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4613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9).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 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 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本单元几篇课文表现并赞美了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 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 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 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阅读水平; 二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困 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3、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 坚强的人;理解信念和父爱的伟大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 的坚强意志。四、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教师和学生搜集相关地震的材料。 3、教师准备课件。(课件,清晨音乐、朗读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创设情景, 2008 年 5 月 12 日发生的汶川

3、大地震,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还记忆犹新吧!(播放图片)说说看过后有什么感想?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994 年美国洛杉矶 大地震中,一位同样顽强的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读课文。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板书:父 子)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是的,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 这篇课文讲的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 38 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地挖了

4、 38 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板书:父 (三)品读课文,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品读课文,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了不起体现在哪?儿子了不起又体现在哪?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 1)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 生汇报,师相机出示: 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 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 十二小时 小时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满血丝,浑身

5、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衣服破烂不堪 他挖了很长时间,到底挖了多长时间(三十六小时),三十六个小时两个白天,一个 黑夜就是这样不停地挖呀挖(板书:挖)这是一个多么坚韧不拔的父亲。 谁能用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 2)(想象画面,丰富形象。)经过三十六小时的挖掘,父亲变成一副什么样子,联系 前面的录像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外貌看上去体会父亲的艰辛,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3)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了三十六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三十六小时?认真地思考这 些问题。 交流讨论: 出示课文相关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读一读 不

6、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话。 、你们想象一下:这位慈爱的父亲曾在儿子遇到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 、现在,在地震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课文中怎么说的?生读课文相关句子。 别的父母是怎样的?有哪些人在阻止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引读课文) 了不起 子)2面对这么多困难父亲停止挖掘了吗?(没有)为了要和儿子在一起,父亲克服了哪些困 难呢,你能仿照“不论总”这样的句式来说吗?如:不论别人怎么劝解,父亲总不 停止挖掘。 小结: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总来说之,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有感情朗读。 永远要

7、和儿子在一起的坚定信念让父亲多么的了不起,同学们,读? 生读(他挖了十 二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配乐读课文。 为什么说儿子也了不起呢? 为什么说儿子也了不起呢? ( 1)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出你的体会。 ( 2)想象说话。 当他的爸爸这样挖掘了十二小时,阿曼达和同学们就等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 三十六小时),阿曼达在废墟里会和同学们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儿子之所以可以支持 38 个小时,因为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是 这种信念支持着他,他相信爸爸会来救他。 (3)引读课文父与子的对话部分:“当挖到 36 个小时,突然听到(师生对读)。

8、 教师小结:在漆黑的瓦砾堆下,38 小时,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 7 岁 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多么 勇敢多么镇定啊。是亲情,产生信赖;是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 他在一起,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表现他舍己为人,富有爱心(板书: 勇敢、有爱心)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这句真诚诺言的信赖。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这句话。 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来阻挡父亲、劝他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生 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当父亲孤军奋战,伤

9、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 力量。 师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 师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3总结: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表现了崇高的父爱,儿子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说 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师:不论发生什么,生: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境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结全文, 同学们,父子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团聚,是亲情使他们这样幸福,同学们在成

10、 长的道路声,你们也感受着各种各样的爱,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愿我们都能成为 故事中了不起的人。 (四)课后拓展,延续“亲情” 课后拓展, 延续“ 亲情” 1、出示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 2、将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父了不起子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1994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 一位父亲冒着危险, 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 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 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

11、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 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 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相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回 顾这一堂课,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首先,大家对“了不起”质疑,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之后,学 生针对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语句进行质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接着,学生针对阿曼 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质疑,进一步体会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以疑促读,简化了教学环节。这 堂课的

12、教学目标单纯明确: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教学结构简单朴实, 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感受 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 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 都获得了发展。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的才华 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继续学习围绕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辩事物和联想。教学重点难点: 1、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

