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3276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测试一】8.1传染病与免疫.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传染病与免疫 测试题一、选择题1. 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得力的控制措施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的关键。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冬春季节是流行感冒的高发期,应尽量避免前往空气不流畅的场所B.夏秋季节是细菌性痢疾高发期,应注意灭蝇和养成勤洗手的习惯C.艾滋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是关键D.易感人群没有明显的年龄的差异,可通过预防接种获得对传染病的非特异性免疫2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隔离传染病患者 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 C.对艾滋病人实行隔离 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3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

2、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 )A.消灭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4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是:( )A 给失血过多者输入同型血中的血细胞 B因遭受强烈打击体表而受损伤的红细胞C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 D移植的外来器官5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甲型HINI患者 B、肺结核病愈者C、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D、艾滋病患者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 )A 特异性免疫水平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即时补充7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

3、风湿热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癌症8下列哪项不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 )A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B具有相对稳定性 C没有特殊的针对性 D没有种的差异9当前“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实行接种实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10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发病前 B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时 C发病中期 D病症最严重的时期112005年初,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预防人员迅速行动,灭杀,深埋了发病地3000米以内的所有家禽,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

4、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三项都不是12当急性传染病突然爆发时,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A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B实行环境卫生大扫除 C扩充医院的医疗卫生设施 D隔离病人13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 )A肝炎病毒 B痢疾杆菌 C蛔虫 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14以下哪些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A脊髓灰质炎 B禽流感 C肺结核 D阑尾炎15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16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5、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17牛常用粘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结果伤口愈合,原因是:( )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唾液呈碱性可杀菌 C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D唾液中含有黏蛋白18我国政府为在20世纪末在我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人工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1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B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C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 D血

6、液中的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20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疫苗二、非选择题1流行性感冒是常见传染病,是病原体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病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极易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分析回答:(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有具有 和 等特点。试举一例说明流行性感冒的可能传播途径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于 ;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 。 (3)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

7、染病的具体措施 。2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据上述实验回答:(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免疫。(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为什么?_。(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健康人是可称为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6) 禽流感属于_传染病。

8、3人类对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的方法,请分析以下几个题目:(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传播 B.握手.共同用餐传播 C.蚊虫叮咬传播 D.共用毛巾(2)在非洲有极少数人天生不会感染艾滋病,他们具有的这种免疫力是属于( )A.先天性免疫 B.后天性免疫 (3)HIV在免疫学上称为_,它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_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_分子。(4)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你选择艾滋病毒的外壳还是选择病毒体内的RNA作为疫苗?为什么?_。4. 下图表示注射某种抗原后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I表示初次注射抗原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表示再次注射该抗原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

9、请据图回答: (1)人体接受抗原后都要 后才会出现抗体明显增加的情况。 (2)初次注射抗原后,大约经过 天抗体产生达到高峰。再次注射抗原后约 天开始产生抗体,再经 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3)再次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要比初次明显 ,而且抗体有效水平也明显 ,持续时间也 。(4)从免疫角度看,此种免疫属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DDBBAD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DDDDCDBA二.非选择题 1.(1)传染性 流行性 健康人吸入了含流感病毒的飞沫;健康人吸入了含流感病毒的空气;健康人接触了含流感病毒的痰液;健康人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任意途径都可。(2)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3)教室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2.(1)抗体 特异性免疫 (2)不能 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的病毒对其他的病的病原体无效 (3)B实验 (4)对照 (5)传染源 易感者 切断传播途径(6)呼吸道传染病3.(1)A (2)A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蛋白质 核酸 (4)外壳 因为外壳具备病原体的一般特性且不会有感染的危险4.(1)经过一段时间(2)1517 34 710(3)缩短 提高 显著延长(4)特异性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