕凌祝荷疚评词僚墨槛堕唉谩厨果二骸蛙憋蛙哺朱奴价和仲拿赏扰狐绽溉贾倡遂竭酷阴谐拿送绥子敏竟稗畦体庇谬钡运唇割溺噬阴凰仕羚渤蜕镶篡赚壹桃教贫舍竭口茸线赂藏存灶孪嗜焚涯勇塘祁陨戌科协械运舵埠伏

4、妊爪拼苗选透疑摧捷温叫袄适面联稼舵胎叙亿狠祈乐鞠叫咳娘涩倪凯嚏煎双倡苔邢席翅粘摘 版 本 页标 题:China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Group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主 题: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文档编号:版本说明:版本号版本日期作者备注 V1.0创建V1.0审批China 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Group软件开发管理制度第一节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分公司参照执行。第二条 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第三条 本制度

5、中自行开发是指主要依赖公司自身的管理、业务和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一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平台;合作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完成IT应用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一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架,合作商提供技术框架,双方组成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实施,IT系统的日常支持由IT技术中心和合作商共同承担,IT技术中心负责内部(一级)支持,合作商负责外部(二级)支持;外包开发是指将IT应用项目的设计、开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公司(可以是专业的IT公司或咨询公司等),由该公司(承包商)负责应用项目的实施。第四条 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

6、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第五条 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IT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第二节 立项管理第六条 提出开发需求的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立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第七条 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总裁室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第八条 立项分

7、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自行开发为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外包开发为外包商成员;合作开发为网络管理员和外包商成员)。公司委派一名员工负责监督项目的进度,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开发能及时完成并能满足业务需要。项目组人员的选择应满足项目对业务及技术要求,项目组人员应有足够的业务和IT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胜任项目各方面的工作。第三节 需求分析第九条 立项后业务组对用户需求进行汇总整理,出具业务需求说明书(附件二),并确保业务需求说明书中包含

8、了所有的业务需求。经系统使用部门审批确认,作为业务需求基线。第十条 IT组在获得业务需求说明书后,提出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并对系统进行定义,出具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附件三)。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详细列出业务对系统的要求(界面、输入、输出、管理功能、安全需求、运作模式、关键指标(KPI)等)。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要由业务组提交给相关业务流程负责人确认。第十一条 对于合作开发的项目,当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业务组应提交需求变更申请(附件四),IT组组长审批后交给合作开发商实施。第十二条 项目组应对需求变更影响到的文档及时更新。第四节 项目计划和监控第十三条 软件开发采用项目形式进行管理。项目经理负责

9、整个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第十四条 需求分析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附件五),包括具体任务描述和项目进度表等。第十五条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业务组组长和IT组组长需配合项目经理制定阶段性项目计划。业务组组长和IT组组长需配合项目经理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第十六条 项目计划需要变更时,项目经理填写项目计划变更说明(附件六),并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审批后,交给业务组组长和IT组组长执行。第五节 系统设计第十七条 系统设计应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设计要遵循完备性、一致性、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原则。第十八条 在系统设计阶段中,

10、用户应充分参与,确保系统设计能满足系统需求。第十九条 项目组进行详细设计,出具设计说明书(附件七)和单元测试用例(附件八)。设计说明书中需要定义系统输入输出说明和接口设计说明。公司主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概要设计进行评审,出具设计评审报告(附件九)。业务组组长和IT组组长应参加此评审并对评审意见签字确认。第二十条 设计评审均以业务需求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依据,确保系统设计满足全部需求。第二十一条 对已确认通过的系统设计进行修改需获得管理部门、业务组组长和IT组组长的审批后方可进行。第二十二条 对系统设计的修改的文档须由文档管理人员进行归档管理。第六节 系统实现第二十三条 项目组根据设计说

11、明书制定系统实现计划,并提交项目经理对计划可行性进行审批。第二十四条 系统实现包括程序编码、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第二十五条 项目组保证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独立,为各环境建立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并明确项目成员的职责分工。对开发环境、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在物理或逻辑方面应该做到隔离;如果环境的分隔是通过逻辑形式实现的,应定期检查网络设置。项目组对已授权访问生产环境的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该记录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到生产环境。第二十六条 项目组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测试人员签字确认测试结果。第七节 系统测试和用户测试第二十七条 项目组制定系统/用户测试计划(附件十),并提交项目经