13、事物引起的联想。 2、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月光曲 曲是多音字.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能说说你 是怎么学习的吗? 练习组词(见课件) 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 贝多芬是什么人? 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对了,是他谱写的乐曲很著名,当然他也就著名了。这篇文章说的是他 的什么曲子? 好请大家大声朗读全文,围绕题目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阅读课文 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盲姑娘弹琴的事, 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本想想贝多芬为什么 要为盲姑娘弹琴? 1、出示:句子 一天夜晚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生读

14、。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当时这是怎样的一种环境。 (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吗? 师: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的心情又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此时贝 多芬心理会怎么想? (很惊讶,很好奇),这么一个小镇上有人在弹我的曲子,他是谁呀? 这琴声是怎样的,从(断断续续)的琴声中你听出什么?(说明盲 姑娘喜欢弹贝多芬的曲,但弹得不熟炼。) 你觉得此时贝多芬心理会怎么想? 师:体会得好,所以他就? 过渡:贝多芬走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是“随便说说”。从

15、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 么?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随便”。这说明妹妹很 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 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大家明白了吗?读读从兄?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他不嫌贫爱富贝多芬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他身为一个高级音乐家,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 子,却义务为盲姑娘弹自己写的曲子;第二是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自己 的知音,她不但爱音乐,还十分懂音乐。所以贝多芬要为她弹曲子。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 们做些什么? 师: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

16、了这一 点该是多么幸福!”姑娘善良的品质和她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 激动,正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 愿。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小节。 生读。 3、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过渡: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 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 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 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师:是的,他想为姑娘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 他要再

17、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理解格 外、清幽 。齐读 过渡:贝多芬面对纯洁、善良、酷爱音乐的盲姑娘,思绪万千,心情激荡,决定再给她弹一首曲子。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月光照进窗子 来,屋里显得格外清幽,这些描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看到这些是实在的事物,贝多芬此时弹起的是什么曲子?他弹的月光 曲内容是什么? 4、出示月光曲内容。贝多芬此时弹起的月光曲, 正是从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音乐联想。 板书:联想 请看图,这正是课文中描写的哪句话, 5、朗读指导, 6、兄妹俩如痴如醉,深深地被美妙的琴声所吸引、感染,课文中哪个 词写出来了贝多芬曲终人去,他们居然没有及时发现。此时的

18、贝多芬又 怎样?从“飞奔”一词可以看出贝多芬的心情怎样? 三、小结:本课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它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也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但 从这个传说中让我们对贝多芬有了进一步了解, 你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 样的音乐家。 练习说话:贝多芬不仅( ),而且( )不仅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而且是一个关心热爱劳动人民音乐家. 板书: 海面升明月 联想: 海面洒银光 海面刮大风 ( 轻柔、舒缓) (逐渐增强语气) (急促、高昂)海面卷巨浪教学反思: 月光曲是义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著名音 乐家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而为他们弹琴,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19、而即 使创作了月光曲的传说。重点是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 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就引导学生抓住 重点部分,抓住贝多芬音乐创作情感这一条线阅读课文,并在此基础分 清课文中的现实事物与联想,我的板书重点突出皮鞋匠的音乐联想,也 是月光曲的内容,引领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以及朗读皮鞋匠的 联想感受月光曲所赋予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贝多芬,体会他 所具有的卓越的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有许多不足: 1、指导朗读还不到位,学生朗读面太窄、朗读指导太机械。虽然学生 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后,正处于情境中,本来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 在指导朗读时,我只是机械地问学生:“你认为这部分该用什么样的语 气来读?”学生只会说“平静的、缓慢、激动”等字样。这样机械地指 导,只会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朗读的最低层,根本无法达到声情并茂,抑 扬顿挫的程度。现在,我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如果我能范读,也许会更 好。因为,有了教师的范读,学生就有了模仿、学习的榜样。 2、因为一节课按排内容较多,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我不自觉地过多关注优等生,教师跟中等生的互动有所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