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91393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人手一个手机,而且学生们对于手机的以来越来越严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手机的日子好像是没法过的。但是更可怕的是,对于不少家长来说,也觉得理所当然,所以也就默认了这种所谓的时尚和表面上的方便。更有甚者,个别家长还慷慨解囊,尽量满足子弟的要求,几千块钱的手机也照买不误,只要自己的子女开心就行了。当然,有些学生的手机是家长作为给孩子中考成绩优秀奖的奖品的。据了解,多数学生给家长说要用手机无非是以下几种理由:1.有事时方便与家长沟通;2.学习过程中有时要在网上查资料3.学习压力太大,有空要自我娱乐放松一下。然而,家长了解的只不过是表面的假象,真

2、正的危机和隐患正是从有了手机才开始的。家长的本意是方便和子女沟通和交流,有事也可以图个方便。但事实上,据老师的观察和了解,中学生的手机主要是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偶尔给家长打电话(一般是高一新生阶段给家长的电话较多,以后就越来越少了)2.同学之间互发信息;3.用手机玩微博或微信 4.用手机上网聊天或玩游戏;5.用手机看那些无聊的网上信息,甚至有可能接触一些不文雅的黄色信息或视频;6.方便网购,部分学生几乎天天都好像都有快件可取 7.个别学生甚至拿来充当考试的作弊工具或赌求投注的手段。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时间段:1.在课间休息时(个别学生上课也在玩)2.在宿舍午睡或晚睡前;3.晚睡熄灯后(躲在被

3、窝里继续玩)4.在自习课或晚自习时 5.午餐或晚餐时中学生玩手机的主要害处:1.大量浪费课余学习时间:只要随便统计以下,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时间数字,那就是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如果每周按五天计算的话,一星期下来,就白白浪费了差不多五个小时。如果把这五个小时花在学习上,能做多少作业或能看多少页课外书呢?长此以往,毫无疑问,学生的心思就必然依恋着那部亲爱的手机,而不是亲爱的双亲了。2.严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学习:由于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场所是在宿舍,所以就变得更加放纵自由,经常还有可能玩到三更半夜,结果第二天起来就得了一个红眼病,上早读课时连眼睛都睁不开,上正课时,活像

4、一只病鸡。试问,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学习又哪来的精力和保障呢?3.直接影响身体:一是影响正常的身体休息时间,导致精神状态不佳;二是影响视力,导致视力越来越差。4.容易养成手机依赖症,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手机,甚至因为滥用手机而误入歧途。5.淡化亲情:由于长期受手机的影响和控制,结果心目中唯有手机最亲,即使回到家里用餐或亲友相聚时,都是属于低头一族,完全把正常的亲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置之脑外。长此以往,就根本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了。说到这里,亲爱的家长们,应该清醒或者有所觉悟了吧!依我看,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真是百弊而无一利。本来,学校在很多地方都安装了磁卡电话,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电话也是公开的,所以从联系

5、和沟通这个角度来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鉴于此,学校是明确规定学生是不允许带手机回校的,但很多家长都不配合,相反,还充当了幕后的供应商。给子女随便说上几句就心软了,到头来受害的不但是子女,而且连父母本身也将终身后悔。希望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三思而行,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给了孩子一部手机,却葬送了孩子的美好前途,哪又何苦呢? 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培训已经成为校本教研中一种比较常见而又有效的教研方式。通常情况下,校本培训是由学校教研处或教学处的分管行政或在教科研方面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来组织开展的。然而,在校本培训中,不少老师都有一种被培训或纯粹拿点继续教育学分的感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就缺乏了参与培

6、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培训方式或培训内容上缺乏以下四性:一是缺乏针对性:据了解,不少学校都喜欢在两个学期的开学前安排半天或一天的校本培训,然后在开学后再安排两到三次次就算了。至于培训的内容方面却很少考虑是否有针对性,对培训的目的往往不够明确,很少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往往是一些大而空的培训。所以,有时候老师们好像只是应付式或任务式的培训。长此以往,老师也只好带着一种被培训的心态去参加,反正心里想着拿点继续教育的学分就是了。显然,这样的校本培训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建议:校本培训必须加强针对性,根据学校与教师发展的需要而规划具体的培训内容。缺什么就培训

