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10381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完整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岳县忠义镇为例 刘先平 安岳县忠义镇中心小学【摘要】一个人的成长受着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随着农村留守幼儿规模的扩大和所暴露问题的增多,农村留守幼儿逐步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欠佳;二是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三是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内容片面零散;四是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方法简单陈旧。 为改善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家庭教育功能;二是发挥幼儿园主阵地作用;三是

2、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四是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一、前言目前,国家现行的各种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对象都是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有涉及学龄前的幼儿。事实上,农村留守幼儿比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更值得关注与同情。因为幼儿期是儿童身心萌发的时期,属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对成人更加依恋,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留守经历对他们更易造成伤害。因此,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幼儿,希望通过调查、访谈的方法,能给本地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提出更多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以帮助更多的农村留守幼儿更好地成

3、长,并给这些留守幼儿的家长以更多的可行性教育策略指导。同时也能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找到解决孩子教育和物质生活双赢的方法。何为农村留守幼儿?在本文中的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且有半年以上时间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是农村户籍的3-6岁在园儿童。 二、我镇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的现状分析家庭教育环境包括家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种,是由家庭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别、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地理条件等主客观因素而生成的,并且这是不可加以选择和变更的。通过笔者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和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环境

4、存在以下问题。 1.监护人的年龄偏大。 监护人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在忠义镇有60%的监护人都在50岁以上,他们都是留守幼儿的祖辈,且其中大部分人年龄过大,身体虚弱,没有多少精力去管教孩子;而且祖辈的思想封建,影响其对留守幼儿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2.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较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对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发现大部分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大多不具备管教孩子的专业的知识和文化,这影响监护人的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的选择。 3.经济状况一般。通过与幼儿监护人的谈话了解到,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幼儿家中经济状况普遍好于当地其他

5、农村家庭,但总体经济状况一般。大部分幼儿监护人会为农村留守幼儿购买零食或图书,只有少数监护人不愿为农村留守幼儿购买零食和图书。 4.居住环境较差。笔者通过家访发现,许多留守幼儿没有单独的床,孩子很难有自己的空间,没有书桌、没有台灯,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凑合着找个角落完成作业。因此,作业本常常油渍斑斑,脏兮兮地卷着边角。 (二)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观的现状分析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在父母头脑中的反映,通常是指父母在教育培养子女过程中,在孩子发展、教育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它直接影响和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经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观存在以下问题。1.监护人的儿童发展观认识片面性。儿

6、童发展观是家长对儿童发展的认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监护人都认为孩子在幼儿期的教育不重要,他们严重忽略了此时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作用。2.监护人的养育观功利性强。养育观是指生育、教育子女的目的和动机。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幼儿的监护人比较看重“养儿”的“防老”作用。大部分留守幼儿的监护人也关注家族的繁衍和兴旺。不管是强调“防老”还是“家庭兴旺”,都突出了留守幼儿家庭养育观的功利性。 3.对被监护人的教育期望过高。家庭教育有没有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自己孩子的特点与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笔者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发现,大部分的留守幼儿监护人对幼儿的

7、照管目标过高,要求自己的孩子样样都要好,却并未看自己的孩子是否能达到期望。教育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家庭教育期望必须适度,过高了,不易实现,会使人丧失信心乃至放弃;过低了,虽然容易实现,但会使人满足从而停滞不前。 (三)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内容现状的分析家庭教育内容是家庭教育目的和目标的载体,是组织家庭教育活动、实现家庭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必要条件。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目的能否实现,合理、科学的教育内容是家庭教育质量的保证。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特点。1.重知识轻智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内容,笔者曾经就“你对孩子进行

8、了哪些方面的教育?”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内容忽视绘画、儿歌、手工及舞蹈等方面的教育,注重识字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性教育。总之,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重知识性方面的的内容,轻智力发展方面的内容。 2.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很多留守幼儿监护人都表示自己平时太忙,没太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因此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超过半数的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加强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社会交往能力属于社会技能范畴,交往能力是可以经过学习获得的。由于监护人出门劳作时无

