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PPT.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22490 上传时间:2021-02-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瘫病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面瘫病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面瘫病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面瘫病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面瘫病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瘫病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瘫病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面瘫病的诊断与治疗,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唐光武,面瘫病,中医学定义:指以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属中医学“口 僻”“口眼歪斜”等病证。 西医学定义:原因不明的茎乳孔面神经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水肿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面瘫。,临床特点:,1、发生于任何年龄,2040岁最多见 2、发病前可有吹风、受凉史。 3、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如患侧耳周不适或疼痛 4、常在晨起发现面瘫症状,绝大多数单侧发生,个别为双侧发生。 5、发病后进展迅速,一般于数小时内或12天内达到面瘫最重程度。,症状和体征,症状:1.面部两侧不对称,患侧面部麻木感,额纹消失,皱眉蹙额困难,眼裂扩大,眼睑

2、闭合不全。常有泪液积滞或溢出,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说话、笑或露齿时偏向健侧,进食时液体易从口角外流,食物残渣易滞留于齿颊之间 2.部分患者有眼干、口干,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或听觉过敏。 3.面瘫如果恢复不完全,常伴发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症。 体征:外周神经功能检查。 1.听觉检查 2.味觉检查。 3.面神经电图。,鉴别诊断:,1.五官科排除中耳炎,乳突炎,迷路炎,腮腺炎,腮腺肿瘤,下颌化脓性淋巴结炎。 2.血清学排除莱姆病 3.脑脊液检查排除格林-巴利综合症。 4.CT或MRI检查感染,肿瘤,骨折等导致面神经异常的原因。,临床分期:,1.急性期:发病后1周以内。 2.亚

3、急性期:发病后1周3周内。 3.恢复期:发病3周6个月。 4.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分型,1.风寒外袭:突然口眼歪斜,面紧拘急,僵滞不舒或瞬目流泪,畏风无汗,或耳后疼痛,多有受凉吹风经过,红淡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风热外袭: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松弛无力,或耳后乳突疼痛或咽喉疼痛,或耳鸣,舌木无味,舌红,苔薄黄,脉浮嫯。 3.痰瘀阻络:口角歪斜日久不愈,说话或笑时口歪明显,眼闭不实或迎风溢泪,或面部板滞抽动,日久口角歪向健侧,舌红或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4.气虚血瘀:口角歪斜日久不愈,闭眼无力或露白,患侧面肌虚胀无力,患侧口颊滞留食物或漏水。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4、5.阴虚生风:口角歪斜日久不愈,面颊痉挛,拘紧抽搐,兼见心悸,失眠,舌红,苔薄白,脉弦细。,针灸治疗面瘫的原则和特点:,针灸治疗原则: 宜分期结合辨证,对症治疗,急性期、亚急性期以风寒外袭或风热侵袭辨证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痰瘀阻络,气虚血瘀或阴虚生风辨证为主。 治疗方法的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的患者,轻度面瘫可采用针灸治疗或联合西药治疗,重度面瘫采用针灸联合西药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宜以针灸治疗为主。,选穴处方特点: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为特点,宜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刺灸法特点:宜以毫针刺,艾灸,电针或穴位注射等为主,且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刺灸方法的联合应用为主。 治疗时机

5、:针灸宜尽早介入面瘫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缩短临床痊愈时间,提高疼痛和流泪等伴随症状缓解率。,面瘫病急性期的针灸治疗,治则: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主穴:患侧地仓,颊车,阳白,下关,双侧合谷。 对症配穴:头痛:太阳 皱额,蹙眉差:攒竹,丝竹空 耳鼻不能:迎香 眼睑闭合不全:晴明,瞳子髎,鱼腰 人中沟歪斜:水沟 唇沟偏歪:水浆 永齿不能:巨髎 耳鸣、耳聋:听会 乳突部压痛:翳风,完骨,面瘫病亚急性期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采用毫针刺或电针配合TDP照射,闷罐,推拿,艾灸,中药,西药综合治疗。从此期开始,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促进恢复。 具体治疗方案 针灸治则取穴同急性期方案 操作方

6、法:1.毫针刺法(同急性期)2。电针法,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每次2-3组穴,采用疏密波或断续波,强度至患者刚好能在电针辅助下活动患侧表情肌。 综合疗法:毫针刺配合艾灸法,毫针刺配合面部推拿,毫针刺配合TDP照射,毫针刺配合闪罐,毫针刺配合穴位敷贴。,面瘫病恢复期的针灸治疗,发病后22天至6个月,针灸治疗以毫针透刺或电针为主,可配合灸法,TDP照射,面部按摩及西药,此期应配合积极功能训练,促进康复。 具体治疗方案 治则:疏通经脉,祛风散寒清热,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稳阴阳 主穴:患侧地仓,颊车,阳白,鱼腰,下关,双侧合谷 辨证配穴:痰瘀阻络型: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型:关元,气海,血海。阴虚生风

7、型:太溪,照海,太冲。,贝尔面瘫后遗症期的针灸治疗,后遗症期是指发病6个月以上未完全康复的面瘫,以头针刺,毫针刺和局部透穴电针疗法并用,配合TDP照射及西药,多法并用,中病即止,不宜一味追求强刺激。 具体治疗方案 治则: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主穴:头针运动区下1/3区,患侧地仓,颊车,头维,悬厘,神庭颌发,太阳,阳的,颧髎,健侧下关,双侧合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 辨证配穴:同恢复期,糖尿病合并面瘫的针灸治疗,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可采用毫针配合中药治疗,针刺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 具体治疗方案 治则: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主穴:翳风,风池,下关,地仓,颊车,阳白,攒竹,迎香,太阳(

8、均患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均双侧),儿童面瘫病的针灸治疗,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轻刺激 具体治疗方案 治则:温经散寒,益气固表,祛风通络 主穴:合谷,攒竹,地仓 ,颊车,阳白,翳风,颧髎 操作:使用0.5寸,32号毫针,持针快速透皮直刺0.20.4寸,迅速施用,平针平泻法,迅速出针,出针时不按压针眼,5岁以下患儿不留针。 稍大者留针510分钟,中药可采用牵正散合玉屏散加减 疗程:每日一次,TD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中间休息1d。,孕期面瘫病的针灸治疗,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孕妇的心理疏导,注意胎动,观察孕妇反应,禁止针刺水沟,合谷,太冲,三阴交以及下腹部等孕妇禁用或慎用的穴位,针刺手法宜轻缓,忌重刺激。,面瘫病的护理,局部护理:局部保暖,避免冷水洗脸,外出需戴口罩或围巾,可配合面部按摩及热敷,同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应少用,患眼流泪严重的每日可点抗菌眼药水2-3次,预防感染。 饮食起居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富有营养,忌食肥甘厚味及生冷辛辣之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时间。 情志护理:应尽量放松,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自我锻炼:患者可加强自我表情肌功训练,自行对镜做如皱额闭眼,吹哨,示齿等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