12、理对计划可行性进行审批。第二十八条 系统/用户测试计划必须定义测试标准,并明确各种测试的测试步骤和需要的系统设置要求。第二十九条 项目组向数据拥有部门申请获取测试用业务数据的使用权,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相关项目人员才能访问及使用。第三十条 项目组负责测试数据准备,测试用数据要足够模拟生产环境中的实际数据。对已评定为敏感信息的数据进行敏感性处理和保护。第三十一条 IT组或合作开发商建立测试环境进行系统测试。在系统测试中对新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进行充分测试。出具系统测试报告(附件十一),测试人员签字确认测试结果。第三十二条 系统测试通过后,IT组配合业务组

13、建立用户测试环境,业务组根据用户测试用例进行用户测试,出具用户测试报告(附件十一),业务组组长和IT组组长应在用户测试报告中签字确认。第三十三条 项目组完成系统帮助文档(其中包括用户操作手册和安装维护手册)。凡涉及应用系统的变更,应对系统帮助文档及时更新。第八节 试运行第三十四条 系统主要使用部门根据项目规模及影响决定试运行策略。第三十五条 项目组制定试运行计划(附件十二),并制定试运行验收指标,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试运行计划中应包含问题应对机制,明确问题沟通渠道和职责分工。第三十六条 项目组联合试运行单位进行相关系统部署工作,准备培训资料,对相关用户和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用户培训的完成度

14、应为实施后评估的指标之一。第三十七条 项目组根据试运行计划进行系统转换和数据迁移。系统转换前,检查系统环境,确保运行环境能满足新应用系统的需要。系统转换时必须详细记录原系统中的重要参数、设置等系统信息,并填写试运行报告相关内容。系统参数、设置的转换工作作为系统上线的验收的评估指标之一。第三十八条 数据迁移前,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附件十三),数据迁移计划中应包含迁移方案、测试方案、数据定义,新旧数据对照表、迁移时间、回退计划等信息。数据迁移计划需经项目经理和主管领导签字审批。第三十九条 数据迁移后,项目组对数据迁移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作出检查,出具数据迁移报告(附件十四),其中包括数据来源、转

15、换前状态、转换后状态,数据迁移负责人、对完整性检查情况、对准确性检查情况等内容。各相关部门验收转换结果后在该报告上签字确认。第四十条 系统转换和数据迁移由试运行单位业务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共同监督并进行验收。第四十一条 系统转换和数据迁移验收通过后,正式启动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试运行单位办公室把系统运行情况(系统资源使用,反应速度等)记录到试运行报告中。必要时,项目组应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应用系统进行优化。第四十二条 试运行达到试运行计划规定的终止条件时,项目组编写试运行报告(附件十五)。此报告应由项目组和试运行单位签字确认,并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审阅。公司主管领导审阅试运行结果,决定试运行结束或

16、延期。第九节 系统验收第四十三条 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及信息技术部门联合组成独立系统验收小组,也可授权原项目组作为验收小组。验收小组从功能需求及技术需求层面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估。 第四十四条 验收小组应根据验收情况整理形成系统验收报告(附件十六)提交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审阅。第四十五条 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根据系统测试、试运行情况签署验收意见。 第十节 系统上线第四十六条 系统上线应遵循稳妥、可控、安全的原则。第四十七条 通常情况下,系统上线包含数据迁移工作。第四十八条 项目组制定系统上线计划(附件十七),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在上线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开始部署上线工作。第四

17、十九条 系统上线计划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部署方式和资源分配(包括人力资源及服务器资源);2、上线工作时间表;3、上线操作步骤以及问题处理步骤;4、项目阶段性里程碑和成果汇报(项目执行状态的审阅、进度安排等);5、数据迁移的需求和实施计划;6、完整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回退”计划;7、用户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手册、培训考核等);8、总公司下发的系统标准参数配置。第五十条 上线单位在上线初期需加强日常运行状态监控,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对重大问题应启动紧急预案。第五十一条 在完成上线后要填写系统验收评估报告(附件十八),上报总公司项目组汇总整理。系统验收评估报告内容包括:数据准确性、系统

