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运动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9088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期运动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周期运动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周期运动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期运动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期运动教材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周期运动教材分析一、本章概述: 周期运动是比前面学过的直线运动更为复杂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牛顿定律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还为从能量角度理解机械运动奠定基础。本章把三个周期运动整合在一起,突出了周期性运动的共性,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周期运动的周期性周期运动的描述、描述周期运动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要点来展开,在把握共性的同时,还要注意不同运动各自的个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圆周运动的条件、向心力的方向效果、振动的概念,机械波的定义及产生条件、周期频率由波源决定(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的意义及定义式和

2、相互关系、振幅周期频率的物理意义以及它们的定义、横波的概念及图像、波长波速周期频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3)会:周期频率的换算、根据波的图像确定波长振幅及相关计算、运用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运用分类归纳方法,认识:圆周运动、机械振动、机械波的共同特点是周期性,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波速都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以弹簧振子为各例,通过对振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变化的描述,以点带面,认识振动的完整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1)联系身边的圆周运动的实例,体验圆周运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从身边的振动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着手,激发对科学的好

3、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乐于观察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三、教学重点和难重点:圆周运动、机械振动、机械波的产生条件、特征及描述难点: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及相关计算,机械振动中一个周期内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对波动现象的理解,对横波图像的理解四、课时安排A节2课时,B节2课时,C节2课时,D节2课时,E节2课时,各配2课时习题课及作业讲评,五、教学要求和建议1、圆周运动的教学: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的教学建议是:通过生活实例(齿轮转动或皮带传动装置)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据的概念(结合课件)引导

4、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比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同时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的瞬时速度学习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根据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体做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t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据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还可以用转动一圈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要求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的特点: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的圆周运动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

5、关系”的教学建议是: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几个物理量在对圆周运动的描述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从如下思路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机械振动教学:做好机械振动的演示,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直观印象,以弹簧振子为例,通过演示,观察,分析,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回复力的命名、方向、效果及组成。从多角度让学生会判定全振动的运动过程,理解掌握一个全振动过程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及特征值。理解好振动过程的对称性,并能够利用这一个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好振动过程的往复性,并会利用这一个特征解决t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及到达的位置,通过振动的学习,让学生从物理理论的角度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振动现象(3

6、)机械波的产生及描述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教学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着重从波形的形成、各个质点的振动,波形的移动的原因等方面去观察、分析、总结。波的图像的教学从波动演示器的直观形象着手,依据数学方法,建立坐标,几个数学抽象得到波的图像,并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对图像进行描述。同时也根据图像引出,波长、波速、周期、频率、振幅等描述波动的特征量,从而波长、波速、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