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920773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要立大志、吃大苦、成大才。其实这九个字可以列一个等式出来,同学们你们看看怎样列?(立大志+吃大苦=成大才)在第一讲中,我们已讲过立志的作用,但只立志不吃苦,那么志向永远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必须吃大苦,耐大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略人生路上所有的精彩!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良好的精神依托,并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是年轻人成才的必备条件。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教授在浙江大学讲学时的一番肺腑之言,引起了听讲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谷超豪教授,这位十四岁就加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学者,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

2、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长于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数学领域的研究。学海茫茫欲何之,惜阳岂只少年时,秉烛求索不觉晓,折得奇花三两枝。这位精神矍铄的老科学家善于用诗句表达自己不断求索进取的志向。他结合自己青年时代求学求知和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亲身经历,告诫青年学生:要学好数学,并在这一基础学科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万苦不言苦,只盼江海清的吃苦精神,并有板凳愿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认真劲儿。他勉励青年学生,一个人要使生活有意义高质量,就必须为社会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舍得吃苦。其实谷超豪教授自己就是一个乐于吃苦的人。1926年,谷超豪出生在瓯江畔的小城温州。没有金色的童年

3、,没有浪漫的幻想。伴随着求学生涯的是贫穷的生活、不平的社会,还有那日寇铁蹄对中华大地的蹂躏、抗战烽火对亿万民众的震撼。中学毕业,谷超豪考进了浙江大学。可是,杭州沦陷,学校内迁至远在大西南的贵州。幸好,竺可桢校长为了便利东南省市的求学青年,在浙江西南的小山城龙泉,建立了一所分校。谷超豪背着铺盖去报到。说是分校,却只有一幢简陋的三层楼房。这楼房,既是理学院的教学楼,又是工学院的所在地,连农学院也无可奈何地挤在这里。寝室呢,200多人住一个房间,高低铺密密麻麻,两人要在走道上交会,必须有一个上床让路。晚上,一群群的蚊子,窸窣的老鼠,还有那嗜血无厌的臭虫,会使人整夜难眠。教室既拥挤又昏暗。山城日照时间

4、短,一到傍晚就漆黑一片。于是,点上桐油灯,三人一堆,五人一簇,在微弱的油灯光下看书,做作业。不一会儿,油烟弥漫了整个屋子,熏得人眼泪直淌,呛得人嗓子冒烟。冬天晚上自修,更要感受那刺骨寒风。伙食更糟。同学们只求充饥,没法吃好。平时,大多是黄糙米饭,腌菜萝卜干,还得去挖野菜改善生活。别说是大学生,连教授也尝够挨饿的滋味。但是,艰辛算得了什么?有道是: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谷超豪和同学们一起,把艰苦的环境当成磨练意志的熔炉,越苦越珍惜时间,越苦越发愤学习。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迎来了抗战的胜利,谷超豪也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小学、中学、大学,谷超豪不仅听课认真、作业清楚,而且乐于自

5、讨苦吃越难的习题越爱不释手。一时解不出,终日苦思冥想,端着饭碗吃饭时会拿筷子在桌上点点划划,在操场边也会蹲着捡块石子往地上画个图形思索思索。有同学问他:头脑不发胀?他回答:越难越有味道!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用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艰苦卓绝的探求,来把这个梦变成现实。谷超豪用数字、图形、定理、公式编织着自己的梦,认定了,不回头,终于把梦境织成了夺目的七彩锦绣。是的,今天付出一分勤奋,今天就有一分收获。如果明天懒惰,不仅明天一无所获,而且,懒惰是传染病,它会一天一天地延续,使日子完全变成空白……看看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候:从早晨开始,就

