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6099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地形图的判读。下面我就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予以说明。一、说教材1、地位及作用。 地形图的判读是在学习了地图三要素后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如何把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地势,丰富多彩的地貌完美地表现在一张平面地图上。这也就涉及到本节内容中等高线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了较系统的基础地理知识为以后学习地形,等值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奠定基础。本节教材内容简略,可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概念多、难度大、绝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学生未接触的,这样安排有利于把问题充分解决。课堂上,给学

2、生应有的思维、参与、当堂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2、学情分析:初一新生对新课程总是好奇的,依据其心理年龄特点,具有模仿性强,注意力在20-25分钟集中,感性思维强的优势。但其空间想象刚起步,学习地理盲目性大,缺乏方法,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不够精确。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底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谷、山脊等地形形态。(2)过程与方法: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示意,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三图,学生绘制等高线。(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植科

3、学探究意识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的实践水平。4、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坡度陡缓、五种山地形态的关系。(2)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谷、山脊、山峰、陡崖等。尤其山谷与山脊,学生易混淆。5、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动手操作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二、说教法选用1、“海拔和相对高度”。在原图上增加水深200米的某处,结合学生已学的数学有理数知识,讲解负海拔。这样就补充了教材对海拔不完整的交代,又呼应了等深线概念。2、等高线。绘完等高线后重叠成山地模型。用小刀削出一个断崖(经过两个断面,两个断面就是两条等高线),再绘制一张有陡崖的等高线地形图。这样直观体现陡崖处的等高线形态,更好的理解陡崖处等高线的形态特征。三、说学法读图分析,动手绘制等高线,对照山地模型和五种山地地形形态,比照素描图与相对应的等高线形态,比较和归纳“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形态的特征,问题探究,讲练结合等。这些都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是自我破解难点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四、小结与作业本课的知识点,做基础训练上的部分题目。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