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爱的教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0336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宜爱的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适宜爱的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适宜爱的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宜爱的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宜爱的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播撒爱的种子案例:“彬彬,快来喝水了、彬彬,快点穿衣服、彬彬“像这样的声音每天都充斥着整个活动室,上了中班的彬彬做什么事情都慢一拍,磨磨蹭蹭,每次喝水的时候,小朋友们几乎都接完水了彬彬才从厕所里慢悠悠的走出来;每天午睡起来穿衣服彬彬总是在其他小朋友都快要吃完午点的时候才差不多穿完。这一天,彬彬又是在小朋友吃午点的时候还没有穿好衣服,彬彬上衣和裤子早已穿好,只是半天都纠结在系鞋带上,我仔细观察他把鞋带系了又拆、系了又拆过了一会,彬彬并没有向老师求助的意思,于是,我忍不住走过去,“怎么了,彬彬?“我关心地问道。他好像欲言又止。“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忙的吗?”我拉起彬彬的手说。彬彬瞪着无辜的大眼睛说道:

2、“这个鞋带我不会系了。”“可是我刚才看到你系的很好啊。”我边说边蹲了下来,“你再系一次试试好吗?”彬彬点点头,伸出手又开始系鞋带,快要系好的时候又拆了重新开始,同时嘴里还嘟囔着:“哎呀,怎么又系错了。”“为什么是系错了呢?你很快就要成功啦!”我很好奇的问。彬彬低着头小声的说道:“老师上次教的大圈圈套小圈圈的方法我忘记了。”见到他的样子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上一次教育活动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系鞋带的方法,彬彬今天正是忘记了这个方法才在系鞋带的时候拆了系、系了拆,听到彬彬的回答,我一下把他抱在怀里,在额头上亲了一下,“彬彬,忘记没关系,我来帮助你好吗?”经过深入的指导之后,很快彬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虽

3、然彬彬的动作还是很缓慢,而且方法并不熟练,但是当看到彬彬满足的笑时,让我的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逐渐升起。分析与反思:一、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幼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通过彬彬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生活环境,教养方式等多种元素的不同,幼儿在幼儿园的表

4、现也截然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应针对不同情况的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所谓的个别化教育是相对于统一化、模式化的教育而言的,有针对性、重点性的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并且注意根据幼儿各自不同的特点灵活的调整教育内容,就像彬彬一样,彬彬的性格本来就是慢慢吞吞,不温不火,所以导致彬彬做什么事都比其他孩子都慢一拍,而中班的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烈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所以彬彬在遇到困难并没有及时向老师求助。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讨厌这个孩子,试想,如果当时我并没有及时引导彬彬,甚至任由彬彬自己继续和鞋带“较劲”,这将会致使彬彬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同样我也不会寻找到适合于彬彬的教育方法,从而给他更多的爱和鼓励。

5、其实,像“快一点儿!快来!”这种我们每天用来催促彬彬的话语也是不适宜的,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适宜的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细心、爱心、耐心,尊重每一位幼儿自身的发展方式,只有做到注重幼儿的个别化教育,因材施教,才能帮助每一个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二、给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对提高幼儿的自尊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由于年龄小,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兴奋。针对彬彬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彬彬的发展水平来为他设定一些简单的小任务,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将成功当个标准定得太高,要考虑到彬彬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标准太高往往反而会适得

6、其反,甚至会导致彬彬产生自卑的消极情感体验。 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都对彬彬说:“你太慢了!你又是最后一个!”这类的话,势必会对彬彬的幼小心灵留下阴影或创伤,对彬彬的自尊造成伤害。幼儿与我们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我们要敏锐地关注、发现幼儿的发展变化,并且给予充分的尊重、信任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领、指导以促进其健康的发展。一颗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我们老师的爱,应该向阳光般明媚,洒向每一位茁壮成长的幼儿,更应像雨露般清透,点点滴滴渗入到每一位幼儿心中。每一次的关心都像一颗小种子一样,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一起把爱心传递下去,一点一滴,翻过大山,越过海洋,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该有的快乐,都可以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