6、什么都不想干,灵与肉像散了架一样。于是,饶过自己,不读、不写、不思、不语。打开电视,浮浮浅浅混一天。这一混,糟极了,一连几天都混下去,懒,竟没有个终结。人是个奇物,劲越使越多,心越使越活。人的每一天新生,得靠自己去发掘。从每天睁开眼睛开始,就要认为:我是最重要的人物,我今天必须完成这些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然后略微思索一个计划,埋头进行,决不马虎。从一睁眼,就不能饶过自己。其实,我们从诞生的那一天始,就天生具有奉献出巨大能量的潜力。而全世界许多美好的东西,不都是由人创造和发现的?可是不少人把自己的天赋和优越丢弃一边。一座能量极强的核电站被白白废置,有人甚至让自己这座核

7、电站造成了核污染……不去开发利用自我的人,常常怨天尤人。人生成功的权利,本来是人人都拥有的,遗憾的是,仅有少数人去开发利用自己富蓄的核能。当今科学很精确地告诉我们:脑海这一词条太准确了。脑,真是海,它如海洋一般宽广深邃。可惜,从生到死,一般人只利用了它很少一部分,大约只占3%到10%!古人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吃苦就像根魔杖,拥有它很艰难,而一旦拥有它就会发挥巨大的威力。勤奋出金,让我们做一个乐于吃苦的人,从战胜自我中发现自己的伟大,从而去探索,去寻觅,去开发,去成功。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便会拥有七情六欲。对祖国、对亲人充满热爱,对敌人、对坏事充满憎恨

8、,该爱则爱,该恨则恨,这是一个中学生应该拥有的情感。那些对高兴的事提不起精神,对厌恶的事无动于衷的人,可以说是有情感缺陷的人。鲁迅先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古今中外的那些真正英雄,其实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下面我们看一个博士生的故事:王轩出生于大巴山区一个贫苦的农家,父亲是兼做乡村医生的农民,母亲曾是当地小学的优秀教师,夫妇俩菲薄的收入既要赡养两个老人,又要抚育7个孩子。王轩11岁那年,以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双河区中学。从家里到学校要走四五十里山路。望着长这么大还从未穿过一双新鞋的儿子,父亲王明贵的心里阵阵发酸,他下了很大的决心,将支撑全家油盐酱醋开支的唯一来源两只下蛋鸡卖了,为王轩买了双新鞋。王

9、轩捧着新鞋欢天喜地。然而,第二天王轩悄悄地抹眼泪,因为他知道了这双鞋的来历。初中两年一晃而过,而那双鞋也始终不见破旧。父母纳闷,一打听,才知道儿子除了学校里的重大活动与回家的时候穿这双鞋以外,平时总是把它藏在木箱内。不论寒冬酷暑,王轩总是赤着双脚上课、赶路。那个周末的夜晚,父亲的大手捧起儿子那双脚禁不住老泪纵横,这个才14岁的孩子,一双脚上裂口纵横,茧疤遍布,深深的口子里还夹带着血痕和泥沙!父母对儿子无限关爱,儿子对父母无限感激,这便是人间的真情在演绎。同学们说说看,王轩及其父母算不算是情感丰富的人呢?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往往总是从亲情开始的。王轩15岁考入重庆大学,19岁考取研究生。1989

10、年又考取了著名科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郑哲敏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专攻瓦斯这一世界难题。在中科院工作与学习的两年中,王轩没有穿过几件像样的衣服。他的珍爱之物就是一大箱书,从中关村到他听课的地方来回要三四个小时的路程,他不论刮风下雨,只要不是患病卧床,从没误过一次课。院里计算机房和宿舍内他桌前的灯光,往往是他最后关灭的。王轩的室主任老丁感慨地说:这个小伙子在学业和科研上是最‘玩命’的。这个导师和亲人们都寄予了厚望的青年,不幸患了白血病。当王轩明白了生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时,这位年轻党员捏着化验单躺在病床上对室主任老丁说:老师,我要重新审视人生……他仅在

11、医院住了20多天就直接回了中关村,回到他的课题组边工作边治疗。医生一次次建议王轩做骨髓移植手术,他一次次拒绝了医生和同志们的劝说。病中,老同学为他募捐,他却交代:这钱我一分也不能用,将来其他同学有困难时再寄给他们。直到他病逝,这笔钱仍完整地保存着。1991年王轩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4月9日,室主任老丁再去医院看他时,看他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老丁口还未开就双泪长流了。王轩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含泪说:老师,我怕是走到那条路上再也回不来了……我感谢老师,感谢力学所……我对不起大家,所里的事我不能做了,我再也不能为国尽忠了…&h