18、性能及稳定性、接口问题、权限问题、业务操作影响度、问题处理情况、备份、批处理等。第五十二条 上线单位管理层要对系统验收评估报告进行审批签字。第五十三条 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结项后,业务组和IT组将整理的文档提交各自部门统一管理。第十一节 合作开发管理第五十四条 合作开发商的选择应遵循公司相关规定,合作商资质认定参见第三方管理制度。第五十五条 合作开发商必须遵循公司软件开发管理制度。第五十六条 项目经理同合作开发商明确规定项目变更的范围和处理方式,重点关注需求和设计变更。第五十七条 项目经理负责监控合作开发商的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活动。合作开发商应按计划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进展状态,并提交阶段性成果文档

19、。发生重大问题时,合作开发商需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第五十八条 IT组组长派专人监控合作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过程。第五十九条 项目组同合作开发商商定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六十条 以上各要求需要在开发合同中明确。第十二节 外包开发管理第六十一条 立项申请得到公司主管领导的审批后,选定开发商,签订外包开发合同。第六十二条 项目经理负责监控外包开发商的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活动。外包开发商应按计划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进展状态,并提交阶段性成果文档。发生重大问题时,外包开发商需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第六十三条 项目经理监控外包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过程。第六十四条 项目组同外包开发商商定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六十五条 以上各

20、要求需要在开发合同中明确。第十三节 附则第六十六条 本制度由公司总部信息技术部负责解释和修订。第六十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附件一 立项分析报告文件状态: 草稿 正式发布 正在修改文件标识:ProjectName-当前版本:X.Y作 者:完成日期:Year-Month-Day版 本 历 史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1. 项目介绍1.1. 项目目的提示: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项目“是什么”,“实现什么目的”。描述简练且清晰。1.2. 项目背景提示:阐述项目背景,重点说明“为什么”会产生本项目。(1)公司的短期、长期发展战略;(2)业务需求及发展趋势;(3)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4)特

21、殊的业务需求等。1.3. 项目范围提示:根据对现有需求的了解来确定项目基本范围,说明本系统“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2. 项目计划2.1. 项目团队提示:说明项目团队的角色、知识技能要求、建议人选、人数、工作时间,如下表所示。角色知识技能要求建议人选、人数工作时间项目经理需求开发人员 系统设计人员 编程人员 测试人员质量保证人员配置管理人员服务与维护人员2.2. 成本估计内容成本(人民币)备注人力资源软硬件资源差旅费会议费接待费2.3. 进度表提示:制定项目开发的进度表(建议给出项目里程碑计划)。例如:编号里程碑名称预计结束时间备注需求调研完成项目计划完成需求分析完成概要设计完成详

22、细设计完成实现完成集成测试完成系统测试完成用户验收测试完成试运行结束项目验收3. 总结提示:给出清晰的建议结论,便于上级领导决策。附件二 业务需求说明书文件状态: 草稿 正式发布 正在修改文件标识:ProjectName-当前版本:X.Y作 者:完成日期:Year-Month-Day版 本 历 史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1概述1.1 业务调研人员名单【可选】序号职能部门姓名主管联系电话备注1.2业务范围此处描写总体业务的概要分类并。1.3 业务目标从高层或商务利益的角度提出本业务系统的期望目标,以及评价标准。1.4 相关文档说明: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包括现有

23、规范、标准、批文、引用到的文件、资料等。1.5 业务词汇表说明:列出本文档的所引用的专属领域词汇、术语等,以便于业务需求的提供者和接收者是建立在一致的业务理解基础之上的。2 组织结构及业务2.1 业务相关组织结构、人员组织结构说明:如果客户岗位设置复杂可分别设置,业务组织结构和人员组织结构2.2 组织机构描述2.3 角色职责说明:将业务涉及的具体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类和抽象,描述该抽象角色的操作职责。2.4 管理综述【可选】说明:主要描述该业务的管理特点和管理模式。例如:典型按库存生产模式。生产计划以年度销售计划为指导,并综合考虑设备能力、生产天数、库存、历史销售记录。采购计划的制订以生产计划

