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0890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12课时.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本单元教材分为两部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突出了乘法的意义,尊重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重视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重视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3、使学生能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用加、减、乘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4、感受用乘法表

2、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三、单元教学重点: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并熟记2-6的乘法口诀。四、单元教学难点:4、6的乘法口诀。五、单元教学措施: 1、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2、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与表达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六、课时安排: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2、2-6的乘法口诀8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总第 26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648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

3、名称。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电子课本投影第46页情境图,仔细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引导观察:(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游乐场)(2)从上往下看,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过山车、小火车、小

4、飞机、木马、商店)(3)商店里都有些什么?(气球、饮料、毛巾等)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电子课本放大投影小飞机图。问: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引导列式计算,并板书。 观察算式:3个5相加等于15。(2)电子课本放大投影小火车图。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引导列式计算,并板书。 观察算式:4个6相加等于24。(3)电子课本放大投影过山车图。问: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引导列式计算,并板书。 观察算式:7个2相加等于14。 (4)对比所有算式,发现特点:加数相同。 (5)思维导向: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6)示范把第一式改写成乘法,并板书。(7)指导学生把其他算式改写成乘法,并

5、板书。(8)引导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谁简便些?(9)小 结: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教学例2。(1)电子课本放大投影过山车图,同上法写加法和乘法算式。(2)指导乘法算式的读法:几乘几等于几。(3)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乘号;乘号左边的数称为乘数,乘号右边的数也称为乘数,它们相乘的结果称为积。(4)问:在板书的所有乘法算式中,各数分别叫什么。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48页的“做一做”。 1题:指导学生在桌面上方摆小棒,再填写加法算式。2题:每串都有几把钥匙?一共有几串钥匙?一共有几把钥匙?一3二3地数,有几个3 ?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3题:独立完成,集体

6、订正。四、课堂总结: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的意义是表示几个几相加,知道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习了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几个几加就改成几乘几。五、课堂作业:六、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55515 5 3 15 3 5 15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第2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总第 27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95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2、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转化,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结合

7、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教学过程:一、 复习。1、P49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P49第2题:指导理解题意,提示摆放整齐。自主完成,集体订正。3、P49第3题:指导一个,自主完成其他的,集体订正。4、P49第4题:点名读。二、题型练习。第5题:指导1二2二地数,并填空、写乘法算式。(本可以写两个,随写一。)第6题:在题上写出加法并口算。联系(1)题想(2)题。第7题:每盘几个,有几盘,也就是有几个几。读乘法算式。第8题:独立完成,表扬画得整齐的。第9题:在线上写,后点名读。第10题:理解题意后点名说能不能改写,并说为什么。(不是同数

8、相加。)第11题:先口算,再在本子上竖式笔算。集体订正。第12题:逐个指导判断、连线。第13题:理解题意:用图来表示乘法算式的含义,怎么画?第14题:在本子上用加法横式口算或用竖式笔算,订正后启发:要是和加减法表一样,有个方法能记住所有几乘几的得数就好了。(激发对乘法口诀的兴趣。)三、全课小结:乘法的意义、加法改写乘法、有乘法口诀多好。四、课堂作业:第3课时 5的乘法口诀(总第 28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熟记5的乘法口诀。3、应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应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

9、。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3。教学过程:一、复习,(见课件4-3)。二、新授。1、导 语:前两节课我们把很多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你记住这些乘法的得数了吗?考考你,(师随机说出写过的乘法)。那么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口算乘法呢?这就需要记住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法的口诀。(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2、教学例1,编写5的乘法口诀。(1)投影52面主题图福娃。问:一共有多少个福娃?(2)启发学生可以在图上一五一十地数出,也可以利用连加口算。(3)根据点子图写乘法,编写乘法口诀。(先看清楚每张点子图有几个点。)学习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提问:1张点子图有几个点?(5个)是几个5?(1个5)1

10、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155 515)编成乘法口诀是:一五得五。(板书口诀。)全班齐读口诀两遍。学习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提问:2张点子图有几个点?(10个)是几个5?(2个5)2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2510 5210)编成乘法口诀是:二五一十。(板书口诀。)全班齐读口诀两遍。同法引导编写余下乘法口诀,并板书乘法算式及口诀。(4)为什么5个5相加只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交换还是一样的。) 3、对比左右板书的乘法算式,发现规律: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4、理解乘法口诀的文字意义: 二五一十表示:25或52的得数是10。 一五五五的前一个字小,后一个字大。没有五一、五二等。

