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师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21429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老师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魏老师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魏老师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魏老师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老师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复习教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 勾股定理复习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的关系,熟练地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其他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正确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准确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情感态度价值观:熟悉勾股定理的历史,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难点:准确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一)基本知识回顾: 1.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什么关系? 答:角的关系:锐角互余,即A+B=90边的关系: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还有哪些性质? 2. 如何判断一

2、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3、最短距离:将立体图形展开,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距离(斜边长)。注意:(1)勾股数是一组数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满足;三个数都为正整数。(2)1120十个数的平方值:(二)基本题型回顾:例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3cm和4cm,求:第三边的长。例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4cm,求第三边得长。(三)课堂 训练1、已知ABC中,C=90,若c=34,a:b=8:15,则a= ,b

3、= .2、如图,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x= x=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12,则三边上的高为_ _.4、在RtABC中,C90,a12,b16,则c的长为( )A26 B18 C20 D215、在下列数组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有( )10,20,25;10,24,25;9,80,81;8;15;17A、4组 B、3组 C、2组 D、1组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2=(+)22,则此三角形是 (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7、下列各组数:0.3,0.4,0.5;9,12,16;4,5,6;,();9,40,41。其中是勾股数的有

4、( )组A、1 B、2 C、3 D、4 8、将RtABC的三边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ABC,则ABC为( )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9、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 )A:5 B: C: D:10、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11、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Ah17cm Bh8cmC15cmh16cm D7cmh1

5、6cm(四)勾股定理解题方法总结(五)反思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的关系,熟练地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其他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难点:准确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先确定最大边(如c); 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若=,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例3、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依次为15,39,36,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典型题型练习1、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2

6、、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放在定直线l上,按顺时针A向在l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ABC的位置设BC1,AC,则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长是 (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3、如图所示,以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且 ;4、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5、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 则这个桌面 (填“合格”或“不合格”);6、写出一组全是偶数的勾股数是 ;7、如图,为修

7、通铁路凿通隧道AC,量出A=40B50,AB5公里,BC4公里,若每天凿隧道0.3公里,问几天才能把隧道AB凿通? 5m13m8、(本题10分)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9、(本题10分)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求图中格点四边形ABCD的面积。10、(本题10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且A=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ABCDCABD11、(本题10分)如图,已知在ABC中,CDAB于D,AC20,BC1

8、5,DB9。(1)求DC的长。(2)求AB的长。13、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图2图39如图2所示,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上的位置上,如图3,测得DB的长0.5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_米题型解法总结反思第二章 实数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

9、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梳理实数基本概念实数的相关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实数的分类实数大小的比较倒数1知识结构2知识要点(1)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2)相反数实数a

10、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所以 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5)算术平方根(6)科学记数法 ,其中1(7)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8)实数大小的比较 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

11、轴比较大小实数正实数负实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实数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自然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9)实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 按正负分类:解题指导例1 在 ,2,cos45,314, () 0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拓广:(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在实数,sin30,+1,2,()0,|-3|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例2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12、a0A abababB aabbab C abababD abaabb课堂小结反思实数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

13、)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概念与规律事实上,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循环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圆周率=3.14159265;0.58588588858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a为非完全平方数或非立方数)。一般的,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格式: 因为1的平方=1,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1,即=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14、也叫做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格式: 因为(8)=64,所以64的平方根是8,即=8。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即为,读作3次根号a。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也可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

15、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a0,b0);= (a0,b0)。基础训练19的平方根是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3、对角线长为2的正方形边长为 ;它的面积是 。28的立方根是 ; 3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等于的数是 4化简 ; 5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负实数集合:8()()() ()(5)、已知(x+1)2=4,则x=_.(6) (7)(2)(2)本章专题:9、作图题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

16、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请在图中画出这样的线段。 11、如图,施工工地的水平地面上,有三根外径都是1米的水泥管摞在一起,则其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是( )A.2 B. C. D. 12. 如图(2)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A. 25 B. 12.5C. 9 D. 8.5题型总结反思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目标(1)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