7、什么,什么最紧迫的就先培训什么。培训内容不在乎多,与其务虚不如求实,要充分体现其必要性和针对性。对于学校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一线老师的培训,尤其是与教师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培训。二是缺乏系统性:由于培训部门对校本教研缺乏系统的思考,因而在培训内容方面往往缺乏系统性,培训专题之间缺乏连贯性,所以往往是一次性的培训。对培训的主题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只是停留在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或似懂非懂的感觉。当下一次培训时,基本上就忘记了上一次的培训内容了。建议:校本培训要体现系统性,系统规划,系统培训。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操作。通常来说,一个主题的培训要通过系列的培训才能真正完成,一

8、次性的培训是不透彻的,所以效果也是不明显的。三是缺乏层次性:校本培训通常是全员性的一种培训,无论是什么培训都要求全体老师参加。作为一所学校来说,不同层次的老师是需要不同层次培训的。但由于缺乏全盘考虑,往往停留在通识培训这一层面。由于缺乏层次性,所以老师感觉收获不大,自然就慢慢地失去了参加培训的兴趣和热情。建议:校本培训要关注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老师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培训。一是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对象(如: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二是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内容(如:教学技能、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等),三是要考虑安排不同层次的主讲老师来培训(如:校级、区级、市级、省级等)。四是缺乏实践性性:不少校本培训

9、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和认识,但往往缺乏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操作性指导,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培训往往让老师觉得没有多大意义。为此,培训结束后培训的内容便成为空中楼阁,未能让老师真正感受到培训的价值所在。建议: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转变观念和指导课堂实践,培训学习最终要体现在教学行为的落实上。理论培训固然重要,但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则更为重要。实际上,现在老师缺的不一定是理论或理念,而是如何将先进的理论或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融合在一起的操作指南,也就是说最缺的是具体操作的路径、程序以及方法。为此,培训者必须在操作层面上为一线老师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操作培训。 相信新高一的同学们

10、在离开初中校门走进高中校园的第一天,一定是充满期待与好奇,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新的宿舍.一切都是新的。是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是否习惯,新的学习与生活就这样伴随着新的学期开始了。1.正确认识高一:高一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一方面要衔接初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我们常说,高一扎根,高二开花,高三结果。高一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基地,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高中阶段大部分的必修学分都是在高一阶段拿的。没有扎实的高一基础,就没有高二的学科拓展。没有高一坚实的基础,就无法实现高三的能力突破。2.高一阶段什么最重要?概括地说就是八个

11、字:目标、基础、习惯、细节1)要强化阶段目标意识:高一既是高中的开始,同时也是实现总目标的起跑线。不要错误地认为高三还远在天边,来日方长,何必那么紧张。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实高一的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高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要牢固扎根,为未来的高考全面夯实基础。2)要强化基础意识:高中三年,最重要的基础就在高一。如何理解基础?基础就是基石,基础就是基本功,基础就是原材料,没有基础就没有一切,能力考查实际上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不要误认为高一的基础可以在高二、高三补回来,每个年级都有自身的学习任务和侧重点,所以必须牢牢打好基础。3)要强化习惯意识;良

12、好的学习习惯是确保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高中阶段必须从高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二是课中积极参与互动、认真思考、动手做笔记的习惯;三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比较科学的程序是先复习后做练习;四是及时纠错的习惯,有错必纠,而且要及时、认真对待;五是考前主动复习的习惯。4)要强化细节意识:细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但也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因素,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细节包括规范答题,准确表达,书写清晰,卷面整洁等。细节必须在高一抓起,千万不要将高一可以做好的事情推到高三才来勉强应付,每届都有不少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因为平时不重视细节(尤其是书写)而后悔莫及。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