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2927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高层的建筑施工技术作了分析和阐述,供同行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进度1.工程概括 某工程为某高层综合商业住宅小区,其中塔楼包括8栋26层住宅和1栋15层公寓,裙楼为3层临街商业中心,建有大型超市、商铺及娱乐区,地下室2层为车库和设备房。总体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2.施工总体流程控制 施工总体流程属于施工流程的最高层次,反映的是高层建筑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流水作业关系,是高层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核心,是实现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关键。掌握施工总体流程,有助于对工程的劳动力配置、材料储备、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进行周密研究和部

2、署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工程的有序开展。 2.1施工流水控制 施工流水段划分应围绕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塔楼进行,可以划分为主体核心区、主体外围区、主体以外区域等三大区域。主体以外区域可以视工程规模大小,根据施工组织需要再作进一步细分。塔楼与其它区域的关系因施工阶段不同而繁简不一,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塔楼与其它区域通过地下室紧密相连,相互关系比较复杂,流水施工方式变化较多,采用不同的流水施工方式,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高层建筑施工总体流程的研究重点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高层建筑施工总体流程有平行施工、依次施工和流水施工三种基本方式。三种流水施工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高层建筑

3、施工特点进行合理选择。本工程为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回收投资,故施工采用塔楼先行的依次施工流水方式。 2.2塔楼施工流程 塔楼施工作业面狭小,且施工工序繁多,仅结构工程施工就有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相对独立的作业空间和时间,因此塔楼施工作业空间极为重要,必须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按照施工工艺顺序,在垂直方向合理布置作业空间,以确保各工序自下而上流水施工。本工程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实现了各分部分项工程有序流水搭接,平均施工速度达到3-4天标准层。 3.做好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 高层塔楼施工前,根据工程造价,在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及施工标准的同时,应考虑成本控制,宜将单位工程分成若干分项,分部工程,

4、如土方和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配套工程等,进行评估施工预算成本。对于利润较高、潜力较大的工程(如装修、装饰工程),在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降低成本。而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组织者在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应确定目标编制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内容的多少、施工工期的长短,结合施工合同、施工目标、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等,有计划地合理发挥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对整体项目的运作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4.现场施工技术要点 4.1 主体模板工程 本工程为混凝土框剪结构,主体结构模板采用建筑标准胶合板,规格尺寸为183093018mm,模板支

5、撑系统为塔楼入户大堂高支模采用满堂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标准楼层均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模板和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撑杆要垂直,模板拼缝要密缝,做到不漏浆、不变形、不爆模。 电梯井内模采用定型筒模,井架固定,拆卸模板使用电动葫芦起吊模板,外模则采用专用片型大模板,并用对拉螺栓固定位置及断面尺寸。 4.2 旋挖桩钢筋笼制作、安装施工技术的控制 4.2.1 钢筋笼制作方法的控制。为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变形,应采取以下措施:在设计时宜采用闭口螺旋箍筋,绑扎时,主筋与箍筋接点梅花形错开,用铁丝固定后,采用点焊连接;每隔一定的间距布置架立筋,并与主筋点焊或绑扎牢固,以此提

6、高钢筋笼的刚度。在钢筋笼内侧暂安设支撑梁,以此进行支撑加固,待钢筋笼插入桩孔时,再卸掉该支撑梁。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一般都在主筋外侧安放保护层垫块。 4.2.2 钢筋笼吊装沉放与安装的控制。通常都是利用吊车进行吊装沉放,如使用旋转式机械吊装时,要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桩孔轴心对准后,才能沉入桩孔中。一般在距离桩位lOm左右设置约2m高的吊线坠,至少从两个方向监测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 4.2.3 钢筋笼施工技术措施。为防止钢筋笼在插入桩孔时主筋插到桩尖处的地基土中,一般将箍筋与架立筋预先牢固地焊接到骨架的端部。钢筋笼沉放到位后,宜用大钢筋、钢管或型钢承托固定,如测量钢筋笼顶标高与设计有误差时,不可

7、采取敲打或用力压钢筋骨架的方法,宜可卸掉承托,使用吊车轻轻起吊,并待调整到位后重新固定的方法。为预防浇灌桩芯混凝土时钢筋笼出现上浮,宜将钢筋笼与承托件、桩护筒焊接固定。 4.3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沁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沁水。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对其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温度应力时的抗裂能力。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处理。 4.3.1 每

8、层上部结构采取两次浇筑方法,即柱,剪力墙为1次,梁板为1次。混凝土浇筑手段采用两种方法:低楼层阶段采用塔吊辅助浇筑,高楼层阶段则采用泵管泵送混凝土。 4.3.2 泵送混凝土 1)输送管的布置:垂直输送管长度与水平输送管长度的比值宜不大于3:1,水平输送管从固定泵通过弯管朝上输送,垂直输送管通过管道井向上传送,井壁每隔2m放预埋铁件,将垂直输送管固定在井筒上,水平输进管用483.5钢管作支承架。 2)混凝土固定泵设置在搅拌车卸料便利处。浇筑时可视情况而定,合理配置布料机,设置点用48钢管和脚手板搭置高50cm的支承平台,平台处支撑须加强。 4.3.3 后浇带的设计 由于地面结构受环境温度影响变化

9、较大,故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可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当建筑的结构尺寸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应考虑采用后浇带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同时还应采取其他适当的构造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混凝土的自然收缩问题,却不能解决其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问题,千万不可以后浇带代替伸缩缝。 在设计后浇带的过程,要根据其不同作用而设计与施工。解决高层建筑塔楼与裙楼间沉降差的后浇带设计应按“沉降后浇带”有关计算法进行设计;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自然收缩开裂的后浇施工缝设计应严格按“收缩后浇带”设计;防止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因温差而产生的拉伸裂缝而设置的后浇带设计应明确按“温

10、度后浇带”计算;为解决建筑结构因温差而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的后浇施工缝设计应明确按“伸缩后浇带”进行设计。 5.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队伍的素质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在进行建设施工时,应对施工个负责人进行任务分配,下达相应的任务指标,定期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工期的进度。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则更为重要,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听从指挥,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其次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能够看懂设计方案自行进行操作。再次需要施工人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按照预期完成建设任务,进制无故旷工、磨洋工的现象,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加快业务发展,打造精品工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安全施工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安全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使高层施工的安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重点.建材与装饰,2007 【2】韩德岩.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辽宁化工,2009 【3】许 鹏.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现代物业,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