17、的位置;(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变换的影响;概念与规律(1) 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极坐标思想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方法;区域定位法;方位定位法。(2)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水平的数轴叫称为横轴或X轴,竖直的数轴称为纵轴或Y轴。(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用一对有序数对来表示的,所以平面上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点()与点()是不同的两个点。(4) 各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横轴上所有的点的纵坐标均为0,可表示为(),纵轴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均为0,可表示为()。第一象限横、纵坐标均为正

18、;第二象限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的横、纵坐标均为负;第四象限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5) 对称点坐标特征: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为:横纵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6) 图形上点的纵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1) 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倍。 当时,原图形被横向拉长为原来的倍。 当时,原图形被横向缩短为原来的K倍。(2) 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K倍

19、 当时,原图形被纵向拉长为原来的倍。 当时,原图形被纵向压缩为原来的K倍。(3) 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K 当K为正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右平移K个单位长度。 当K为负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4) 横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K 当K为正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上平移K个单位长度。 当K为负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5) 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横轴成轴对称。(6) 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纵轴成轴对称。(7) 横、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20、8) 横、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K倍 当K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大小扩大了K倍。 当0K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大小缩小了K倍。基础训练1右图是某个小岛的简图,试用数对表示出相关地点的位置2如图,是一台雷达探测器测的结果图中显示,在A、B、C、D处有目标出现,请用适当方式分别表示每个目标的位置3图中点P的坐标是( ),点M的坐标是( ),点N的坐标是( )ABCxPMNOy14对于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5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1,0),(1,2),(2,1),(1,1),并用线段依此连接起来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2,

21、所得图案与原图相比有什么变化?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呢?横坐标,纵坐标都变成原来的2倍呢?5. 若点Q(n2,n)在轴的下方,则该点还在轴的( ) A. 上方 B.下方 C. 左侧 D. 右侧6、已知,点M(3,2)与点N(,)在同一条垂直于轴的直线上,且N点到轴的距离为5,那么点N的坐标是 7、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A(,5)与点B(1,)关于轴轴对称,则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如图4中所示摆放,且B点坐标为(0,6),则A点坐标为 ,C点的坐标为 解题方法总结作业布置反思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考点1:直角坐标系(一)、考点讲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

22、(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2)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如图151所示) 2点的坐标: (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2)坐标平面内的点

23、可以用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反过来每一个有序实数对都能用坐标平面内的点来表示;即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 (3)设P(a、b),若a=0,则P在y轴上;若b=0,则P在x轴上;若a+b0,则P点在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若a=b,则P点在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 (4)设P1(a,b)、P2(c,d),若a=c,则P; P2y轴;若b=d,则P; P2x轴(二)、经典考题剖析: 【考题11】如图152所示,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 解:(3,1)点拨:由图可知,帅上第二点为(0,0)即坐标原点 (三)、针对性训练

24、:(10 分钟)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坐标为_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 是一一对应关系3若点M (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若P(x,y)中xy=0,则P点在( ) Ax轴上 By轴上 C坐标原点 D坐标轴上5若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 A2a0 B0a2 Ca2 Da06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 A(a,b)的位置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7已知M(3a9,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等于( ) A1

25、 B2 C3 D08如图 153,方格纸上一圆经过(2,5),(2,l),(2,3),( 6,1)四点,则该圆的圆心的坐标为( ) A(2,1)B(2,2)C(2,1) D(3,l) 考点2:对称点的坐标(一)、考点讲解: 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反过来,P点坐标为P1(a1,b1),P1(a2,b2),若a1=a2, b1+b2=0, 则P1 、P2关于x轴对称;若a1+a2=0, b1=b2, 则P1 、P2关于y轴对称;若a1+a2=0, b1+b2=0, 则P1 、P2关于原点轴对称.(二