11、5、熟读成诵。6、对口诀游戏。7、乘法口诀怎样指导乘法口算:一句口诀可以指导两个乘法算式。在乘法算式中先找小数字,再找大数字,小的大的连起来。例如:看到25,就想小的是2,大的是5,就用口诀二五一十;看到52,就想小的是2,大的是5,还是二五一十。 三、巩固练习。1、第52面“做一做”第2题。2、第53面练习十。(每题都强调用了那句口诀。)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要想乘法计算得又对又快,就要熟记乘法口诀。大家再把口诀齐读一遍,能背的背。五、课堂作业:六、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155 一五得五 5152510 二五一十 52103515 三五一十五 53154520 四五二十

12、 54205525 五五二十五 5525教学反思: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总第 29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2、3、4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2、 初步学会计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熟记2、3、4、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学会计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4。教学过程:一、复习,(见课件4-4)。二、新授。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5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要学习1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3、4的乘

13、法口诀。)2、教学例2。(1)投影放大例2主题图。(2)一副乒乓球拍有几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乘法口诀?板书:122 一二得二 212(3)二副乒乓球拍有几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乘法口诀?板书:224 二二得四(4)小 结: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齐声诵读。)3、教学例3。(1)投影放大例3主题图。(2)一捆棒棒糖有几根?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板书:133 一三得三 313(3)二捆棒棒糖有几根?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板书:236 二三得六 326(4)三捆棒棒糖有几根?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

14、怎样编口诀?板书:339 三三得九(5)小 结: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齐声诵读。4、先背一背2、3的乘法口诀,再用一用乘法口诀:完成54面做一做。 5、教学例4。(1)投影放大例4主题图。(2)一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板书:144 一四得四 414(3)二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板书:248 二四得八 428(4)三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板书:3412 三四十二 4312(5)四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板书:4416 四四十六 4416(6)小 结:4的乘法口诀有三

15、句,齐声诵读。 6、想一想:1的乘法口诀怎么编?(用一根手指引导理解几个几。) 7、通读1至5的乘法口诀。三、巩固练习: 1、游戏:对口诀。 2、课本55面做一做第2题:列乘法算式计算。四、全课小结:现在我们已经学完1到5的乘法口诀,并学会用口诀口算,知道乘法口诀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及时背熟,不能和加减法那样靠扳手指头。五、课堂作业:六、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教学反思:第5课时 乘法口诀应用练习(总第 30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657页。教学目标: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住1至5的

16、乘法口诀。2、初步学会计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熟记1至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学会计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 1、背诵1至5的乘法口诀。 2、课本56面第2题。二、题型练习:课本56-57面。 1题:理解题意,(动物每次跳几格,用乘法口诀说跳一次到几。) 引导学生完成。 3题:仔细看清楚题型:口算,有加法、乘法。 提示:已学过加法、减法、乘法,运算符号要看清楚。逐式点名口算,遇乘法问用哪句口诀算的。 4题:看图写算式和所用的口诀,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动物过河,河里有乘法

17、口诀和乘法算式。小动物有数牌,专走得数是自己数字一致的石头。 引导梅花鹿过河:找出得数是20的口诀或乘法,连线过河。 学生独立完成余下的。6题:理解题意:用花心里的数字乘外圈的数字,得数写在对应的花瓣上。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7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8题:引导用口诀填写。第6课时 乘加 乘减(总第 31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859面。教学目标:1、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2、通过学会乘加式题的计算使学生能推导出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3、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教学难

18、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6。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15的乘法口诀。2、开火车口算,(见课件4-6)。3、把可以直接改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点名回答。(见课件4-6,后一个留悬念)。二、探求新知。 1、导语:刚才最后一个算式,我们不能直接把它改成乘法,但是它还是能改成有乘法的形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知识。2、教学例5.(1)设置情境,电子课本投影主题图,提出问题。 (2)观察情境图,把握情境特征:有3个木马都是3人,另一个木马是2人。 (3)你能用含有乘法的算式列式吗?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加、减、乘法列出算式。 (4)点名反馈,了解学生的创造性理解。(怎

