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9224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其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其中施工总承包模式作为建筑工程(主要是大型项目)的主要承包模式,质量更是工程建筑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此模式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查阅现有研究,发现其主要是提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而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此,本文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先分析其原因,再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措施。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对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的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参阅大量国内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再通过与其

2、他模式对比总结出其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或者问题,并研究出其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案例,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关键词:施工总承包模式 质量控制 大型项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level is also increasing. Among them,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of construction is the main contracting mode of constructi

3、on projects (mainly large projects), and quality is the top prior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under this mode.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it found that it mainly propo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at this stage with

4、out giving specific solutions.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reason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s raised, and then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h

5、inas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l.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nstruction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l by referr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relevant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and then summarizes its defects or problems in quality control by comparin

6、g with other models and studies it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ase, put forward an optimized solution.Keywords: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 large project目 录第一章 诸论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1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1.3 研究的主要内容2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3第二章 施工总承包质量控制概述52.1 施工总承

7、包概述52.1.1施工总承包概念52.1.2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合同结构52.1.3施工总承包的特点52.2 质量控制概述62.2.1质量控制概念62.2.2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62.2.3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6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施工总承包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83.1 我国国情影响83.1.1我国“施工总承包”基本现状及其影响83.1.2解决方案83.2 总承包方自身因素93.2.1 总承包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93.2.2 解决方案93.3 与其他模式相比施工总承包的缺点10第四章 质量控制措施在实际中的运用114.1 工程概况114.2 该工程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114.3 质量问题及对策1

8、24.3.1 提高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协调能力124.3.2 分包单位的选取及管理134.3.3 人员综合素质问题的处理13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155.1 结论155.2 展望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16第一章 诸论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施工项目是建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企业的管理主要围绕着项目管理来进行的;而在项目管理的众多管理方式当中,施工总承包便是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管理模式。在大部分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中,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可以对建设项目进行更高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进而使进度和质量控制更高效,同时为项目的成本控制也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有着非

9、同凡响的意义。总承包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对工程项目的各项质量目标的实现进而争取质量方面的奖项和与业主方合同执行都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总承包单位作为工程的重要参与方,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方面的控制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施工总承包单位来说,对工程进行有效合理的质量控制便是其不可推辞的首要任务。要想达到要求并获得建筑领域质量方面的奖项,在施工阶段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以及有效的管理控制,实施过程中势必会依赖于总承包方的各项综合能力。通过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质量控制研究,能总结出在此模式下质量管理方面容易以及时常会出现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出当下最优解决方法。帮助企业了解当下存在的

10、问题并及时改正,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控制好质量问题,不仅有助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更能减少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能否实现、能否保障人民的安全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工程质量,质量可以说是工程的生命。质量要求不达标的工程,轻则损害业主方的利益,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影响其建筑功能的实现,重则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施工总承包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研究有着刻不容缓的重要意义。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高速地发展,同时,建筑行业也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建筑工程对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施工项目是建

11、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企业的管理主要围绕着项目管理来进行的;而在项目管理的众多管理方式当中,施工总承包便是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管理模式。我国推行施工总承包模式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经过这些年的运作发展和研究,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已经建立起别树一帜的管理体系,在施工总承包模式方面也有着不一样的主张,同时也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方面人才辈出,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都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因为施工总承包模式能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成本都能比传统模式更高效地控制,能有效提升总承包单位和业主方利益和工程的质量水平,这些优势使其在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宠爱”,便迅速地崛起了。但与此同时,仍然有不少的企业在质量控

12、制方面存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1.关于施工总承包的管理,崔杰在浅谈施工总承包管理中做了详细的分析,综其所述,施工企业首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作为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才能做好总承包的管理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总承包单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益,从而推动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并使企业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2.黄喨以建筑工程实施阶段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角度,在浅谈施工总承包的质量管理谈了谈作者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想法。此论文以项目质量管理为主,也提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职能。此论文先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接着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补充了对建筑工程质

