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人教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2005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类]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七年级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通过探究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发展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怎样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H试纸,配制pH为4的硫酸溶液,清水,烧杯,沙布,大培养皿,提醒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学生:准备食醋,当地的雨水,小麦的种子,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分,收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准备废电池的浸出液,当地的土壤(非酸碱性的),设计科学合理的酸雨或废

2、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方案。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教师所举的例证,分析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师举例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探究的一般过程。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配制雨水模拟液(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学生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二:用食醋和清水分别配制pH为4的酸雨模拟液和pH为5.6的正常雨水模拟液。学生活动三:用硫酸溶液和清水配制pH为4雨水模拟液。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怎样配制酸雨及正常雨水的模拟液,尤其要告诉同学浓硫酸对皮肤有严重的损伤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硫酸配制酸雨模拟

3、液?三、对比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讨论交流学生方案一:分别用食醋酸雨模拟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发芽率。(若当地雨水为酸性,则可用pH为4的食醋液与自然酸雨做对比实验)学生方案二:分别用硫酸酸雨模拟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学生方案三:分别用食醋酸雨模拟液和硫酸酸雨模拟液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学生方案四:用清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并与方案一和方案三做对比。一周内不断观察各方案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状况,最后列表收集各组数据。各小组分析数据,讨论结论并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全班交流收集到的例证;思索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指导学生每一方案全班至少做10组实验以减少偶然

4、性;指导学生把各个培养皿贴上签标号以免弄混;启发学生分析每一方案中选择对比液的科学依据。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表格。指导学生收集数据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四、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准备实验溶液、对比实验、分析并整理,交流实验数据学生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方案。学生活动二:破碎废电池,浸泡取其稀释液。学生活动三:收集自然的雨水。学生方案一:分别用破碎废电池的浸出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并测定发芽率。学生方案二:把小麦种子分别埋在用破碎废电池浸出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的土壤里并测定发芽率。(若当地雨水不正常,用pH为5.6的食醋雨水模拟液代替)列表收集各组数据,然后各组间交流并谈谈实验后的感想。教师帮助确定科学探究方案;向学生讲解制备破碎废电池稀释液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做好对比实验,处理好实验后的废弃物。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表格。收集数据并进行环保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