19、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引导思考:有3个木马都是3人,另一个木马是2人。可以想成:3个3加上2个,列式为:332还可想成:4个3减去1个,列式为:341(板书算式) (6)结合主题图引导理解算式的意义,并反复点名复述算式的意义。(7)你认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8)小结:图上数量不再都是几个几的乘法,而是几个几再加几的先乘后加或几个几减几的先乘后减。三、 巩固练习。1、P58面做一做1题:(1)引导看懂图的情境特征后,点名说可以怎样理解?(4个3再加上1个,或5个3再减去2个(2)点名说该怎样计算。 2、P58面做一做2题:(1)点名演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做。(2

20、)集体订正后,引导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如:4个3 加上1个4。(3)重点引导:555相当于6个5 ,56。3、P59面1题:对比上下两个算式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得数却是相同的?例如1式的意义:上面是3个5减去1个5,下面是2个5;因为3个5减去1个5其实就是2个5。4、P59面2题:引导看图,数出每排树有几棵,能直接用乘法列式。5、P59面3题:看懂题意(还是乘加、乘减,只是数目变大了,算法还是一样的)。独立计算,集体订正。6、P59面4题:这个图看成横排好还是看成竖行好?(都可以)。你是怎么看的?(不同点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理解和算式。)引导横竖看一遍。7、P59面5题:理解题意(比较黑框

21、的多少),可以数出来,但是学了乘加乘减,要用乘减乘加算出左右图各有多少个。四、全课小结:学了哪两种方法解决问题?计算式时先算什么?五、课堂作业:六、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例5 333211 33211 43111教学反思:第7课时 6的乘法口诀(总第 32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061面。教学目标:1、使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根据算式想出乘法口诀,指导计算。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7。教学过程:一、复习,(课件展示。)1、开火车口算

22、。35 23 42 55 1325 51 53 52 342、看谁算得快,并点名介绍算得快的方法。4444 333 222 5554 二、 探究新知。1、 教学例6。(1)电子课本投影主题图,了解情境图与统计表的意思:1个豆荚有几颗豆子?2个豆荚有几颗豆子(2)引导用加法完成表格。(3)读一读:1个豆荚6颗豆子?2个豆荚12颗豆子(4)在豆荚上虚画圆圈,引导口说:1个6是6,2个6是12(5)填写左右乘法得数。(6)点名编写口诀,引导学生填写。(7)说说每句口诀的意义。 2、熟读口诀。 3、记忆口诀:开火车、对口令。 4、点名背诵。三、巩固练习。 1、P60面做一做1题:指导完成。 2、P60

23、面做一做2题:看懂题意,指导用乘法列式。 3、P61面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点名说说上下两式的意义。引导找出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4、第2题:把题目故事化、趣味化,(帮助动物摘苹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四、课堂小结: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五、课堂作业:六、板书设计:6的乘法口诀166 一六得六2612 二六十二3618 三六十八4624 四六二十四5630 五六三十6636 六六三十六教学反思:第8课时 6的乘法口诀练习(总第 33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162面。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2、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西题和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通过训练培养

24、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教学难点: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8。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乘法口诀。(1)背诵6的乘法口诀,全班背、小组背、点名背。(2)背诵16的乘法口诀。2、把口诀说完整。一六( ) 二六( ) ( )六二十四三六( ) ( )六三十 ( )六三十六3、写出乘法算式,再把算式读出来。(1)3个6相加是多少?(2)6个5相加是多少?(3)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多少?二、题型练习。第3题:看懂题型,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4题:看图列式,引导用口诀算出。 第5题:依据文字直接想,3只蚂蚁就

25、是3个几?3个6就是36,得几? 第6题:点名演板,教师巡视,找出问题:是不记得口诀,还是不会看到算式想对应的口诀? 第7题:了解题型,用表格算乘法,引导竖向完成,边读算式边说口诀边填写。 第8题:理解题意,根据得数判断是加、减,还是乘。 引导完成两个,余下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后,读一读算式。 第9题:讲解游戏方法,分组完成。第10题:理解“一套有6枚”的意思。问:一套有6枚,4套就是几个6?怎么列式?要用哪句口诀?得数是多少?三、课堂小结:已经学了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会用乘法解决问题。四、课堂作业: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9课时 解决问题(总第 34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3

26、面例7,第64面第1、5题。教学目标:1、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灵活分辨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模型结构。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会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区别问题模型的不同。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9。教学过程:一、复习,(课件引导完成。) 1、开火车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口算:35 23 42 55 1326 61 36 66 3432 24 62 65 54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下面算式的意义吗? 63 54二、探究新知,教学例