13、量管理工作有直接影响和联系的一些方面的内容:质量和进度的关系、组织与协调。3.关于质量管理问题,许利伟通过多年的轨道施工经验,在轨道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过程质量管理中大致阐述了在施工总承包模式下质量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深入其根本问题是由于不正当竞争、盲目地赶进度而忽略了质量控制和工人质量意识的严重不足。最后分别提出了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阶段的控制手段。4.关于施工总承包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分析,高杰在山西建筑(2017)年第22期 P249-251页中提到,考虑到本次落实的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分包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佳,同时可能造成成本浪

14、费、资源浪费等现象。为此,应当切实有效的落实施工总承包管理。而第一步就是做好施工总承包前期准备工作。在确定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实施分包施工的情况下,首要的总承包单位一定要做好合理的分包管理。5.关于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现状分析,李会楠,白 楠在李会楠,白 楠中,详细分析现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 我国的大部分总承包企业都存在内部分割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给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应该要独立完成全部工程内容,这样的做法对于下面的分包市场是非常不好的,而且还导致了施工总承包模式原本的优势都不能完全发挥

15、出来。(3) 管理责任不够明确,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学习,对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价值没有很好的理解,让市场处于恶性竞争里面。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当前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具体分析,帮助企业寻求更优管理方法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以建立更好的企业信誉及文化,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分析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趋势,得出此模式在我国仍然有长远的应用趋势,而质量安全问题又是其重中之重,所以必须引起重视。2.针对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分析出其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难点以及人心理因素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

16、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解决方案。3.对质量控制的管理问题和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相关文献,找出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在管理方面的难点和质量问题背后人的心理因素,最后联系实际得出更高效的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4.通过与其他施工模式相比较,总结出施工总承包下质量控制的优点与缺点,并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控制措施)。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法本文拟通过广泛的翻阅了解国内外的期刊,著作,硕博论文等文献,收集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为论文的撰写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自己在此基础上做研究。2.调查法 通过调查信息整

17、理施工总承包质量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对突出的质量控制难点问题进一步的详细了解管理的难点,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为优化解决相关难点做好准备。3.分析归纳法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式的研究内容并合理的分类,根据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出关于施工总承包模式下质量控制管理中较好的优化措施和解决方案。4.实证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5.本文的技术路线:绪论研究背景、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目标及内容施工总承包概述 质量管理概述相关理论概述1.管理跨度大导致难度大 2.组织架构不合理 3.现场人员素质不够提出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并优化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第二章 施

18、工总承包质量控制概述2.1 施工总承包概述2.1.1施工总承包概念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指发包人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具有施工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由施工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建设单位负责,承包完成施工任务。根据建筑法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1。2.1.2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合同结构)图2.1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2.1.3施工总承包的特点(1)在此模式下,招标一般都是在全部施工设计图出来以后才进行的,因为会以此来作为招标的具体依据,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工作,这对于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但同时也会对进度控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

19、响。(2)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业主方会过于依赖总承包单位,这时总承包单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水平也直接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3)在组织与协调方面,业主方也只是需要对施工总承包方进行管理协调,依赖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量,有利也有弊。2.2 质量控制概述2.2.1质量控制概念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其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的衡量。质量控制是在施工时使建筑物达到设计质量要求和实现设计使用功能的经济技术活动。也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监视并消除在质量这一方面所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成分,从而达到质量目标,让企业获得该有的收益2。2.2.2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1)实用性。指建筑物在作为产品进行竣工验

20、收后,其设计的各项功能的使用都能实现。(2)耐久性。所有的工程建筑都应该有其合理的设计使用年限,而建筑产品的功能应该要保证在这个期限内能够使用。(3)安全性。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完成后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其结构能保持牢固和稳定,以及使用者安全的保证。(4)可靠性。指建筑在规定的条件下,能稳定实现各项实际使用功能。(5)经济性。指工程在策划设计、施工以及使用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内,能够保证进行的实际成本支出和收入符合经济实用原则。(6)协调性。主要是指工程项目能与其所在地的经济、风俗等因素相适应,能融入当地环境并得到长远发展3。2.2.3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但根据我少数的现场经验以

