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084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东南镇中心小学 朱小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一系列重大变革,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它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能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思想的改革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

2、个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然而,兴趣和动机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使用适当的电教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两只小兔赛跑,小白兔沿着正方形的边跑了一圈,小灰兔沿着圆周跑了一圈,看谁跑的路程多。(此时,大屏幕显示两只小兔赛跑的动态画面)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要知道小白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正方形的周长。电脑依次闪烁四条边)那么小灰兔走的路程实际是什么图形的周长?”学生齐答:“圆的周长。”(电

3、脑闪烁)那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这样导入新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激发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过程,优化教法。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过去,我们常用直观教具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形成表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经验型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目前教学的需要。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之不足。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原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认知要素。不仅有助于揭示数学的本质和规律,而且有助于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有的放矢地改进教法。如教学“圆的面积

4、”时,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功能,以突破“圆的面积”教学的难点。教学流程是:先显示一个圆,再把圆涂上红色。同时出示课题“圆的面积”。这样,一开始就突出了圆面积的概念。接着,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怎样把圆的面积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呢?引导学生用这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新的较复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书上的剪拼方法,然后按照这种方法,小组合作把一个圆16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边呈波浪形的近似长方形)。然后问:谁有办法把边变得直一点,把这个近似的长方形变得更接近标准的长方形呢?这时,学生操作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老师说:“我们请电脑小博士来帮忙好吗?”

5、老师先用电脑显示把圆16等份后,插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显示把圆分成32等份,插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问:拼成的长方形后者比前者怎样?(边较直,图形较接近长方形)如果再分细一些呢?老师再用电脑显示把圆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又有什么变化呢?(边更直,图形更接近长方形)老师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把圆等分成128份,拼成的图形,它的边、图形会怎么样?如果把圆等分成256份,拼成的图形,它的边、图形又会怎么样?.如果一直这样不断地等分下去,剪拼后的图形将是什么情形呢?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让学生想

6、象出,如果无限分割,圆就能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根据实验结果,采用闪动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r2。整个过程将操作、观察、演示和讲解融为一体,既优化了教师的教法,又指导了学生的学法。三、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难点,启迪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它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

7、的思维过程;还可以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课件,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这样,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使数学课变得形象、易学巧妙地溶化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为学生架设了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

8、一步的发展。四、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例如学生学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师出示这样一道题:实验小学操场长80米,宽50米,为了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30米,宽增加20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尝试着算一算。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解法:3020=600(平方米)。这时,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与宽,形成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就能直观地看出扩大的部分并不是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再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很快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 总之,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到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自己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会有很大提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