27、7。 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比较两个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2、初步分析:(1)导读第一个问题,问: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导读第二个问题,问: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3)比较这两个问题的相同点:说桌子,都有4和5两个数,求一共多少张。(4)比较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点:“有4排桌子,每排5张”和“有2排桌子,一排5张,一排4张”的含义不同。3、课件引导表征问题:(1)谁能用图画表示这两句话的含义?点名上台画图,其余在本子上画。(2)课件简图对照,根据直观图,小结两句话的含义:“有4排桌子,每排5张”是说有4个5,就是54。“有2排桌子,一排5张,一排4张”是说把

28、5和4合起来,就是54。 4、列式计算。 5、回顾反思:先检查图画得是否符合题意,再检查算式是否符合图意。 6、小结: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几和几合起来用加法。三、 巩固练习,P64第1、5题。1、 第1题,课件引导:(1)引导读题,并初步分析已知和所求。 (2)课件出示简图,判断哪幅图符合题意,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3)为什么用乘法?(求6个5是多少)。 2、第5题。(1)引导读题后,让学生自主画简图表示刘奶奶家的鸡和鸭。(2)展示代表性的图画,课件引导检查简图是否符合题意。(3)引导列式计算。(4)鸡为什么用加法?鸭为什么用乘法?(鸡是把3和6合起来,鸭是3个6。)四、 补充练习。1、

29、课件出示三张图片,并布置任务:根据图片,用64、64、64讲个小故事。2、任选一个算式,你还能编其他的故事吗?五、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加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求什么用加法?求什么用乘法?如果分不清是加法还是乘法时,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六、 课堂作业: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求几个几是多少 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乘法 用加法教学反思: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总第 35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465面。教学目标:1、通过题型练习,理解用加法和乘法计算问题的不同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学习从比较多的信息和问题中,灵活获取对应的信息逐个解决问题,并学会找出隐蔽条件。3、通过训

30、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会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区别问题模型的不同。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10。教学过程:一、复习。 1、第3题:(1)看图理解题意:按箭头的顺序逐个口算,全部是乘法算式。(2)开火车的形式,每组都进行一轮。 2、第6题:(1)理解题意:要根据后面的得数判断圆圈里应该是什么计算符号。(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10题:(1)引导审题:口算,加法、减法、乘法混在一起,要看清楚。(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题型练习。 1、第2题:(1)引导读题,点名尝试直接说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和理由。(2)

31、画图验证,并区别:是不是4条船,每条船上坐6人? 2、第4题:(1)导读第1句,解释:顶碗,碗是逐个加上去的。她们的任务是要顶6个碗。(2)导读两小题,重点提示:这题一共有几个问题?这种多个问题的题目要怎么做?(按先后顺序逐个解决,还要注意选择对应的条件,不能东扯西拉。)(3)引导逐个解决:结合问题,选择对应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每人顶几个碗?3人一共顶多少个碗?是不是3个6?每人要顶几个碗?已经顶了几个,还要顶几个?是不是求剩下的?每人还要顶2个碗,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是不是3个2? 3、第7题:(1)引导读题,认识叙述方式有变化:不是有几排,每排几块。但还是可以画简图帮助我们理解

32、。(2)指导学生画出简图,并意识到是6个4,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 4、第8题:(1)引导通读题目,知道是多个问题,且发现只告诉了一个数字,意识到有条件隐蔽在语句中。(2)引导逐个解决:“木”字有几画?“森”字里有几个“木”?就是有3个几?应该用什么法?“森林”里有几个木?你是怎么知道的?5个“木”就是5个几?用算式怎么表示?(3)小结:题目中只出现一个数字4,其余条件都隐蔽在语句中,要自己找。 5、第9题: (1)引导通读题目,知道也是多个问题。 (2)引导用图画表征前3小题,并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乘法还是加法。 (3)引导用“换数字的方法”提出问题,并解答。 6、第11题: (1)引导读题

