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1297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 广泛、真实的民主1. 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 我国的国家性质(1)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 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

2、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表现在: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4)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2、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庄严地载入了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 神圣的权利 庄严地任务1.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

3、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 政治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 监督权: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2. 公民的政治义务: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2) 遵守宪法和法律。(3)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

4、证,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4、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根据权利和义务同意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 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5、 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1.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 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4.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6、 我们要参与 我们会参与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参与政治生

5、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 选举方式的选择1. 选举方式的多样性(1)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称为直接选举。(2)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选举方式。(3)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当。其优点是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4) 差额选举: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其优点是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2. 我国的选举方式: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因为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2、

6、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 珍惜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1) 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参与感和神圣感的体现。2. 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3. 公民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3、 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 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 公民参

7、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指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参与民主决策;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2) 专家咨询制度:指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它有助于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指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它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4) 社会听证制度:听政于民是为了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4、 同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1.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

8、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1)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进决策的实施。(4)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5、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1. 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 村民自治:(1) 村民委员会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 村民自治的内容: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参

9、与民主管理。通过村民会议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3. 居民自治(1) 居委会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 居民自治途径: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6、 共建祥和文明社区1.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敏舒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2. 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青年学生通过参与民主管理,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和提

10、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7、 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1) 信访制度: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2)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讲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3) 舆论监督制度:公民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4)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8、 负责地形式监督权利1.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际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 实施

11、民主监督的要求: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 政府的职能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 政府的主要职能(1)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促进社会基金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3) 组织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

12、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 加强社会建设。(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3. 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 便民利民的政府1. 感受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 提高公民意识: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这是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3、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2.

1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的政府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历史的检验。(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 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1.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例如,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等。2. 意义: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这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 政府依法

14、行政1. 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2. 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 意义(1)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3)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2、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1. 政府权力的行使环节:决策、执行、监督。2. 政府决策是否科学的重要性:关系着国计民生。3. 政府应怎样进行决策:坚持

15、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3、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 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 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3.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4. 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1) 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2) 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3) 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4)

16、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4、 为政务公开喝彩1. “政务公开”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2. “政务公开”的意义(1) 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2) 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2. 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和途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

17、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职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2、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1. 人大代表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2. 人大代表的义务(1) 人大代

18、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2) 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3. 人大代表的权力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3、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2)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在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1)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2) 民主

19、集中制的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3) 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1) 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2)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

20、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语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搞笑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21、。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2.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 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1.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

22、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形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2. 基本内容(1)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髓是是实事求是。(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4、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23、利益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3.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罪过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 参政议政 特色鲜明1. 各民主党派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为人民服务的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 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

24、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游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主责: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 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它不是什么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1)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

25、和建设生态文明。(3)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 我国有56个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 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2) 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6、这是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1. 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中都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2. 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要求我们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又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3、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 我国民族

27、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内容设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1)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业务的蓬勃发展。5、 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其基本内涵是: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纸质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低于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3.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9、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收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 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6、 弘扬科学精神1.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尊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2. 弘扬科学精神(1) 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2) 我们中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称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1

30、、 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1. 主权国家(1) 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2)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最高权利,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3) 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4) 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 国际组织(1)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是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2) 作用:促进国家质检的政治、经济、文化

31、、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2、 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1. 联合国(1) 联合国概况: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 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英遵循的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县长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3) 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1)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

32、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罐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2) 中国在世界裁剪君醉、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 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1. 国际关系(1) 含义:国际关系是国家质检、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质检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 内容和行使: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国际关系的行使也是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与冲突时基本形式。2. 国际关系的据定性因素(1) 国家利益

33、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4、 鉴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1. 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政党的正义的。2.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3. 要求: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1、 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1. 和平问题(1) 含义:维护世

34、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 形势: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3) 表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2. 发展问题(1) 含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为。 (2) 形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3) 表现: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差距拉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2、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35、的有效途径1. 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 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基本内容:保障各国校友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3) 中国的主张和作为,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3、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

36、界两极格局。(3) 20实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力军。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2)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3.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4. 国际斗争的焦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4、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1

37、. 国际竞争(1) 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2) 实质:以从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的综合国力的较量。(3) 各国应对:当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战略重点都是发展经济和科技努力,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外交政策的含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的策略、方式和手段。2.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38、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即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6、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1. 建国初期外交三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中国外交的崭新篇章由此翻开。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地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 提出:19531954年,周恩来总理系统阐述。(3) 成就标志: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签署联合公报。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调整(1) 依据: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2) 成就标志: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