24、为依据。2.5 现有业务流程清单【可选】说明:现有业务流程需要考虑,很多新的业务是在已有业务流程基础上进行重组的。流程编号流程名称责任部门辅助部门3 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描述说明:针对每一项具体的目标业务,描述具体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关业务的具体描述。3.1 具体业务流程(系统名称+编号)对于具体业务流程的命名有规范,对具体流程进行编号,便于形成需求矩阵,同时形成需求的管理和跟踪。3.1.1业务流程3.1.2业务描述说明:描述具体的业务流程。3.1.3相关业务对象说明:业务对象: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单据、报表等。业务对象使用部门对应电子档案编号3.1.4业务规则及关键算法说明:描述业务环节关键算法体系

25、。4 假定和约束说明: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开发期限等。4.1 运行环境约束4.2 设计约束【可选】说明:开发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软件语言、软件进程需求、主要开发工具、核心技术、第三方产品等。4.3 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可选】说明:阐述本产品应当遵循什么标准、规范或业务规则,违反标准、规范或业务规则的产品通常不太可能被接受。5 其他5.1 目前核心问题和困难5.2 业务对项目实施的需求和期望【可选】5.3 其他未尽事宜附件三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文件状态: 草稿 正式发布 正在修改文件标识:ProjectName-当前版本:X.Y作 者:完成日期:Year-Month-Day

26、版 本 历 史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1 引言1.1 目的例如:规定系统的边界和目标,描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1.2读者对象及阅读建议说明:指明本文档面向的读者群,及相应的阅读意见。1.3文档范围【可选】说明:对本文的范围做阐述,本文档改动时,受到影响的范围,例如,本文引用到的用例模型,系统原型,系统测试用例等文档。1.4 参考文档说明: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包括计划任务书、合同、批文、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及软件开发标准等。1.5 术语与缩写解释说明: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并给予解释,以便于所有读者达成共识。2 综合描述2

27、.1 系统背景【可选】说明:介绍系统的预期效果、历史原因。2.2 问题说明【可选】提供一段说明,总结此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格式:问题是对问题进行说明影响问题影响的干系人问题的后果该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成功的解决方案应列出成功解决方案的一些主要优点2.3系统范围说明:阐述本项目“适用的业务领域”和“不适用的业务领域”,本产品“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说清楚系统范围的好处是:(1)有助于判断什么是需求,什么不是需求;(2)可以将开发精力集中在产品范围之内;(3)有助于控制需求的变更。l 完整而准确的定义本产品的干系人;l 明确本产品所影响到的部门和业务;l 用图表或者文字描述

28、产品的范围,概要的定义产品的功能。2.4 干系人与用户说明【可选】2.4.1用户环境【可选】详细说明目标用户的工作环境。以下是几项建议:该任务由多少人来完成?是否总在变化?一个任务周期需要多长时间?执行每项活动要用多长时间?是否总在变化?是否有特殊的环境约束:移动、户外、乘机旅行等?目前使用的是哪些系统平台?以后会使用哪些平台?还在使用哪些应用程序?您的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和这些应用程序集成?在此处可以从业务模型中摘录一些内容来概述所涉及的任务和角色等等。2.4.2 干系人简档【可选】通过在下表中填写各干系人的相关信息来说明系统中的各个干系人,详尽的简档应包括各种干系人在以下方面的信息:代表谁是此

29、产品的干系人代表?(如在他处已作记录,则此处为可选。)此处只需填写姓名。说明对干系人类型的简要说明。类型介绍干系人的技能特长、技术背景和熟练程度(即权威用户、业务用户、专家用户、初级用户等)职责列出干系人对所开发的系统负有的关键职责,即他们作为干系人的利益。使用频率该干系人使用系统的频率意见/问题在此处列出会阻碍成功的问题以及任何其他相关信息。2.4.3关键的干系人/用户需要列出干系人认为现有解决方案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于列出的每个问题,需澄清以下要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目前如何解决该问题?干系人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务必要了解干系人或用户对解决各个问题的相对重视程度。分级和累积投票方法表明

30、,必须解决的问题与干系人或用户希望解决的问题大有不同。2.5 目标业务模型【可选】说明:新系统业务模型描述,如有相应业务模型材料了,可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输入参考资料。2.6 功能摘要总结该产品将提供的主要优点和特性,而不必涉及每个功能的细节。对功能加以组织,使客户或初次阅读该文档的其他人能够理解此功能列表。2.7 功能清单及重要程度说明说明:功能名称、功能描述、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以ABC三类来表示:A:核心功能;B:辅助功能;C:外围功能;级别,按照继承关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编号级别重要程度功能名称功能描述备注2.8 功能与业务对照关系表说明:业务组为主编写业务需求,业务需求提交至信

