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容.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9702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质的比热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比热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比热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物质的比热容1一、选择题1.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水结成冰D、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3.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质量较小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高

2、 D比热容较大4.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 )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5.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的( )A密度较大B质量较大C体积较大D比热容较大6.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7.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8.A、B

3、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4:9 B3:5 C2:3 D1: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C、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液体小10.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这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

4、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ma=mb,则cacbB. 若ma=mb,则ca=cbC. 若ca=cb,则mamb二、填空题11.质量为200g的砂子,吸收9.2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50,则砂子的比热容为,其物理意义是 。12.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1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l03焦/(千克),若将杯中的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_(选填“变大”、“变小”

5、或“不变”)。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_焦。14.美丽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区及周边的湖泊,可以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春夏季节,漫步在洋澜湖畔,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 现象15.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 kg.(已知c水=4.2*103J/(kg.)16.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温度为20的水,阳

6、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17.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18.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B两种液体加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2)如果A、B是同种液体,则_液体的质量较大。三、简答题19.夏日,在烈日暴晒下,

7、游泳池旁的混凝土地面热得烫脚,而池中的水却不怎么热,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四、实验探究题2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

8、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五、计算题21. 呼和浩特市某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200 kg的水从17加热至97,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1)电热器内的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2.资料获悉,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的表面接收到的热辐射为1.2103J(m2s)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可将接收到热辐射的40%用来升高水温,如果该热水器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有效面积始终是2.1m2,晴天晒1h,其水箱中的50kg的水温度可从20升高到多少?参考答案1.D2.C3.D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外界

9、温度变化较快时,放出相同的热量,体温变化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正确选D。4.B解析:根据Q吸=cmt,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故B正确为答案。A、C、D错误。5.D解析:由t=Q/cm可知,在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越大,温度 上升的越慢,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而与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无关。故选D。6.B解析: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快,沙子温度高,海水的温度升高的慢,海水温度低。故会觉得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正确答案选B。7.A解析:试

10、题分析:根据比热容公式Q=Cmt,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C,与温度变化t成反比,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因此,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A正确。8.A9.C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增加,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故A错误;热量不能说具有,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是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故B错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在吸收热量相同时,地面温度会高于海水表面温度,故C正确;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液体,所以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故D错误;应选C。10. C解析:若ma=mb,由图乙可知,吸收相等的热量后,a的温度升高的多,所以a的比热容较小,所以A、B错误,

11、;若ca=cb,吸收相同热量时,a的温度升高的多,所以可知,a质量较小,所以C正确,D错误;应选C。11. 0.92103J/(kg)1kg的砂子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92103J 解析: 本题考查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m=200g=0.2 kg,Q=9.2103J,t=50。c=0.92103J/(kg)根据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kg的砂子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92103J。12.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说明吸热能力弱

12、;实验中加热时间越长,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物体吸热多少。13.不变; 4.2l04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水的质量变小了,但它的比热容不变。根据物体的放热公式,水放出的热量。14.比热容、扩散 解析:市区及周边的湖泊中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大,由Q=cmt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闻到阵阵的花香,是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15.比热容 4000 解析: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由Q放=cmt可知

13、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4000 kg16. 2.52107;热传递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t0)=4.2103J/kg100 kg60=2.52107J;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改变内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17. 甲 2.1103 解析: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放出相等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由,可知水降低的温度小,故甲物质是水;如图15min时,在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另一种液体降低的温度是水降低的温度2倍,所以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为2.1103J/(kg)。18.

14、 B B 解析:本题是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一道题,由图像可知,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和初温完全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B用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说明B的比热容较大;如果A、B是同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B用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则说明B的质量大。19.质量相等的水和混凝土,照射同样的时间,吸收相同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水的温度升高较小。因此,池水的温度比混凝土低。所以在烈日暴晒下,游泳池旁的混凝土地面热得烫脚,而池中的水却不怎么热。20.(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2)水; 大于 (3)比热容 解析: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过程中,加热的对象是质量和初温相

15、同的不同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完全相同的热源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升高的温度来反映,温度升高得越高,该物质吸热能力越弱。(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使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多,加热的时间长。(3)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21.(1)吸收热量(2)6.72107J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公式的应用。(1)水的温度升高,故其吸收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200 kg(97-17)=6.72107J22.28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