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10443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撰写人:_日 期:_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2.如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3.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5.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6.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

2、主管部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路登记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主管部门。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8.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9.护理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10.导管滑脱还包括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事件等。第二篇: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

3、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

4、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导管滑脱防范制度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五、加

5、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第三篇:导管滑脱管理制度导管滑脱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管道情况如管道数量、置入部位、固定情况等,并进行记录。2.做好管道护理的交接班。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道滑脱的重要性、预防方法以及发生管道滑脱时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4.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管道固定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5.制定管道滑脱紧急处理预案。发生管道滑脱时,护理人员要采取补救措施,避

6、免或减轻对患者的伤害。6.患者发生管道滑脱后应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表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填写,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患者发生较严重伤害或引起纠纷时应立即上报护理部。7.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分析讨论管道滑脱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实施。8.护理部对管道滑脱管理质量定期进行评价。每个月全院对所发生的管道滑脱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找出管道滑脱原因,提出进一步防范的对策并传达到各科室。第四篇: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一、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道滑脱危险因素。二、如存在上述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三、对患者及家属及时

7、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四、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五、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道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六、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风险事件呈报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部。七、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八、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九、护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

8、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十、导管滑脱包括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事件等。第五篇:防范导管滑脱管理制度防范导管滑脱管理制度生效日期:_年_月_日修订日期:一、各种管道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固定带松紧适宜。二、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脱出。三、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可酌情给予约束措施。四、患者在活动或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移动时,活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导管受牵拉。五、按要求进行巡视,严格交接班,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及引流情况。六、各类导管一旦脱出,应及时汇报医师,协助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事后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第 8 页 共 8 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