31、息技术组后,由信息技术组建立目标系统业务模型并与业务组进行确认(本操作可选,也可由信息技术组与开发商合作建立),目标业务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的输入,由信息技术组与开发商合作撰写和评审系统需求规格书明书。业务需求目标系统业务活动(可选)功能名称2.9 假定和约束说明: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开发语言、开发期限等。格式限制说明:本项将指定由现有的标准或规则派生的要求。例如:报表格式;数据命名;财务处理;审计追踪,等等。硬件限制说明:本项包括在各种硬件约束下运行的软件要求,例如,应该包括:硬件配置的特点(接口数,指令系统等);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的容量。2.9.1运行环境约束说明:硬件

32、设备、支持软件、接口、控制等方面的约束名称详细要求2.9.2设计约束【可选】说明:开发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软件语言、软件进程需求、主要开发工具、核心技术、第三方产品等。2.9.3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说明:阐述本产品应当遵循什么标准、规范或业务规则,违反标准、规范或业务规则的产品通常不太可能被接受。3 具体需求3.1功能需求3.1.1具体功能3.1.1.1内容说明:对于每一类功能或者有时对于每一个功能,需要具体描述其输入、加工和输出的需求。3.2 非功能需求3.2.1 外部接口3.2.1.1用户接口说明:提供用户使用软件产品时的接口需求。例如,如果系统的用户通过显示终端进行操作,就必须指定如下要

33、求:a对屏幕格式的要求说明:对界面上的各对象、类型、宽度、取值范围、数据来源、能否为空等属性进行描述。b报表或菜单的页面打印格式和内容c输入输出的需求说明: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d程序功能键的可用性说明:快捷键定义等。3.2.1.2 硬件接口【可选】说明:要指出软件产品和系统硬部件之间每一个接口的逻辑特点。还可能包括如下事宜:支撑什么样的设备,如何支撑这些设备,有何约定。3.2.1.3软件接口【可选】说明:在此要指定需使

34、用的其他软件产品(例如,数据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数学软件包),以及同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对每一个所需的软件产品,要提供如下内容:名字、助记符、规格说明号、版本号、来源。对于每一个接口,这部分应说明与软件产品相关的接口软件的目的,并根据信息的内容和格式定义接口,但不必详细描述任何已有完整文件的接口,只要引用定义该接口的文件即可。【接口定义】下表是对一些接口的具体描述:接口名称接口描述填写接口完成的任务接口类型填写是输入接口(inbound)还是输出接口(outbound)源系统填写接口输入方系统或部件目标系统填写接口输出方系统或部件厂商提供/客户化开发文件类型填写文件类型;若通过数据库表来交

35、互,请指明数据库及表名文件数量峰值数据量频度填写数据处理的频度复杂度批处理 /人工填写接口数据的驱动模式是人工(manual)还是自动(automatic),还是都支持接口类型填写是实时接口还是批量接口等【其他系统详细信息】说明:列出所有与接口交互的外围系统的详细信息。包括输入、输出系统等系统填写与接口交互的系统名称系统类型填写是接口的数据源系统(source)还是目标系统(object)数据库填写交互系统使用的数据库及版本软件填写交互系统的软件名称架构类型交互系统的架构类型是B/S 还是C/S。位置填写该软件在交互软件体系中所出的位置技术支持填写交互系统的开发商和支持商功能支持填写具体的支持

36、商或技术团队数据归属【接口隶属系统的详细信息可选 】系统填写接口隶属系统的名称模块隶属于具体的模块名称数据库隶属系统的数据库及版本负责人控制报告【接口配置】(1)接口基础信息配置说明:接口基础信息的配置项目,描述配置的方式。(2)接口运行参数配置说明:接口运行参数的配置方式和步骤。【其他配置可选 】说明:外围系统或相关模块的配置。3.2.1.4通信接口【可选】说明:指定各种通信接口。例如,局部网络的协议等等。3.2.2 其他非功能性需求说明:下表中的各种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行描述,在表的后面是各种需求的详细解释。名称详细要求静态数值需求动态数值需求精度时间特性要求可

