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4857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2013年秋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2014.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

2、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4最近巴西工程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右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低 D频率太高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6如右

3、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D15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7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9在隧道的地面白线和两边墙壁上,安装了一种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

4、“夜精灵”亮起来,如右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 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自行车的尾灯 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10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远成绩时,应选取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最小刻度是1cm的15m皮卷尺 B最小刻度是1mm的1.5m钢卷尺C最小刻度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最小刻度是1cm的硬杆长尺11如下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下图乙中的12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跟它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

5、不同B温度相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放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放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13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来源:学科网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14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

6、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状的玻璃制品,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则下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够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分辨不同的乐器和选手。16在锡惠公园菊花展上,阳光下金黄色的菊花艳丽夺目是因为它_(选填“反射”、“吸收”)了黄光,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数码相机镜头前给这朵菊花拍照,照片上该菊花的颜色是_;数码相机的显示屏画面的色彩是由红、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甲乙051015

7、202506931233435317(1)如下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2)如下图乙所示,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_s。乙醚18如右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活塞,液态乙醚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消失;再推压活塞,这时候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说明通过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9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其中“雾”的形成是水蒸气_形成的,而造成“霾”的主要元凶之一就是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大气中PM2.5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合_米,它还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血

8、液,危害人体的健康。20身高1.65m的小赵同学距离平面镜2m,此时他的像距离他_m,当他走近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时他从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右图所示,则当时的时间是_点整。21下表是一些固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固态水银/铜/固态酒精/锡/铝/钢/纯铁/-391083-11723266015151535(1)铝的凝固点是_。(2)200的酒精为_态。(3)在气温为30的地方_(选填 “能”或“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2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h平面镜屏幕投影片凸透镜

9、凹面镜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右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沿着同一方向运动,并且“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此时速度较小的是 (选填“神舟九号飞船”或“天宫一号”),最后实现连接。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23如右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其中_(填“平”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使光线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若要使同学们观察到屏幕上的图像向左移动,则应该将投影片向_(填“左”、“

10、右”、“前”或“后”)移动。24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这两个像是否全是虚像? (选填“是”或“不是”)。你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鱼,是由于光射到鱼身上时,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25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右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易导致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患这种眼病的人需要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11、26小红坐在小汽车里,沿着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她坐在副驾驶位置看到速度仪表盘情况如右图所示。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宇通ZK6125BEVG1型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为5s,上网查得,该客车的长度为12m,则邻近车道上宇通大客车的速度是 m/s。在小红经过宇通大客车的过程中,宇通大客车行驶了 m。三、解答题(共40分)27(6分)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1)如下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给出的一根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2)如下图乙所示,OA为光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

12、折射光线。(3)如下图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光心O甲乙丙MNA AB28(2分)(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2)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右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9(7分)小明用甲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规律”,请回答下列

13、问题:(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时,通常用温水而不用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格中。第120s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4)请根据下表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若实验时不小心被等量的_(填“沸水”或“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其道理是_。(6)小明想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_。甲乙丙时间/s温度/30(5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

14、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物距U(cm)5.06.07.08.0像距V(cm)4.55.56.57.5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

15、(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31(7分)小华和小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焦距f / cm物距u / cm像距v / cm物高l / cm像高h / cm1f13

16、514522301552.5320205541555153526.2553.7563030557206051581890525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焦距f1为_cm,表格中处数据应为_cm。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们的结论是_,则表格中处数据应为_cm。他们还发现像高与焦距有关,他们的结论是_。如下图甲、乙所示分别是小华和小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的时候,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图_中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甲(f =40cm)乙(f =18cm)MN32(5分)在“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实验中,首先剪下两个

17、等大的圆纸片M、N,其中一个圆纸片M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N小,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右图所示。(1)要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明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释放,则纸锥_(选填:“M”或“N”)下落快。(2)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和_。(3)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纸锥下落较快,其下落时间较难测出,你的建议是:_。(4)小芳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该纸锥作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若AC段的距离为0.5m,则纸锥在经过B点时的速度约为

18、_m/s。33(8分)2013年12月24日21时,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着“玉兔号”月球车经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6个阶段,最终于21时12分成功降落月面。假如从主减速段到悬停段可视为垂直月面的直线运动,且探测器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在主减速段探测器从距月面15km处进行动力下降,探测器相对月面的速度要从1.7103m/s逐渐减速,当高度下降到3km,开始进入快速调整段,此阶段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0m/s。然后进入接近段,在距月面100m处时,探测器悬停,对月面进行拍照,在避障段中探测器根据照片中提供的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寻找最佳着陆点。到距离月面

19、30m处时,探测器开始缓速下降。 探测器着陆后,进行了月球车和探测器的“两器分离”,分离后嫦娥三号和玉兔号互拍照片,如下图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A在整个降落过程中,月球车相对于探测器是运动的B在避障段,月球车和探测器相对于月面是静止的C月球车上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两器分离”后月球车和探测器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联系(2)在主减速段,探测器降落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3)在快速调整段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假如今后我国“载人探月”计划实现,请你根

20、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工作、生活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不方便之处写出1点即可)2013年无锡滨湖区秋学期期终考试参考答案初 二 物 理 2014.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BBDCCCABABCB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5音调;空气;音色 16反射;黑色;绿17 2.85(2.832.87均可); 200 18汽化;压缩体积19液化; 2.510-6 20 4;不变; 921 660;固;能 22天宫一号;神舟九号23放大;倒立;凹;右 2

21、4折射;反射;是;漫反射25近视;凹透镜 26 27.6; 138三、解答题(共40分)27(6分)(略)28(2分)(1)在桌面放放一些小纸屑,通过小纸屑的跳动显示出桌面的振动(合理即可); (2)一定垂直29(7分)(1)自下而上;(2)缩短实验时间;(3)98;(4)(略)(5)水蒸气;水蒸气液化要放热; (6)不能使蜡烛均匀受热;30(5分)(1)P;(2)不能(3)把Q到A的距离当成像距(合理即可);(4)薄;(5)像的位置 31(7分)(1)同一高度;(2)10;30;h/l=v/u;10;物距一定,焦距越大,像高越高;甲32(5分)(1)N (2)秒表 (3)增加下落的高度(合理即可)(4)变速直线;1.2533(8分)(1)( C ) (2分)(2)s=15km-3km=12km=12000m t=8min=480s v= s /t=12000/480s=25m/s (2分)(3)s =3km-2.4km=0.6km=600mt= s /v=600m/20m/s=30s (2分)(4)无法直接交谈(真空不能传声),可借助无线电交流。(合理即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