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2068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课件华东师大版.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具体措施及其内容,认识其特点和意义。 3.探究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秦国快速崛起的内在联系,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本课以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视频为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主题“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对于本课内容,初中时期学生们都有所了解,再加上三本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书本改革框架,从商鞅入职场、改革措施、改革影响三方面介绍,引入材料,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认识;了解商鞅变法在富国强兵方面的贡献,这是秦朝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

2、改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探究商鞅变法对当时不同阶级人群利益的影响。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评价。对于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及影响,要引导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明确各项内容所带来的影响,理清商鞅变法的价值意义所在。难点是每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社会的正反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商鞅变法的价值。,1979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来中国西安参观,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过中国。那么说到秦兵马俑,大家回想一下,秦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呢?其发展离不开谁的贡献?,阅读书本第一子目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一、七嘴八舌话商鞅(人物简介),2.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

3、出的政治家?,3.秦孝公为什么对称霸之道情有独钟?,1.商鞅是怎样一步步踏入政坛?,商鞅 (约前390年前338年),人生三步曲,1.成长历程,富有传奇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1.商鞅是怎样一步步踏入政坛?,(出生卫国,热衷法学),(投身魏国,惠王弃之),(孝公求贤,志同道合),2.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秦国,商鞅,求贤若渴,强国,时世,法家代表 热心政治 怀才不遇,3.秦孝公为什么对称霸之道情有独钟?,(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

4、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伯乐,千里马,“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求贤令,商鞅入秦,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治世不一道; 变法不法古。 商鞅,徙木立信,BC356 年,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产生怎样的效果?,二、千古功绩集于此(变法内容),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材料一 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食货志,废井田、开阡陌,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5、 (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上述三项措施都是涉及什么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有怎样的影响?,经济领域,废井田 开阡陌,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 量衡,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旧的生产关系, 确立封建经济基础。,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强经济实力,稳定财政收入,发展小农经济,3.统一度量衡,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利于统一赋税 消除割据势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的目的,继续阅读下列材料,看看商鞅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它体现在什么领域的变革?,有军功者,各(各自)以率(标准)受上(等级)爵。

6、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归属)籍(公族簿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等级)名(名号)田宅、臣妾。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史记商君列传,(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韩非子定法,(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打击旧贵族的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途径,军事领域,树立地主阶级优势,强兵,商鞅变法军事措施,材料二 令(下令)

7、民为什伍,而相(互相)牧司(管理)连坐。不告(举报)奸(违法)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商鞅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体现在什么领域的变革?,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集合)为县, 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商君列传,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政治领域,1.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兵源,强化地方统治,2.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焚烧诗书,制定秦律,材料一: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材料二

8、:秦律(竹简),这是什么领域的什么措施?,思想领域,加强思想统治, 使改革合法化,增加财政收入,维持社会稳定,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史记商君列传,改革社会风尚习俗,阅读材料,思考这是什么方面的改革?,商鞅变法主要措施,经济领域,军事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社会领域,(1)废井田、开阡陌(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1)二十等军功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1)废分封、行县制 (2)严密户籍、连坐制,(1)焚烧诗书 (2)制定秦律,(1)改革社会习俗,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根本性变革,商鞅变法,变法背景,个人简介,崭露头角,变法内容,

9、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二十等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废分封、行县制;严密户籍、连坐制,焚烧诗书;制定秦律,改革社会习俗,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 A.春秋 B.战国 C. 秦朝 D.汉朝 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主要说明( ) A.儒学无积极意义 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 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B,B,D,4.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 5.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 ) 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给田宅 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