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7108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心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桃花心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心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心木》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桃花心木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桃花心木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对本课时作具体的阐述。一、说教材桃花心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散文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二、说学情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曾经接触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能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这是要求学生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课标中要求高年段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抓住重点句段,联系

2、生活实际,体会种树人的用心,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课标要求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4、能领悟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丰富和提升精神世界。(新课标中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逐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四、说任务分析目标1属于语文基本技能学习,抄写语句。条件是学生知道令自己受启发的语句。目标2属于语文高级技能学习,感情朗读。条件是学生做到入情入境。目标3属于课文内容与情感价值观学习,即语文高级技能学习,联系实际,领悟道理。条件是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目标4属于

3、课文内容与情感价值观学习,即语文高级技能学习。运用表达手法,丰富世界。条件是学生掌握表达手法,情感得到提升。五、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种树人的用心,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六、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是“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七、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克服学习难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通过以下六个环节推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寻疑激趣,文本导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

4、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回忆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从而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第二环节:研读课文,感悟道理。阅读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能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与碰撞,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情感体验。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次读重点句,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品味,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紧接着,师生分角色朗读,适时进行读法指导,让学生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在此,我主要采用抓中心句法

5、,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最后,借助写话,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体会种树人的良苦用心,激起他们对种树人的敬佩,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2和目标3。第三环节:回归课文,深化感受。我问学生从哪里知道作者也读懂了种树人的奇怪做法,然后让学生交流汇报,我采用电教手段,用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悟读后以“不确定”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内容、感悟哲理、发表个人见解,进一步落实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这样,不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3 和目

6、标4。第四环节:启发引领,升华感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学生除了读懂了种树人,读懂了作者,还要能从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回归生活,唤起生活体验。让他们想想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然后让学生感悟和领会,接着,我就引领学生回忆张海迪等人的故事,让同学们用一个词语、一句话来表达此时心中的感受,最后让学生读句子。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3。第五环节:总结升华,学习写法这篇课文借种树喻育人。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全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使自己长大成

7、为有用的人。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4。第六环节:拓展阅读,总结全文在这一环节,我重视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课后读读林清弦的活珍珠、吉祥鸟,并用赠书签的形式积累句子。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此处的课外阅读的拓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展开的,通过这一开放的过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八、说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种树人- 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努力成长 (借物喻人)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且让学生了解文中“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