12、ellip;第二天,王轩便永远地离去了。王轩去世后人们才明白了他拒绝手术的原因,他除了怕做亲人间的骨髓移植会拖累家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不止一次地说:力学所有那么多的科学家、老同志,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把大家的医疗费都用光。王轩对亲人、对同事、对工作、对国家都充满了感情,他热爱自己的事业,他想报效自己的祖国,他想到别人远远多于自己,他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我们下面再看一个反面的例子:有一位女中学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孤独的女孩,14岁,远离家乡在外求学。很奇妙、很敏感、很柔弱的心灵常使我近乎狂乱,内心歇斯底里的狂喊乱叫。我喜欢一个人呆着,虽然觉得生命的无聊和虚无,但混在人堆里和同学们在一起时

13、,我又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威胁,似乎人人都抬起了得意的脸孔在威胁着我,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是伶仃孤独我时常这么想。这位同学的心灵被主观的臆想所困惑,将自己的心囚禁于自己营造的高墙之内,自己将自己同外界隔离起来,以致情感越来越孤独。孤独是缺乏正常的交往的结果。简单地说,由于没有冲破自己狭小封闭的生活圈子,没有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因而没有办法使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情感不丰富的人往往感到生活的压力很大,常有空虚感,从而大大影响了生活的质量。丰富的情感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学习、生活感悟出来的。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安金鹏出生在天津武清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出生那

14、年,奶奶便病倒在炕头上了。4岁那年,爷爷又患了支气管哮喘和半身不遂,家里欠的债一年比一年多。1994年6月,安金鹏被著名的天津一中破格录取,当他把喜讯告诉家人时,他们的脸上竟堆满愁云。他们为安金鹏的学费发愁。母亲李艳霞流着泪说:娃儿要念书有什么错!金鹏考上市一中在咱武清县是独一份呀,咱不能让穷字把娃的前程耽误了!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他念书去……妈妈为了不让安金鹏饿肚子,每个月都要步行10多里路去批发10公斤方便面渣给他送到学校。安金鹏是天津一中唯一在食堂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他只能顿顿买两个馒头。可他从来没有自卑过,他总觉得妈妈是一个向苦难、向厄运抗争的英雄,做她的

15、儿子无上光荣!1997年7月,安金鹏在阿根廷获得了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8月12日,天津一中为安金鹏举行奥赛金牌庆功大会,安金鹏说:我要用我的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母亲常对我说:‘妈没多少文化,可还记得小时候老师念过的高尔基的一句话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哩!你要能在这个学堂里过了关,那咱天津、北京的大学就由你考哩!’安金鹏在求学路上,在为国争光的竞赛中,饱含了母亲的心血。他在困难中培养了对母亲、对家人、对国家深厚的感情。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讲的是松下公司招聘员工的事。总裁松

16、下对应聘者总是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曾经为你的母亲洗过脚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松下就会让他先回去给母亲洗过一次脚以后再来应聘。松下先生的做法是有深刻道理的。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有感情,他能对同事、对企业有感情吗?同学们,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我们是孤独地走下去还是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携手共进呢?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吧!它会使你的性格更完美、心理更健康、人生更幸福! 我们平日都说:做人真难啊!尤其是在缺德的现时社会中,要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更难。现在有一种怪现象是,讲捞钱的多,讲做官的多,讲做人的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得在实践中通过自我修养,逐渐地塑造自我,建立起自己独立完整

