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59408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被动句Word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文言文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文言文中,被动句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分成两类:用一定的虚词作为标志的被动句和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构成“谓语+于+宾语”式。 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2.介词“为”(wi)表示被动 用“为”字表示的被动句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动词性谓语前加“为

2、”,构成“为+动词”的形式。“为”字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也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在后面带上宾语名词或代词,用在动词前面。“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带上了宾语“之”。“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为”没带宾语,直接用在动词“过”的前面。这种用“为”表示的被动句,其语法作用和现代汉语的“被”的用法一样,“为”的意义就是“被”。二是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再在动词前面加“所”字,组成“为所”的形式。这种被动的句式,在文言文中最常见。例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但是,在文言文中,“为”后面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若属皆

3、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此句中,“为”的后面省掉了宾语“之”。3.用“见”表示被动 “见”是个及物动词,用作被动句时,是有条件的。“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比较这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当“见”带了宾语时,只是一般的陈述句,不表示被动:“见藐小微物”即看见微小的事物;只有“见”字后面是动词时,也就是“见+谓语”的格式时,才可能是被动句,而且“见”和动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见放”即被流放。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以把“见”和“于”连用,引进动作行为的施者,构成“见+谓语+于”的格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

4、方之家。”秋水另外,“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君既若见录。”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他人的动作行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表示“慈父背弃了我”,“你既然记挂着我”之意,类似现代汉语中“见谅”、“见笑”、“见教”等的用法。4.用“受”表示被动在动词前用“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有罪受贰。”左传哀公六年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因有罪被怀疑),后面省略了引进主动者的介词“于”。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

5、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5.用“被”表示被动文言文中也有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其形式和现代汉语相似,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也可以不引进。“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判断这种用法之前要区别“被”的词性,因为“被”常作名词或介词用,有时也和“披”相通,只有介词“被”引出主动者,组成“被+名(代词)+动词”的格式;或者直接用于动词前组成“被+动词”的格式时,才表示被动。二、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戍卒叫,函谷举。”“

6、函谷关被攻克。”阿房宫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被拘禁。”报任安书“洎牧以谗诛。”“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六国论掌握了以上被动句的几种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几点:1.弄清楚句子的主语,因为只有主语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例子中的两句话,第一句不是被动句,“出”的动作行为出于主语“虎兕”,“于柙”只是状语后置而已,表明“出”的处所;第二句是被动句,作为静物的“龟玉”虽处于主语的地位,却不能施行动作行为,所以,主语“龟玉”只是处于受动地位,因而句子是被动句。2.分析主语是否有“被迫”的情形,或者注意主语产生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主语的“系狱”(关在牢里)只能是“被迫”而为。有些虽不是“被迫”,但其情形,仍是来自外界的原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一般情况下,“感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被动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