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0735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龙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七科目语文一备教师董世德一备时间2016、10、6课 题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二备教师董世德二备时间授课教师董世德授课时间2016、10、1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能力目标:借助课本注释,读懂诗意,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情感目标:体会情景交融的诗句,感受咏月诗词所抒发的借月思念之情。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感悟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难点感悟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诗歌抒发的情感。教师活动和教学重点内容学生活动和参与方式一、激趣导入,设疑自探1、导入。同学们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导出诗题。 2、释题。3、

2、作者。王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二、研读感悟,合探解疑1、听诵读,要求:(1)听准字音。(2)听出节奏。明确:(1)栖(q)(2)七个字的句子一般每句标两处,字数上一般为“二二三”。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按照划分的停顿朗读。3、对照书下的注释,讨论每个句子的大概意思。明确: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中满地是银白的月光,树上停栖着鸦鹊。冷露无声湿桂花:清冷的露珠悄无声息沾湿了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月亮圆又亮,人们都在仰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4、巩固诗

3、意,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5、教师幻灯片展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1)本诗是七言绝句。(2)什么是意象与意境?分析一二句中的意象和意境。(3)本诗朗诵的基调语调平缓、夹着淡淡的忧伤。6、读诗,要求:字音正、节奏明、基调准。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1、诗歌是越品越有味,同学们能不能来赏析这首诗的某个字词或某句呢?此步骤引导学生赏析诗中的字和句子。师引导,生讨论回答,师展示。四、巩固深化,学用拓展1、中国人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一轮明月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又寄托了无数情思。请你完成以下关于“月亮”的题目。(1)写出与月亮有关的乐曲或歌曲。(2)请写出你的家乡中秋节有哪些习俗。(3)“中秋节”别

4、称。(4)中秋节的起源。(5)中秋传说。 2、教师补充以上知识。 3、小结。(1)这是我上初中学习的第一首诗,题目是( ),作者是( )朝的( )(人名)。本诗通过5个意象( )( )( )( )( ),表达了( )。(2)学习本诗,我知道读诗要先读( ),再看( )及写作背景,然后读熟,再结合注释( ),再找到意象分析意境,再品味诗中妙词佳句。 (3)意象是( ),意境是( )。 (4)我能背诵本诗。背诵,进入课题。了解诗题大意。 认识诗人。按照要求听朗诵。 标出字音。 掌握划节奏方法。 划出节奏。 朗读。 合作翻译诗意。 记笔记。 巩固诗意。 思考回答。分析意象与意境。 分析感情基调。 读诗。 讨论,回答,记笔记。回答。读,识记。小结。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