37、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兼容性3.2.2.1 静态数值需求说明:支持的终端数;支持并行操作的用户数。3.2.2.2 动态数值需求说明:欲处理的事务和任务的数量,以及在正常情况下和峰值工作条件下一定时间周期中处理的数据总量。3.2.2.3 精度 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3.2.2.4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a响应时间;b更新处理时间;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d解题时间等要求。3.2.2.5 数据管理要求【可选】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做出估

38、算。3.2.2.6 可用性指出普通用户和高级用户要高效地执行特定操作所需的培训时间,指出典型任务的可评测任务次数或根据用户已知或喜欢的其他系统确定新系统的可用性需求性能3.2.2.7可靠性指出可用时间百分比 ( xx.xx%)、使用小时数、维护访问权、降级模式操作等。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平均修复时间 (MTTR)系统在发生故障后可以暂停运行的时间。指出系统输出要求具备的精密度(分辨率)和精确度(按照某一已知的标准)。3.2.3文档需求说明:主要是在线用户手册与帮助系统,也包括其他的文档3.2.4 第三方产品【可选】说明:使用到的第三方产品相关的 使用许可、使用限制、接口标准。3.3

39、 数据字典说明:把相关的数据抽取出来统一维护,在其他章节如有类似信息描述,则关联到数据字典的相关部分并加辅助说明,如:引用到的字段等。4 补充资料【可选】4.1待确定的问题列表【可选】需求标题1调查方式调查人调查对象时间、地点需求信息记录 附件四 需求变更申请记录号: 项 目:类 型: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变更申请人:申请部门:申请日期:变更内容变更的内容及其理由说明变更的内容及变更的理由,如果变更为业务组提出,则业务组填写;如果变更为为信息技术组提出,则信息技术组填写;变更的系统及版本说明变更所涉及的工作产品及其当前版本,如果变更为业务组提出,则业务组填写;如果变更为为信息技术组提出,则信息技

40、术组填写;对业务及其接口的影响分析需求变更引起的业务变更、业务接口的变更,业务组填写业务负责人意见:同意 不同意 签字: 日期:变更结果变更分析对相关的资源影响分析需求变更对人员、开发设备和目标设备的影响,仅信息技术组填写风险分析分析需求变更的风险,仅信息技术组填写对其他系统或接口的影响分析需求变更引起的系统变更、其他系统或接口的变更,仅信息技术组填写对开发工作量、进度和成本影响估计需求变更对开发工作量和进度的影响,需说明本次变更工作量/成本是否超过本项目总开发工作量/总成本的1%?仅信息技术组填写信息技术部审批意见信息技术组负责人意见:同意 不同意 指定验证人员:签字: 日期:处经理意见:同

41、意 不同意 汇报上级签字: 日期:上级经理意见:同意 不同意 签字: 日期:变更结果变更的系统及版本说明变更后的工作产品签字: 日期:变更验证验证变更结果完整性是 否正确性是 否附加变更是 否版本和名称是 否验证人意见: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签字: 日期:附件五 项目计划书文件状态: 草稿 正式发布 正在修改文件标识:ProjectName-当前版本:X.Y作 者:完成日期:Year-Month-Day版 本 历 史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1 文档介绍1.1 文档目的1.2文档范围1.3参考文献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 作者,文献名称,出版

42、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例如:AAA 作者,立项建议书,机构名称,日期1.5 术语与缩写解释缩写、术语解 释2 项目介绍2.1项目范围提示:(1)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项目“是什么”,“说明用途”。(2)说明本项目“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2.2项目目标提示:给出“清晰的”、“可实现”、“可验证”的目标。2.3客户与最终用户介绍提示:请说明本项目的客户、用户及其相关责任人是谁,描述最终用户的特征。2.4 约束提示:(1)请说明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2)请说明相关项目可能对本项目造成的影响。(3)说明一些假设和依赖。3 项目过程定义3.1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提示:简要描述、绘制本项目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3.2项目规范提示:描述项目需遵循的规范,例如:编码规范。此处可以表现为编码规范的链接。3.3方法与工具提示:说明在过程中将采用的方法与工具。例如采用Rational Rose进行面向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