17、的人格。所谓人格,是人的品德、性格和个性的总和。做人的准则应该是自尊、正义、正直、忠诚、善良、坚贞、勤奋、独创等等。有人把现时社会的缺德现象概括为三无,即无社会公德、无职业道德、无良心道德。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然而却较为普遍。比如说社会公德,有人愤愤然说外地某大城市公用电话被砸、电话机被偷,害得他有要事找不到打电话的地方。某人说某地的铸铁下水道盖,被人偷去当废铜烂铁卖掉,致使他掉进去洗了个脏水澡等等。这些现象我们都见过。甚至有些地方因为下水道管盖被偷,小孩活活淹死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再比如职业道德,有的医生索要红包,有的教师为了收取补课费、辅导费,上课不好好讲,留到课下讲等等。无良心道德,我想

18、大家都耳熟能详,所见颇多,不必多说了。说到底,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之高尚与卑下,全然决定于人品、人格之高低。若是人格卑下,遑论此人德行如何?所以,我坚持开设做人课,以此来培养塑造我们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我认为这一课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该重学。党中央大声疾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腐败行为,其要旨也在这里,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有独立人格的人,会去干那些缺德的事吗?要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还要学会忍受压力,学会恪尽职责,学会磨练意志毅力。美国西点军校的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西点军校走出了四位总统和美国历史上五位五星级将军中的四位。西点军校的学习和训练生活是非常紧张和艰苦。学员们必须在4年时间内完

19、成和考试通过31门主课和9门选修课,每天埋头苦读到午夜12点才能熄灯休息。每年夏天,学员们背起行装到西点北部的一森林地带进行野外军事演习。他们练习各种武器的使用,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靠指南针和地图行进。他们在地上跌打滚爬,攀登悬崖峭壁,风餐露宿,完全按照战时的要求进行训练。不撒谎、不欺骗、不偷窃,也不容忍其他学员这样做,这是西点军校学生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如果学员违反军纪军容,校方通常惩罚他们身着军装,肩扛*,在校园内正步绕圈走,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十个小时。西点每年招收1000多名新生,到毕业时大约有25%的学员不是因为学习跟不上半途而废,便是因为犯了错误被开除出校。美国西点军校还有一个久远的

20、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不知道。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长官问:你认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报告长官,刚才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到了我。但是不行,所有的辩解都不在那四个标准答案里,所以你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长官要问为什么,你最后只能答: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再比如军官派一个新生去完成一项任务,而且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完全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按时完成,但军官只要结果,根本不会听你长篇大论地解释为何完不成任务。没有任何借口迫使这位新生只有把握每一分每一

21、秒去争取完成任务,根本无暇为完不成任务找借口。学校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要让新生学会忍受压力,学会恪尽职责,明白表现不达到十全十美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这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十分有益的。我们知道,借口是我们做不成事、做错事的挡箭牌,是我们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护身符,是我们掩饰弱点逃避责任的百验灵丹。一个人,做不好一件事,完不成一项任务,若想找借口,就可以有成千上万条站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结果呢?过失是掩盖了,责任是推卸了,心里是暂时平衡了,但长此以往,便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最终一事无成。因为一个人若轻轻松松地就可以找到退路,比如借口,那他做事便不可能一心一意,尽心尽力。而秉持没有任何借

22、口这样的信念,尽管看似对自己冷酷无情,却犹如破釜沉舟,可以激起一个人无比的潜力,促使其全力以赴,埋头苦干,尽善尽美地完成手头的每项事情,久而久之,人的才能逐渐凸出,意志毅力也越磨越坚,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杰出人才,社会精英。难怪西点军校不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了无数商界精英。记得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想,这里所说的真人就是人格健全的人。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这个真字,看来要做到真也并非那么简单。千教万教不过一个真字,千学万学也不过一个真字,难道这个真真那么重要吗?去问问那些消费者吧,为什么在挑三拣四的同时总不忘要问一句是真货吗?去问问那些恋人吧,为什么在小心翼翼地付出时总不免问一句你是真的爱我吗?再去问问那些科学巨匠吧,为什么愿意皓首穷经几十年,到头来还要献身于真理……其实,答案很简单,真是人心所向,真即是善,真即是美,真即是不朽的人生!做到了真就做到了人格健全。同学们,我们要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品德、性格和个性,学会忍受压力,学会恪尽职守,做一个真人,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