33、,并解释:前肢就是动物的前脚,后肢就是动物的后脚。 (2)找出隐蔽条件:大象有几个前脚,几个后脚? (3)引导重述问题:有2个前脚,每个前脚5个脚趾;有2个后脚,每个后脚4个脚趾,一共多少个脚趾?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554418 或 524218(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7、思考题:1小题:引导学生在3乘后面从1到6一顺试,看右边能不能填不同的数。2小题:引导学生从1到6 一顺试。三、课堂总结:学习了用加法和乘法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画简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知道多个问题要逐个解决,还知道了有些题目有隐蔽条件。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总第 36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6667面。教学目标:1、

34、 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3、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熟练地用加、减、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课件4-11。教学过程: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 1、出示简图,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2、出示一个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2个乘法算式。 3、指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乘号、乘数、积。二、整理乘法口诀。 1、借助课本66面表格填写乘法口诀表。 2、横看口诀表:每排是谁的乘法口诀? 3、竖看口

35、诀表:每行是谁开头乘法口诀? 4、斜看口诀表每排最后一个:都是相同两个数相乘。 5、任意指一句口诀,点名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每句口诀都进行)。三、整理乘法算式。 1、按乘法口诀表的顺序在算术本上写出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写成一个表的形式。(同一句口诀的两个乘法算式上下写,注意空排。 2、为什么口诀是21句,算式是36个?哪些口诀可以写两个算式?哪些只能写一个?四、复习检查:P67面1题。1、开火车的形式点名口算,并说用的是哪句口诀?(暂时不写得数。)2、限时2分钟内完成。五、课堂作业:六、板书设计:(1到6的乘法口诀表、乘法算式表)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总第 37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

36、67面。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熟练地用加、减、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教学过程:一、 复习混合运算。1、 点名演板,其余在算术本上做:4650 539 2、完成P57面第2题,点名演板,其余在算术本上做。集体订正。二、复习解决问题。 1、第3题:尝试独立读题列式计算。点名反馈,后引导分析检查。 2、第4题:(1)解释:7号指电池大小,纸塑包装成一排叫一板。(2

37、)谁知道怎样列式,或用简图表征题意?(3)根据简图独立列式计算,订正。 3、第5题:(1)直接从文字上理解数量关系:4个6是多少。(2)引导想一想:7只小猫钓多少条鱼?怎样列式?会算吗?还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表示与40的比较?三、单元回顾: 1、知道了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学会了乘法口诀。 3、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4、知道乘加、乘减算式要先算乘法。5、学会了用加法和乘法解决问题。6、学会了用画简图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数量关系和列式。四、课堂作业:第五单元 观 察 物 体(一)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3个方面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

38、到一个几何形体的形状,在已有观察经验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初步落实几何教学的核心思想和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形状。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4、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三、单元教学重点:积累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或几何图形的经验。四、单元教学难点:在已有观察经验上用推理解决问题。五、单元教学措施: 1、精心选择供学生观察

39、的物体。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3、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表象。4、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整体和局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六、课时安排:1、观察物体及对应练习1课时2、观察几何形体及对应练习、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1课时第1课时 观 察 物 体(总第 38 课时)教学内容:第68面例1,第70-71面第1、3、4题。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3、感受局部和整体、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

40、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1、课件投影展示图片,讲3个孩子看大象的故事。 2、问:他们看到的大象怎么不一样呢? 3、小结,点题:同一只大象,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要想看到物体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书题。)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准备:每4名学生一组,分别坐在桌子的四方。每组摆出一个布娃娃,面向黑板,坐在桌上。 2、本位观察,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点名说自己看到的是课件图片上的哪一个形状。 3、换位观

41、察,建立表象。(1)请所有同学坐到布娃娃的正面来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说说,再闭眼想想自己看到的样子。(2)依次从左、右、后三方观察,同步进行看、说、想的活动。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1)引导:刚才从正面和反面观察到的样子明显不同,但是另两个位置看到的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重点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2)点名表述看到的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脸和四肢的朝向。)三、教学例1,模拟情境,建立位置与表象的联系。 1、投影例1情境图,了解任务。 2、说说小明和小芳在熊猫的哪个位置?他们应该看到的是哪个图的样子?3、说说小红和小亮在熊猫的哪个位置?他们应该看到的是哪个图的样子?(提示学生注意:小红伸出她的左手与熊猫的朝向相同,小亮伸出他的右手与熊猫的朝向相同。) 4、引导学生扭动身子,虚拟位置,分别用对应的手指出熊猫的朝向。 5、知道连线,并表述各人看到的样子。四、巩固练习:1、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