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心脏》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6720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心脏》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保护心脏》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保护心脏》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保护心脏》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保护心脏》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护心脏》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心脏》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保护心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顺德区均安镇顺峰小学的吴洪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保护心脏。一、说教材保护心脏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生理与健康的第三课。本课通过质疑、简单的实验、计算、探究等活动,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并进一步大胆作出假设、制订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数据等探究技能。以模拟实验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生理机能,进一步发展质疑、分析、类比推理、定量观测、搜集整理信息等探究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如何保护心脏,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关注自己以及他人的身体健康,对自己及他人负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习惯的影响,

2、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二、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亲历“质疑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科学概念:认识到心脏的工作原理跟水泵的工作原理一样;认识到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做中学”的探究乐趣,乐于交流与合作,培养孩子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保健。教学难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槽、水杯。五、说教法、学法教法:科学教学力争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运用“情

3、景法”、“演示法”、“观察法”、“动手实践法”、“多媒体辅助法”来辅助教学。并创设相关情境,适当点拨启发、及时反馈评价。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六、说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计,最终要在教学程序中得以体现,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本着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四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质疑探索应用三个环节。(一)设置悬念,质疑导入新课: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科学探究也不例外

4、,因此教学伊始,我给学生设置悬念: 出示课件:妍妍跑完步后,心“怦怦”直跳,气喘如牛,感觉上气不接下气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似的,只想马上坐下来休息,但却被琪琪制止了。 老师问: 1、为什么剧烈运动后心跳会加快呢? 2、为什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来休息呢?这时候我从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着手说:“想不想亲自动手探究一下?”接着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的方法,我通过使学生亲历三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其方法。对于这三个活动设计我主要抓住借助多媒体,结合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操作的特点来进行。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关于人体解剖等专业知识,但根据生活经验,他们

5、已经知道,生活中水泵抽水的现象,但是四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探究的起始阶段,因此,我要对他们的探究过程多加以引导。(二)探究活动1:心脏1分钟的“工作量”有多大?1创设情景,质疑引入: 媒体:播放我们的心脏视频。 小组讨论:心脏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心脏一直不断地在跳动,就算你睡着了,心脏也不会停止跳动的。心肌非常特别,能够不停地搏动,使血液循环。当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就意味着死亡。那你们知道心脏1分钟的的工作量有多大吗? (点明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了解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了解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2、了解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1)、心脏跳动1次泵出的血液量。用量杯装水70毫升,倒在一次性

6、杯子里,差不多满杯,告诉学生这70毫升的水相当于心脏跳动一次泵出的血液量。当舀水一杯(满杯)就相当于心脏跳动一次,杯子的水量相当于心脏跳动一次泵出的血液量。(2)、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以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心脏1分钟向全身输送的血液约5000毫升,5000毫升就是5升。告诉学生,一个水槽装满水是2500毫升,两个水槽的水量相当于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请各组同学用70毫升的水杯把一个水槽的水倒在另一个水槽中。让学生把这槽水想像成人体的血:这槽血就是你的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的一半,有何感想?3、明确活动任务:通过模拟心脏输送血液,体验心脏1分钟的“工作量”有多大。4、教师示范,边示范边明

7、确操作要求。5、活动:学生实验。(材料有:约70毫升的纸杯一个、2500毫升的水槽。两人一个小组, 用一个水槽装2500毫升水,然后用70毫升的纸杯迅速把水槽的水,一杯一杯地装起来再倒进另一个空的水槽中。)6、交流,小组汇报感受。感受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之多。(假如按照这样,一天不停地倒水,人会有什么感受?)(学生:累死啦!)让学生根据1分钟舀水的结果,比较:1分钟舀水的量与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谁大?由此知道心脏每分钟工作的量我们舀水1分钟都完成不了。由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之多感受到心脏工作的辛苦。7、 小结:通过活动,让学生把心脏跳动时的忙碌,每分钟泵出血液量联系起来,知道心脏每天的工作量

8、很大,很辛苦。(三)探究活动2:心脏1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1、任务: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数据,计算心脏24小时内输送多少血液。 2、交流:交流各人计算结果,知道人一天心脏输送的血量是很大的。(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心脏一天要输送多少毫升的血液,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有多大,从而认识心脏的功能,知道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心跳能让约70毫升的血液流向全身,人的心跳每分钟约75下,1分钟向全身输送的血液量就有5000多毫升。每天有24小时有多少。) 3、让学生打开课本第41页,认真观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分布网络图。资料1: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心脏和血管。4、播放

9、媒体:人的心脏和血管工作情况视频。通过观看人的心脏和血管工作情况视频,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5、讨论:小组讨论心脏每天工作的情况。6、交流: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7、小结:生命的每一秒钟,心脏都在有节律地跳动着,像水泵一样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遍布全身的血管就像繁忙的运输线一样,让血液流动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并且不停地流动,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心脏工作不正常,人就会生病,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人就会死亡。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感轻心脏的负担,保护好心脏。(四)探究活动3: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1引导还记得我们在研究运动时对呼吸的影响吗?找

10、几位同学回忆一下运动后你的呼吸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测量脉搏来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2活动:(1)组内成员相互测定平静时1分钟的脉搏次数,并做好记录。(2次)(2)测定经过剧烈运动后小组成员1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并做好记录。(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进行跳无绳子的运动1分钟,再测定小组成员1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3)引申的问题:a为什么剧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 运动时,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交感神经特别兴奋,这就要求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以适应血液循环加快的需要。b跑步对心脏健康有好处吗? 心脏加倍工作时,心脏本身需要的血流量也大大

11、增加,心肌本身也得到更多的养料和氧气供应,心脏就借此机会得到增强。c. 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来? 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 止,原来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4)休息3分钟后的脉搏跳动次数,并做好记录。3提问:通过刚才的测定以及对数量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4、小结:

12、人体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感觉到脉搏,如颈部、太阳穴等。人在休息时,心跳较缓;在活动时,心跳则会加快;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跳的速率及强度。心脏强健的征兆是:剧烈运动后,脉搏很快恢复正常。只要心跳停止4分钟,脑部便会受到伤害,甚至一命呜呼。正常的心脏跳动次数保持在60100次/分钟,如果心律不规则,或心律异常的过缓或过快,被称为心律失常。(五)总结与应用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心脏的工作量如此之大,我们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说)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感轻心脏的负担,保护好心脏。保护心脏应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可以通过运动、调节情绪、合理饮食等方面进行保护。所以我们应时刻去呵护它,关心它。(六)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调查了解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的脉搏次数,继续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其他因素。附记录表11231分钟舀的次数附记录表2平静时剧烈运动1分钟后休息3分钟后纵观全课,“质疑观察发现推测验证”这样的探究过程一直贯穿始终,以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使学生能用多种方法,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保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