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2617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案】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写法、体会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抓住相关词句体会人物感情。教学难点:了解文章通过任务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理解题目的含义:1)课题的关键词是什么?(怀念)。怀念谁?)2)为什么要在“怀念”前面加上“秋天的”(因为是发生在秋天的事);(2)课文分为几段来写,每一段写什么?(重病母亲的劝慰临死前的牵挂怀念母亲)2.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一段自主思考:(1)哪个句子是详写“我”的“暴怒无常”的?(

2、注意写句子要具体);(2)每当我暴怒无常时,母亲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分别用、=画出表示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体会母亲的感情。(心痛、难过、爱怜)(3)母亲喜欢花都死了这句话起什么作用?(1)“喜欢花”说明了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北海看花;2)“死了”说明了母亲的全部心思都放在“我”身上,没有心情弄花了)汇报学习情况。3.举手读第二段自主思考:(1)作者是怎样写母亲临死前叫我去北海看菊花的?母亲的神情有什么变化?(央求-喜出望外-笑了)分别用、=画出表示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体会母亲的感情。(爱怜)(2)母亲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感情(无私忘我的爱,无尽的牵挂)讨论、交

3、流。汇报交流情况。4.齐读最后一段,看谁能快速回答(1)那句话是描写菊花盛开的情景的?作者为什么要细致描写一下菊花?(这是因为母亲生前要我去看的花,体现了作者对妈妈的怀念);(2)课文为什么要用要好好儿活结尾(1)这是妈妈的话,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2)照应前面,突出怀念的感情)5.有感情朗读课文看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的,提出来。(如第二自然段与那些文字照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竟”,愧疚)6.总结课文(1)这个课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动作、语言、神态思想感情)(2)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能够通过 各种形式赞美母亲,如诗歌、散文等,其中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吴秋霞就写了一首诗歌,题目是摇篮,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大树是鸟儿的摇篮/风儿轻轻地吹/摇着鸟儿宝宝/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鱼儿的摇篮/浪花轻轻地翻/摇着鱼宝宝/鱼宝宝睡着了/月亮是星星的摇篮/白云轻轻地飘/摇着星宝宝/星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温暖的歌声中/小宝宝睡着了7.布置作业1、背诵最后一段;2、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