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2676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松 一、导入新课1、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他是在称赞谁呢?(板书:黄山-它是我们安徽的骄傲)(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那徐霞客为什么对黄山有如此高的评价呢?请你读读这段话(出示第一自然段ppt1),找找答案。(1)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奇在哪儿?(“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2)黄山因这四绝“闻名于世”,说说“闻名于世”的意思(能够给它找个近义词:举世闻名)。而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奇松(板书:奇松)更是“情有独钟”。什么叫情有独钟?(意思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

2、集中到他(她、它)上面。)人们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来,从这句话中找一找。(3)出示句子ppt“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指名读一读,你从这句话又读出了什么?(点出“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松多、松美、生命力强。)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吧!(指名读这段话、齐读)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的那份独特的魅力!齐读:16 黄山奇松 (5分钟以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老师有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读通句子;(3)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

3、文二、三自然段。3、检查反馈(1)ppt出示生字新词:陡崖、屹立、盆景、宾客、情有独钟、姿态优美、饱经风霜、充满生机,指名认读、齐读,相机识记生字。(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评议朗读,反馈: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1-12分之间)三、理清章法,明确写作方法 过渡:黄山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的点染,它们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那作者有没有将所有奇松一一介绍呢?只重点介绍了谁? 1、写作方法:选择典型(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课文就是通过选择这三棵典型松树的介绍,让我们了解所有

4、黄山松树的特点,这种写作方法叫作“选择典型”(副板书)。 2、而对于其他奇松呢,则是一笔带过,非常简略(副板书:邮箱有略)(14分以内)四、品词析句,感受松树之“奇”1、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登上玉屏楼,好好地看一看这三大奇松吧!出示ppt迎客松图片。(一)学习“迎客松”1、图文结合,欣赏神奇出示图片ppt仔细观察这棵迎客松,从图片上你能看出它的神奇吗?神奇在哪?2、抓住重点,体会神奇(1)出示句子:ppt描写迎客松的句子。(2)自由读一读,思考“奇”在哪里?(提示: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体会)一奇:生命力强出示句子ppt“迎客松姿态优美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指名读理解“遒劲”:强劲

5、、有力,雄健有气势。郁郁苍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样一棵松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充满生机也就是生命力强,这正是他的第一奇)感情朗读,品味神奇:请把他的顽强的生命力用朗读表现出来。(指读)下无寸土,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只能从坚硬的岩石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仅有的一点养分;不过它却长得如此郁郁苍苍,他那顽强的生命力怎能不令人称奇?谁还想展示黄山松的这份生命力?感悟“饱经风霜”。A、资料显示,一株一尺来高的黄山松就得生长几十年,这棵迎客松长这么高,用了八百多年,这期间还不知受了多少磨难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说在这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它经历过

6、哪些磨难?B、想象说话:风吹、雨打、雪压、雷击、虫蛀 感情朗读,品味神奇: 师小结,指导朗读:迎客松在山顶上、陡崖边,一长就是八百多年,它们要经历过多少风吹雨淋、霜打雷劈,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饱经风霜”。不过它却仍然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一棵生命力多么顽强的松树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出他顽强的生命力。你还发现了迎客松的什么神奇之处呢?二奇:姿态优美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个句从哪方面来写迎客松的“奇”的?(姿态)这是一句比喻句,把枝干比作手臂,这,不但表现了迎客松姿态优美, 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热情。看,它似乎在招手欢迎四面八

7、方的宾客,这又赋予了它人的情感,所以人们给它起名叫迎客松,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感情朗读,品味神奇:(指读)谁愿意展示他优美的姿态和它的热情好客?(3)出示“象征句” (ppt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理解“象征”。 黄山上的松太多了,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迎客松,就不由地会想起黄山奇松,一说到迎客松,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黄山, 拓展。ppt正如我们一说到( ),我们马上就会少先队员,所以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而五星红旗是( )的象征。课内延伸:其实,迎客松岂止是黄山的象征呢?ppt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我们还会在很多地方看到迎客松的身

8、影,因为迎客松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热情(板书:热情)好客的象征! 感情朗读,品味神奇:谁能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3、迎客松的知名度很高:上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车站码头,随处都会发现它的身影,就连宾馆的屏风,也有迎客松的雅姿。登堂入室的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生命力这么强,姿态这么美,又是如此热情,所以如今(引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24分钟左右)(二)学习陪客松:过渡:在迎客松的热情欢迎中,我们继续走近陪客松、送客松。1、 图文结合,欣赏神奇出示图片ppt仔细观察这棵陪客松,从图片上你能看出它的神奇吗?神奇在哪?2、抓住重

9、点,体会神奇(1)出示:ppt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自读这段话,感受陪客松奇在哪里,你又是抓住什么来体会的?(2)汇报:巨人(高大挺拔) 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陪客松的盛情(板书)3、感情朗读,品味神奇激情朗读:两棵陪客松已经有500多岁了,他们伸展着宽大的臂膀,像黄山的主人,陪同在游客身边,向人们诉说着黄山的故事。指读他们那挺拔的身姿、浓浓的的情意、让游客倍感亲切,齐读4、总结学法: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迎客松和陪客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对,“三步法”:ppt一是图文结合,欣赏神奇;二是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体会神奇;三是有感情地朗读

10、,品味神奇。下面我们就采用学习迎客松和陪客松的方法来学习“送客松”。(28分以内)(三)学习送客松:1、组织学生按照“三步法”自学2、组织交流反馈:(1)图文结合,欣赏神奇:ppt出示图片,观察姿态(2)抓住重点,体会神奇:指读,送客松奇在哪?姿态独特,独特在哪?(枝干盘曲,“天然盆景”)理解“盘曲”,(曲折环绕),伸出长长的手臂,依依不舍地告别。(姿态独特,这是一个拟人句,多么传神那,分明是一位和客人挥手作别的少女啊!看着她那伸长手臂、目送客人离去的身影,仿佛听到它在说它在说什么呢想象说话训练)好一棵送客松,对天下游客充满了浓浓的深情(板书:深情)还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重点感悟“天然盆

11、景”:见过盆景吗?(ppt图片: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优美的姿态)送客松和盆景有何相似之处呢?枝干盘曲,形态优雅、奇特,极富艺术性。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它的造型师是哪位园丁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送客松这个盆景,难怪游客称它为“天然盆景”。多么有趣、多么贴切的比喻啊!(3)感情朗读,品味神奇:谁来读出送客松独特的姿态,进而感悟他的神奇?4、看着这些生命力顽强、外形奇特,充满盛情的黄山奇松,游客怎会不对他们情有独钟呢?齐读第三段ppt。(31分以内)五、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黄山除了三大名松那么神奇之外,还有很多名松,它们星罗棋布、千姿百态。Ppt出示第三自然段品读语句,发挥想象,

12、感受黄山松的姿态独特优美: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总-分)3、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呢?都有哪些姿态呢?4、文中“或”是什么意思呢?(有的)把“或”换成“有的”一起读一读这段话。5、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省略号表示还没说完,这里用了省略号说明黄山松千姿百态,还有好多别的形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各种松树的图片)(34分钟左右)6、 拓展延伸 1、“怪石”是黄山“四绝”之一,大家看:ppt出示怪石图片,你能根据怪石的形状和名字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第二或者第三自然段写法,写一段话。(38分钟以内)2、 检查反馈。 七、作业。下节课我们将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并进行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盛情 迎客松 热情 送客松 深情二一四年十一月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