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2022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

2、,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多篇论文,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

3、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选自天文爱好者2011年第6期,略有删改)15选文说明的对象是哈勃望远镜。(2分)16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2分)答: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了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1分)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

4、影响程度。(1分)17选文第段引述马斯格雷夫的言论有什么作用?(2分)答:体现了材料的权威性(1分)突出了哈勃望远镜的意义和价值。(1分) 18第段中加着重号的“以外”能够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答:不能(1分)“以外”表明哈勃观测的距离是不确定的数字,去掉后成为准确数字,句意与实际不符(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请你对本文的题目作出客观的评价。(3分)答: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点明了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哈勃望远镜的特点,非常新颖(1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1分)。 太空中的

5、绿色动力太阳帆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 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 ,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 时,光子就撞到 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 的压力。不过,太阳光产 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 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 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

6、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 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山中无 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 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 实现的可能。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

7、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 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 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 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 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

8、/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太阳帆,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 绿色”一词的含义是:环保、无污染。(2分)20、第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1分)指代“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21、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2分)具有面积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全反射的特性。22、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有什么作用?( 3分)列数字,作比较(1分);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一定面积的太阳帆在太阳光的正射下获得的推力及产生的加速度极其微小(2分)。23、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1)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 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1)“大约”表估计,说明太阳光产生的压力是个约数,并未经过周密测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2)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答案:“出头”本指“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在地面上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到了太空中就能作为太空动力发挥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