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8715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静梅美术环境教育论文《如何把环境教育用到美术活动中》.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巧妙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美术活动中番禺区石碁中心幼儿园:石静梅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我们幼儿园作为“广东省绿色幼儿园”,一向重视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个个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并积极主动地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污染习惯,我们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具体形象的手段作为切入口进行环境教育,以此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即环境)的认识与情感。实践证明,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幼儿关注环境、认识环境、参与环境创设和保护环境,是非常有效的。关键词:环境教育 美术活动 巧妙 渗透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环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1977年

2、10月在第比利斯召开的第比利斯环境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第比利斯宣言中指出:“ “环境教育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过程,它始于学前教育阶段,贯穿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于是,在我国环境教育发展迅速的今天,幼儿园环境教育也日益重视,并开始广泛开展。一直以来,我们幼儿园作为“广东省绿色幼儿园”,一向重视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个个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并积极主动地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 针对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了避免使幼儿对环境问题产生恐惧感和悲观情绪,幼儿园环境教育内容的组织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强调环境中美的事物与现象,从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入手,

3、寓教于乐,以让幼儿感受自己身边环境的优美来培养其爱祖国、爱家乡、爱身边事物的情感,使幼儿在自然之美的熏陶下和愉快的参与中,充分体验自己是大地的孩子,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因为爱所以关怀”,为幼儿提供感受自然的机会,开启幼儿欣赏环境美的心灵,在自己的亲身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领会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而产生对自然的使命感,使保护环境纳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达到培养环保意识,热爱环境、搞好环境保护的目的。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欣赏、绘画、手工活动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具体形象的手段作为切入口进行环境教育,以此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即环境)的认识与情感。而且幼儿园教育指导

4、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这就要求幼儿的美术活动要贴近生活、利用生活、美化生活。对幼儿进行美术活动从培养浓厚的兴趣入手,在感兴趣的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乐、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而且从以往我的教学经验来看,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幼儿关注环境、认识环境、参与环境创设,是非常有效的。如何巧妙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美术活动中,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下面谈谈我在教育中的一些尝试与体会。第一:让幼儿在收集美术材料中增强环保意识。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

5、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对于孩子们自己收集来的材料,他们会格外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索,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摆弄废旧材料,大胆进行造型或装饰活动,使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如:美术活动惊奇一线,孩子们认真地摆弄自己收集回来的各种各样的线,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变着不同的魔术。有的小朋友摆恐龙、小兔、五角星;有的小朋友粘贴动物、植物的造型;又如在有趣的盒子,孩子们用这些大小不同的盒子,并结合其他的废旧物来变魔术

6、,玩玩拼拼,很快各种各样造型的人物、不同种类的动物交通工具等就出来了,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在此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收集材料,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节约的良好习惯,更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第二:让环境教育巧妙地渗透在自制教玩具和体育器械制作课中。手工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幼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环境的创设,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优美的环境。而且可以引导幼儿对许多的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手工课中

7、的利士封服装、报纸画、蛋壳拼贴、瓶盖贴画、树叶贴画等等。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幼儿不应随意乱扔垃圾,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结合美工活动,利用平时我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废纸盒、瓶子、广告纸等废旧物品。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大胆想象,巧妙地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晨间活动的体育器材。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了纸球、纸棒、平衡鞋、袋鼠袋、滚车轮、拉力器、 这些自制的体育器材,都是幼儿和教师一起收集制作的。把废旧物品再加工变废为宝,制作成幼儿可操作的,而且也非常漂亮的晨间活动器材。通过幼儿自己的手可以经常更新器械,他们

8、对自制的活动器械兴趣不减,极大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锻炼了幼儿的体能。使幼儿懂得:许多资源可以再利用,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品既美化了生活,节约了资源,锻炼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又使幼儿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第三: 让环境教育巧妙地渗透在绘画课中。 组织幼儿开展绘画活动,用自己手中的画笔通过想象、创造,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周边的人物、风景、花鸟,表现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渗透环境教育同时也使绘画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首先,在绘画课中适当地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幼儿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绘画家乡的小河这一课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画。画的内容是

9、:在一条小河里,河水乌黑乌黑的,河上还飘着一大片污物,散发着一阵阵恶臭,一群群鱼儿在水中痛苦地挣扎着。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鱼儿为什么在痛苦地挣扎?”小朋友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河水被污染了,鱼儿不能呼吸,快要死掉了,所以鱼儿在痛苦地挣扎。”通过对这幅画的欣赏,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里,如果水被污染了,鱼儿就会死去,只有我们不向水里乱丢乱倒脏物,保护好水的清洁,这样才能让鱼儿有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堂绘画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并增加了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其次,我们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

10、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例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四季”“动物的乐园”、“我们的家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美丽的四季、红花绿草、蓝天白天,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动物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的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在开展“创设未来的家园”的幼儿想象画比赛,使幼儿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描绘孩子们心事的理想环境:地球是个绿色的大地毯,到处是万紫千红的鲜花,所表现出来的是青山、碧水、蓝天、 好一个美丽家园。

11、第四:在美术欣赏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起到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专题美术欣赏中有许多课题,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非常有利。教师可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关环保的作品,如青蛙捉虫、禁止吸烟、画家笔下的动物、大海的歌唱、美丽的天空、收获的秋天、爱护树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等,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这对从小培养幼儿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五、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已形成良好的环境习惯。幼儿通过各种美术活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再让爸爸、妈妈买青蛙吃;看见爸爸、叔叔吸烟,会主动表示“吸烟会污染气

12、候,有害健康,你们不要吸”。他们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节约用纸;把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堆放到一起等;有的还会利用易拉罐、纸盒等制作一些玩具,并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玩。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幼儿都能自觉的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摇晃小树、不折树枝、不摘花草等等,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每一次的有关美术活动后,都会使幼儿更加积极向上,更加热爱生活,对待人、事、物更加和谐、友善,自己也更加自信,对环境更加深刻,同时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环保的认识也影响到周围的人。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已形成良好的环境习惯。而现在,在我们幼儿园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已逐渐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主要参考文献:1、早期教育美术板2003年第5期2、少儿美术1999年第6期3、美术启蒙2001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