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7228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在非空调环境下分别测试了人们在不同运动水平下的生理参数和人体主观感受以及对应的室内环境参数温度、湿度以及风速。在不同的运动水平下,人体通过血管的舒张、收缩以及排汗和寒颤等进行身体机能的调节,人体的生理指标也会因此发生改变。文献7认为皮肤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热感觉以及热舒适投票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在人体热舒适生理参数研究方面,皮肤温度的应用最为广泛。而皮肤导热系数则能用来判断皮肤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的生理调节机能。因此,本实验选用的生理参数为皮肤温度和皮肤导热热流量。由于人体上肢前臂脂肪层最薄,此处皮肤温度以及热流量的反应最为灵敏8,因此选用人体上肢前臂作为测试

2、点。生理参数的测试采用日本KEM多通道热流仪HFM-215M,可以同时测得人体皮肤温度和皮肤导热热流量,其中温度测量显示范围为-40150;热流量的测试显示范围为0±99 999 W/m2.环境参数的测试选用自记式温湿度仪testo175H1,可以同时测量温湿度值,其中空气温度测量范围为-20+55,精度为±0.4;相对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精度为±2%RH.风速测试选用热线风速仪(swema3000+SWA03),风速测量范围为0.053.0m/s,精度为±3%读数值,最小误差为±0.03m/s.1.2问卷调查本研究

3、在实验过程中需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主要是进行热感觉和满意度的投票,以便于分析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热舒适性,为更准确地描述人体的热感觉,描述精度可精确到0.1,热感觉投票标准见文献9,满意度标度为0,1,2,3,4,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1.3实验方法本文采用实验参数测试与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测试时间为早上8301130,下午测试时间为130530.人体整体的热感觉在过渡季节稳定的时间约为40min10,受试者在每种运动状态下停留50min,待各项生理参数以及人体的主观感受稳定后开始进行测试,测试时每隔3s记录1次生理参数数据,共记录10组数据,同时进行主观

4、投票。环境参数由测试仪器自动记录,测得室内环境温度为23.7,室内相对湿度为70%,室内空气风速为0.15m/s.2结果与讨论2.1生理参数本实验分别测试了男性女性在不同活动(男性:静坐、散步、慢跑、快跑;女性:静坐、散步、慢跑,由于女性体力有限故仅测试3种运动状态)水平下的皮肤温度以及导热热流量,将所获得数据剔除坏值后平均值计算,人体在不同运动水平下的皮肤温度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运动水平下,男性和女性的皮肤温度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男性在静坐时的皮肤温度是31.36,随后进行散步运动后,人体的皮肤温度下降到30.53 ,在进行慢跑和快跑运动后,人体的皮肤温度分别为30.78和3

5、1.50,相较于散步状态出现上升趋势。女性在静坐时的皮肤温度为30.83,随后进行散步和慢跑运动后,皮肤温度分别降至29.48,28.82。关于上肢皮肤温度在不同运动水平下的变化趋势,文献11-12研究了一定运动负荷下机体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当运动负荷较大时,皮肤温度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将这种现象归因于运动开始阶段,为了满足工作肌对能量的需求,血液流向运动肌肉,皮肤血管开始收缩,致使皮肤温度下降。在运动后期,机体产生大量热量,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皮肤血管开始舒张,以增加热量的散失。在运动量较小时,人体状态与上述的运动开始时是一致的,而在运动量加大后,其对应的人体状态与运动一段时间后

6、是一致的。由此可知,本实验关于不同运动水平下上肢前臂皮肤温度的变化趋势及结论与国外研究一致。与男性皮肤温度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女性慢跑后皮肤温度并没有出现上升趋势。因为女性体力原因,在每种运动水平下速度均低于男性,则皮肤温度的变化相对较慢。且在每种运动状态时,男性上肢前臂的温度均高于女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男性与女性身体构造的不同,女性的新陈代谢率要低于男性,从而导致了男性在各运动水平下的皮肤温度均高于女性。人体在不同运动水平下的皮肤导热热流量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进行不同负荷的运动后,人体的皮肤导热热流量先是有所下降,随后逐渐趋于平衡。男性静坐时皮肤导热热流量最大,为73.63

7、W/m2,散步后降至63.73W/m2,在进行慢跑后急剧降至30.78W/m2,进行快跑运动后又缓升至31.50W/m2,趋于平衡。女性热流量变化与男性相比没有那么明显,静坐时的热流量为77.00W/m2,散步后降至60.92W/m2,在进行慢跑运动后又升至62.83W/m2.因为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人体体内温度与皮肤温度的温差逐渐减小,导热热流量逐渐减低,由于温差逐渐减小以及受到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制,导热热流量则开始趋于平衡。此外,女性导热热流量的变化趋势较男性更为平缓,因为在每种运动水平下,男性的运动量均大于女性,且运动状态多于女性,因而身体自身调节力度大于女性,则变化趋势更加明显。2.2人体主观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