9、法带孩子同去,往往选择把农村留守幼儿托给周围的邻居、友人照看,在无意识中,监护人为留守幼儿创造了利于他们进行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环境,农村留守幼儿正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形成了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4.品德教育强调以“孝”为核心。 在家庭道德教育上,农村留守幼儿家庭特别重视“孝”的教育。(四)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方法现状的分析由于农村留守幼儿家庭结构的特殊性,相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呈现出下列特点。 1.说教为主、简单重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的监护人基本上是老人,由于缺乏了解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家长多以简单的说教为主。用催

10、促代替对孩子的辅导,用唠唠叨叨的说教代替对孩子的引导。在笔者的调查中也发现很多老人往往简单地采用“纸上识字”法,把自己认识的字写在纸上,让孙辈进行简单的重复背诵。过于单调的教育方法无法激发孩子的认同感,很难收到好效果。 2.自己动手、切身体验。虽然老人们更容易溺爱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帮孩子做了,怕孩子不会做,累着、磕着,没法向孩子的父母交代。但由于农村留守幼儿家庭中老人的劳动特点,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放手”,让农村留守幼儿有了实际锻炼的机会。这些家庭的老人除了抚养孙辈外,还承担一些农活及家务劳动,在很多时候,他们是没办法随时陪在孩子身边,而不得不让留守幼儿自己动手,让他们从中得到了锻炼,有助于良

11、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口头表扬、反对体罚。在农村留守幼儿家庭,监护人基本是50岁到70岁的老人,相对于年轻的父母们而言,他们的心境更平和,教育幼儿的方法更温和。调查发现,约有70%的老人表示自己基本上不打骂孩子,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时,自己很少进行严厉的批评。因此,在农村留守幼儿家庭,孩子们很少畏惧自己的祖辈,这种口头表扬、杜绝体罚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4.溺爱严重,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中国有句古话“隔辈亲”,讲的就是隔辈老人更加娇惯孩子,在一般的家里就存在着父母管教孩子,老人偏护孩子的现象。在留守幼儿家庭中,老人对于留守幼儿的溺爱愈加严重。老人们普遍认为留守

12、幼儿父母不在身边,比较可怜,所以更加宠溺孩子,希望能以此弥补孩子心灵上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在孩子出现问题时,非但不加以管教反而为孩子开脱,使农村留守幼儿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改善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之所在。农村留守幼儿是未来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现在能否健康成长,他们的素质如何,自然就关系到我国农村和谐社会能否实现。为此,笔者结合留守幼儿家庭特点及所处环境的特点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建议。(一)完善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双方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沟通与交流可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

13、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者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要注意言传,更要注意身教,树立好榜样作用。家长不断补充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识,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联系和沟通,有条件的把孩子接到务工地入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家长应该通过多打电话的方式询问孩子的情况,及时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近况,督促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给孩子购买一些书籍、报刊和学习用品,同时祖辈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父母利用打工淡季,尽可能回家与孩子团聚,做到打工与子

14、女教育两不误。 (二) 发挥幼儿园主阵地作用,延伸幼儿园教育范围一般而言,除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主渠道之一。因此,面对农村留守幼儿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幼儿园不仅要完成在园内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还要向农村留守幼儿的园外生活延伸。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时了解幼儿的思想动态,定期对其进行沟通疏导,了解情况并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幼儿老师加强与留守幼儿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以便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针对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多是老人的实际,照顾农村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改进家园联系方式,因人制宜,更多的采用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如

15、进行家访,更好地了解留守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三) 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解决好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从宏观政策方面推动农村留守幼儿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精神,适时调整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政策,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促进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平等地享有当地教育资源。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的机会,使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为

16、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重视学前教育。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并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提供指导。 (四)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村留守幼儿生活在集体环境中,受集体的影响较大,因此,为解决好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村委会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为临时监护人提供幼儿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开展临时监护人座谈会,让大家增进交流,相互吸取有益经验。村委会适时免费发放一些图文并茂的书籍,并公开放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和录像,为家庭教育者提供正面的、积极的教育信息。加强村文化建设,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娱乐环境,并协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参考文献1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117-120. 2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6-117.3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2002(5):354-355.4 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