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风格化的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1171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风格化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跨越风格化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越风格化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风格化的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跨越风格化的设计摘要:设计不应该分文化边界,最优秀的设计应该能打破文化的壁垒,脱离风格的驱使,而只为所设计的目标所驱动,设计不应该形而上学,而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结合其载体的文化,社会需求以及市场跨度等而提出有全球性和社会性的解决方案,始终把握设计的核心以人文本,争取做到“为人类的的美好生活而设计”这一主题,使设计真正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关键词:设计;以人为本;社会效应;经济效应1 什么是设计作为一名设计者,我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什么是设计?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然而我认为时代的向前发展,却并不等意味着文明的进步,我们置身于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此种境地

2、使我们感到迷茫,到底该如何不断地获得创造力,来满足现今高速发展的设计需求呢?其实,在这种时候,我们盲目的追逐着时代的前端,倒不如停下来,侧耳倾听设计的哀声,需找设计的本质,放远目光,也许在我们的身后,同样会有许多的创意。也许未来就在眼前,但我们的身后,却有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只有能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梭,又怎么会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因为创意的匮乏而迷茫呢?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和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2 现今设计现状自从在思想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或同样是思想家也是艺术运动家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倡导

3、的工艺美术运动,形成了“设计”的思想,其间经历了立体派、直线派、未来派、达达主义、新构成主义、造型主义、绝对主义、现代主义、包豪斯运动,等等,至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虽然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个时代,去感受工艺美术运动时的情况,但从各有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书装设计和墙纸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场运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制作具体的物品,反对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而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当时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所经历的时代情形相仿,一样在经历世界剧变带来的痛楚。那我们是不是也理应审视一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思考一下现今设计的思想与感受性该从何起源呢?现今,设计风格多样化,地域色彩浓厚,导致设计者对于设

4、计的概念变得模糊,有的认为设计应该形式追随功能,有的认为形式追随市场,有的认为奢华唯美,有的则认为简单为美等等,总而言之,一个好的设计的没有一个有权威的评判便准,再加上消费者或者是广大评判者喜好及观点的多样性,导致现今设计优劣的评判变得更加的模糊和混乱,进而更加的扭曲了设计的本质。3 设计的本质设计风格的多样化让我们迷茫,于是我开始寻找设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产品设计的学生,我开始从我所设计的产品方向对设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作为一个连接消费者和制造者的服务产业,我们的任务是研究消费者喜好、习惯、等,并将其整合,去糟存精,并结合当今科技对现有产品进行再设计或者是开发新产品来填补现今空白,以

5、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达到增强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设计的目标是广大消费者,也就是人,其本质是为人服务,正如柳冠中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要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而设计。4 日本设计回顾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历史最低谷,可是他们却在短短的20多年中,赶超众多老牌强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二的国家,被世人称之为“日本奇迹”,虽然说,“日本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经济援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才是它的出路,而在这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下,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

6、的作用。在当时的日本,人们对于“之友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到到一定水准,充足的生活才会实现”,在这一前提下,日本的产品设计行业高速发展,并融入了产业的发展潮流中。另一方面,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不少日本设计师吧欧美的现代主义设计照搬到日本,但这些具有浓郁西方文化的东西在日本这块土地上发育不良。这也就促使了日本设计师开始反思,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日本的。如今,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关注日本设计,可以发现它完全是明确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纵观当今日本设计,除了极少数情况外,绝大多数都是规格化、量化的产品,虽然使日本经济告诉的发展,却也导致了产业设计与文化的分离。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个性收到了极大地压抑,所涉

7、及的产品只反应出企业的意志和战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时的日本设计素材与技术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并能制造出近乎完美的设计品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但却失去了个性和人性。5 真正的设计说了很多,结合设计的本质来看,设计不应该被划分为“国际性设计”、“中国设计”或者是“日本设计”等等。关键在于:最优秀的设计可以跨越文化、风格的壁垒,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不做过分的设计。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不应该特意去创造一种风格,而应该培养自己观察敏感性,以及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企业文化、新的社会需求以及市场跨度,随后再提出可行的,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风格会不自觉的

8、体现出来,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好的设计。因此设计应该脱离风格和文化的驱使,而只为目标而驱动,创新设计应该产生社会效溢以及经济效益。好的设计之中,应该充分融合创造更好生活的思想。总结那么中国的设计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坐拥身后的历史积淀,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呢?丰富的传动文化造就了丰富底蕴的中国,然而现代设计史植根于欧美文化之中的,因此,对于中国设计来说,丰富的文化底蕴不应该成文阻止设计师们进入领先设计文化的负担。不仅如此,中国设计师们更应该像前面说的那样一边回顾自身文化的历史积淀,一边将他们融合进现代应用中之中,使其与现今生产生活相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将中国自身文化融入现今设计并不代表形

9、而上学的添加堆砌中国元素,而是要有选择的,有意义的融合,不可将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和观点用在形成中国设计思想之中或组成全球文化的一部分。没错,我们只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时刻抓住设计的本质以人为本,不为刻意营造设计的风格和流派而肆意堆积设计元素,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屹立于现今纷乱的设计思潮,真正的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 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郑建启.艺术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陈秉鹏。设计的精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