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122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语文五年级人教版新课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轩辕小学陈艳毅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回忆了祖父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以及童年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式都是本文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重点难点在品读课文中感受作者童年的无忧无虑,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

2、们在你们的童年里有没有那个地方让你流连忘返,津津乐道呢?我想能让你如此念念不忘的地方一定有你念念不忘的理由。在女作家萧红的心里,也有一处地方,被她称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也让她念念不忘,以致让她在后期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也不惜浓墨重彩的写到这处园子,那便是祖父的园子2、板书课题3、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迫切的想了解的吗?预设:这是一处怎样的园子?为什么令作者魂牵梦绕呢?二、教授新课,走进园子。1、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读完后用第一感觉告诉老师这是一处怎样的园子?预设:这是一处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园子。教师引导归纳这是一处生机勃勃,自由

3、自在的园子。 2、提问:从那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园子的生机勃勃和自由自在呢?小组合作,将这些句子找出来,并有感情的读给组内成员,准备全班交流。(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1)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A、我家有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引导样样都有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力还有什么?都在干什么呢?体会园子的生机勃勃) B、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指导理解句子红的是什么?绿的是什么?眼前出现的是什么景象?)C、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

4、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体会榆树的灵性和生机)过渡:这不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还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学生汇报: (2)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 A、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教师提问谁都是自由的呢? 学生汇报: B、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谈一谈这些句子的特征,尝试仿写) 还有谁是自由的呢?学生汇报:倭瓜愿意就黄瓜愿意就玉米愿意就蝴蝶愿意就(指导朗读,以多种方式读文段,感受动植物的自由,激发想象力用愿意就仿写句子。)教师提问,读了本段你有什么

5、感受呢?(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过渡: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你对景物的描写往往反应了作者自己内心感受。这园中动植物的自由自在正是作者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内心反应。我们一起同作者感受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小组合作,讨论作者在园中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祖父浇水,我就玩累了,大家觉得我在园子里干嘛呢?(学生回答干活、玩)为什么说她在玩呢?铲地时又忙着摘黄瓜,追蜻蜓,逮蚂蚱浇水时把水往天上扬,还喊下雨喽!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不分快接两遍。说说你此刻的感受。(快乐,开

6、心,痛快)为什么开心幸福呢?学生回答(因为我可以在这随心所欲的玩,祖父也不说我,还对我笑)(3)这真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园子。因为园子里有疼爱他的祖父和无忧无虑的自己。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到“就一天一天这样园子,祖父和我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三、深化主题刚看到题目的时候就有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园子令作者魂牵梦绕,相信此刻已经有了答案了,谁能告诉我们呢?(学生回答)其实这个园子之所以在萧红的心里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也和作者悲惨的一生是脱不了关系的,我们先看看她的简介(出示萧红简介)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父亲冷淡,继母排斥,祖母严苛,只有祖父疼爱她,幼

7、年时只要有祖父有祖父的园子对她来说就是天堂。成年以后更是命运多舛,情路坎坷,经常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最终在贫困中抱病而逝年仅31岁。但萧红毕竟是萧红她特立独行拒绝平庸,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他的文笔清俊,言语性灵,不拘一格大家在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文学的魅力也有所感受了。呼兰河传是作者在贫病交加,落寞孤独中写下作品,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矛盾是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人为了纪念萧红写了这样一首诗,(多媒体呈现,老师朗诵。)当我们了解了萧红悲惨的一生后,再读课文也许感觉就不一样了,在孤独和落寞中的萧红写下如此诗意,自由的文字,里面包含这对童年生活和祖父的怀念,也包含着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四、作业布置1、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读一读呼兰河传2、刚才有许多学生都说童年有些地方令自己难以忘怀,可以仿照课文把你念念不忘的地方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