26、)、经典考题剖析: 【考题21】已知点P(3, 2),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点的坐标为_ 解:(3,2) 【考题22】矩形ABCD中的顶点A、B、C、D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D两点对应的坐标分别是(2,0),(0,0),且A、C关于x轴对称,则C点对应的坐标是( ) A、(1, 1) B、(1,1) C、(1,2) D、(,) 解:(1,1)点拨:A、C两点关于x轴对称 ,B、D两点在x轴上,所以AC丄BD,又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BCD是正方形,由正方形性质知,A(1, 1),C(1,1).(三)、针对性训练:(10 分钟) 1点P(3,4)关于y轴的对

27、称点坐标为_,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2若P(a, 3b),Q(5, 2)关于x轴对称,则a=_,b=_3点(1, 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4) B(1,4)C(l,4) D(4,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M象限C第M象限 D第四象限5已知点A(2,3)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1,它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2,则A1、A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解题方法总结反思第四章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2)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

28、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理解其性质;(4)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知识详解1、 函数:(1)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就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2)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法。(3)确定函数关系的方法判断变量之间是否构成函数关系,就是看是否存在两个变量,并且在这两个变量中,确定好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自变量每变一个值,因变量都必须有值与

29、它对应,这样才能构成函数关系。2、 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3、 一次函数的图象(1)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2) 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也称为直线。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两点即可,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3)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的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越大,直线与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越小,直线与轴的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4)的正负决

30、定直线与轴交点的位置。 当时,直线与Y轴的交于正半轴上。 当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 当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3)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1)、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 由于正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的值。 由于一次函数中有两个待定系数,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的方程,求得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的值。(2)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设函数表达式为。 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方程组)。 求出的值,得函数表达式。基础训练1根据下表,写出

31、x与y之间的一个函数关系式x10123y303692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yxO(2,1)2l(2)当x 时,y0,当x 时,y03写出下图中,直线l所表示的变量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一支蜡烛长25cm,点燃后,每小时耗去5cm,t小时后,剩下的长度为Scm(1)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多少小时后,蜡烛用完?5如图,l1表示某汽车销售公司一天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2表示该公司一天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x1时,销售收入 万元,销售成本 万元,利润 万元;(利润收入成本)一天销售 辆时,

32、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你能写出利润与销售量间的函数表达式吗? 解题方法总结反思第四章 一次函数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2)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理解其性质;(4)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典型例题精讲一、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性质与k、b的关系如下表所示:b 0b 0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经过第一、三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k 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将y2=kx图象向x轴上方平

33、移b个单位,就得到y1=kxb的图象(2)当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题】例1 (1)若函数y = (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为( )A0B1C1D1(2)已知是正比例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值为_.例2两个一次函数y1= mxn,y2= nxm,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例3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直线y = 3x1与y =3x1平行;(2)直线与重合;(3)直线y=x3与y=x平行;(4)直线与相交.例4 如果直线 y = kxb经过第一、三

34、、四象限,那么直线y=bxk经过第_象限.例5.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3),B(1,3)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试判断点P(-1,1)是否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3)求此函数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总结反思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复习要求(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等概念,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5)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

35、想是“消元”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主干知识梳理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知识要点】 1基本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代入法的主要步骤: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

36、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二次方程 (2)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加减法的主要步骤:通过两式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让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基础训练1已知是方程ax2y2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 2已知2x3y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 ,当x0时,y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4已知ykxb如果x4时,y15;x7时,y24,则k ;b 5解下列方程组:(1) (2)6如图7,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密铺成了一个矩形图案(地砖间的缝隙忽略不计),求每块地砖的长和宽。7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了20%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各是多少?8某校有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30间,大的宿舍每间可住8人,小的宿舍每间可住5人该校198个住宿生恰好住满这30间宿舍大、小宿舍各有多少间?9. 若 x=2是方程2x+3my=1的一个解,则m= 。y=1 10.A、B两地相距36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钟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钟到达A地,求两人的速度。题型方法总结反思第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