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0329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打电话(正式教案定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3* 打电话教学案例嘉鱼县牌洲湾镇金九小学 殷德胜设计意图:13*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段惹人发笑、令人深省的相声(对照原相声,课文有一定改动)。本课教学以发现打电话中要注意的问题为主线,通过“图片导入,抓住学生思维现场模拟,将相声引入课堂介绍相声,了解其艺术特点播放视频,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师生交流,体现课堂互动性学生表演,落实课文目标模拟练习,深化主题”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感知相声的语言艺术特点,明白简洁得体说话的重要性,并培养节约时间、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课 型:略读课文。(教科书第5761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浏览课文,了解说话

2、啰唆的不便,明白简洁得体说话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相声打电话和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相声的语言艺术特点,让学生对相声产生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讲文明、重公德、懂礼貌的思想,知道在与人交往中要礼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幽默、精妙、夸张、讽刺,声情并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合作学习。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式朗读,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

3、讽刺意味。学法指导,课件设计: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竞猜,导入课题1、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打一生活用品。(谜底:电话)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相声打电话,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板书课题:13*打电话)【设计意图:猜谜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模拟表演,新知铺垫1、教师展示打电话的图片,进入课题: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你会打电话吗?2、导入题目,模拟打电话: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这个星期六上午

4、八点在自己家里见面,一块写作业,你会怎么说呢?(请两名学生模拟打电话)3、学生展示后,教师适时播放幻灯片进行引导小结:谁能说说打电话时应注意什么?(自由发言师归纳并板书:省时简明得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现场模拟,促使学生认识到打电话时要言简意赅】三、 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可是如果有人为这么一点儿事而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你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2、引导学生浏览全文,提出问题。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板书:半分钟 ? 2个多小时 啰唆 误事)【设计意图:文章内容比较简单,采用浏览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教师的板书简洁凝练,可以诱发学生的思考,为教学的推进作好铺垫。】四、

5、 精读感悟,理解语言特色1、介绍相声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教师:这个相声是几人表演的?你认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简介相声(幻灯片)。相声的特点: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相声的分类:相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说、学、逗、唱”是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现在的相声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人以上)三种形式。单口相声是一人表演,对口相声是由两人表演,群口相声最少三人表演。2、播放相声打电话视频。3、学生

6、自主探讨、研究、交流:问:A、甲说话啰唆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B、这个相声给了你们什么启发?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设计意图:播放相声视频,让学生在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开怀大笑,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体现本课的学习目标】五、学生回答,归纳交流1、教师:听完相声打电话,说说听完以后,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问:文中年轻人的是这个相声的主角,他名叫啰唆,你认为给他取这个名字怎么样?(给人物起名叫啰唆,是编创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烦琐。姓氏没有姓啰的,主要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2、找出“啰

7、唆”“打电话啰唆”的句子,读并体会。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说话绕圈子。(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明知故说。(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没话找话。(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东拉西扯。2、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唆,会有什么后果?这个叫“啰唆”的人说话如此啰唆,难道影响的就仅仅是他一个人吗?(引导,在课文找:妨碍了他人打电话

8、,也不尊重他人,是一种缺乏公德的表现)3、这个相声给了你们什么启发?教师引导归纳:(1)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2)在打电话时要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没关系、打扰等。)板书:节省时间 尊重他人4、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设计意图:略读课文重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学习”,完成“自己的事”。在感知课文内容及语言魅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相声这种语言艺术形式的特点,渗透社会公德教育】六、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1、如果课文中那个

9、打电话的人是你的话,你怎样打这个电话?2、小组尝试表演打电话中精彩的片段。3、学生自由组合,找自己要好的小伙伴合作说说这则相声。4、集体交流,评选“最佳搭档”。【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示范,落实课文的学习目标】七、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相声这种语言表演艺术,从同学们的笑声中我们体会到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当然,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是相当丰富的,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学习中运用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板书设计: 13* 打电话(相声:幽默、夸张、讽刺,雅俗共赏) 基本要求:省时、简明、得体半分钟 ? 2个多小时 啰唆-误事 节省时间、尊重他人教学反思: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则相声,

10、是一篇略读课文,跟前一课剧本相比较,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而且文章浅显易懂,又有很强的课表演性,应该说在处理教材与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整堂课,我个人觉得效果还是可以的:首先,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合作研究、探讨,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时间。其次,我设计了表演环节(为节约时间,我仅选择了相声的精彩片段),更大程度地吸引孩子的参与欲望与兴趣。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的文本的理解能力,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所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当然,这节课也有很明显的不足:节奏拖沓,学生表演效果不如人意等。所以,我对学生的期望值并不高,仅限于对相声这种语言艺术形式的了解,以及对课堂表演新形式的探讨。课堂上偶尔“跑跑题”不要紧。限于课堂的时间,虽然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表演,但是相信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他们能吸收借鉴到一点东西。从他们对表演组的评价中,我能感悟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需要改进的。这一堂课,使我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平时上课教师自己要敢于“放开手脚”,把课堂变成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