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29529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层)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重、难点、A层)5、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B层)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12-1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与组内成员交流补充)1、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关系,此外还有_关系、_关系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之间会争夺_;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能_,从而组成一个“家庭式”的整体。2、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

2、出问题开始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出_,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_、_、等步骤。然后进行探究,得出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_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4.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材P14P15页)(一) 实验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材料用具】纸盒、黑

3、纸板、玻璃板、干纸、湿纸、黄粉虫(20只/组)。【实验装置】在纸盒内一半铺上湿纸,一半铺干纸,湿纸上方盖黑纸板,干土上方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方法步骤】1、分组进行实验。2、将鼠妇放在黑纸板和玻璃板的交界处,静置2分钟。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干燥处和阴暗潮湿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分钟。 【实验结果】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鼠妇数目环境1 min2 min3 min.10min总数平均数黑暗潮湿明亮干燥【实验结论】 【表达、交流】:(2) 讨论:P15页1-4的讨论题三、达标检测【基础训练】1、生物圈是指()A.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B.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

4、和C.地球上的所有生物D.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海洋和陆地2.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3.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B.观察并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C.设计并完成实验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D.作出假设观察并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4.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生命现象非生物因素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A.阳光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B.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5、温度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D.空气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蛾在夜晚出来活动【能力提高】(选做)5.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的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 。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两种环境的对照。(6)实验中

6、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16-18页,完成下列问题,并与组内成员交流补充)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很少,体温升至46才出汗,体现了骆驼对的适应。(2)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体现了骆驼刺对的适应。(3)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毫米,这是 对的适应。(4)以上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的,说明了生物的适应性是存在的。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

7、表明蚯蚓既能的环境,也能环境。3、完成教材第18页的练习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阅读教材P17页) 讨论P17页1-3的讨论题3、 达标检测【基础训练】1.影响生物生活的下列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 B.田间杂草多,作物产量低C.错过季节播种,小麦减产 D.大雁南飞2.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你认为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A.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 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3、竹节虫的体色和外形与环境极为相似,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C.生

8、物能影响环境 D.以上选项都正确4.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6.在实验法研究中,往往需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出更好的问题 B.更好地作出合理的假设C.更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D.得出合适的结论7.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8.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性的例子()A.缺氮时植株矮小 B.秋末,树木纷纷落叶C.蝗虫具有保护色 D.鹿、兔遇敌时快速逃走【能力提高】9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裸地. 草坪. 灌木丛.任意一组选做)10、请同学们根据课下的测量,完成下表时间地点 相对湿度(%) 早晨 中午 傍晚灌丛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草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裸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2)整理和分析测得的数据,画出一天内,裸地、草地和灌丛三处空气变化的曲线(三条):(3)从表中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翻到后面完成作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