21、及研究大量资料后总结出如下:(1)人。人是第一生产要素。当人直接对建设工程承担决策、管理或者作业的责任时,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质量意识以及质量活动能力等都对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有就是指承担工程的勘察、策划、设计、咨询单位,以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实体组织。(2)材料。材料是工程质量好坏与否的重要基础。包括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机械设备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同时机械设备材料的进出场及数量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加强进出场的检查验收等。(3)技术。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技术因素包括前期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材料等;后期还有结构等的检验以及工程试验验收等辅助的生产技术。主要是通过施

22、工组织计划与技术的提高,进而优化施工的技术方案,使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4)管理。在管理方面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是组织和决策因素。决策因素就是指业主方在实施主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主要就体现在对于施工总承包方的选择,而组织因素就是后续如何组织协调各方的配合。(5)环境。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则体现在许多方面,有当地的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技术等,在可行性研究时环境是第一考虑要素4。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施工总承包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 我国国情影响分包混乱,业主方要求与指定的分包商合作,总承包单位没有得到合理的权利,容易引起矛盾,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从而影响工程质量。3.1.1我

23、国“施工总承包”基本现状及其影响(1)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当中,实施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一般做法如下:a.业主方将建设工程的主体结构“总包”给某一家总承包商;b.表面上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实际上业主方会把部分的工程内容直接分包给他们想要的分包单位,然后将其写到总承包合同里面并由总承包单位负责,而这些工程款一般都是由业主通过总承包单位来支付的;c.业主方把部分的工程直接发包出去,与这些承包商发生了直接的承包关系,可是业主依然会与某总承包商签订总包管理协议,会将自己发包出去的那一部分工程内容的管理责任全部交给“总承包商”,此时业主则会向其支付一定额度的管理费用,或者会让那些独立承包的承包商向总

24、承包商支付管理费,也可以说是配合费。正因为我国的国情如此,造成了我国大部分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名不符实,总承包商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却没有得到该有的权利, 并没有得到控制工程整体的权利,权利与义务严重不对等;因此导致了参建的各单位在很多时候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协调,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质量等。这不仅损害的业主方经济等利益,还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5。(2)在国内,很多工程(尤其是工期比较赶的大型工程)并不会按照规定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去实践。业主方为了可以早点动工不惜一切手段,比如说会提前进行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招标并选择好,这时候他们(业主方和总承包单位)一般签订的是开口合同。这个就是

25、所谓的“费率招标”,这对于合同管理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这样也会容易导致业主在投资方面出现问题,与总承包单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也必然对工程各方面的管理(包括质量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3.1.2解决方案针对我国这样大量分包存在的局面,政府可以严格要求业主方按照以下模式进行:(1)施工总承包。当然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应该要把建设工程的全部工程内容都纳入到总承包单位的承包范围之内,能让总承包商承担其管理工程的所有责任的同时也拥有相对应权力。(2)分包专业管理。如果业主一定要自己进行独立分包,就不应该继续采取施工总承包模式,而应该委托更专业的管理机构去管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其中当然包括了

26、所有专业承包单位以及总承包单位(主体结构的承包单位)6。(3)业主自行管理。业主方获得了相应的资质后,自行承担“总承包单位”的角色。对所有的承包商进行直接地管理与协调7。业主应该严格按照以上模式的其中一种去进行承包管理,要明确自己进行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将以上的方式混合一起进行管理,这样不管是质量还是进度、投资方面的管理,都会导致管理十分混乱的局面。3.2 总承包方自身因素总承包单位整体素质、水平不足,内部的组织架构不合理,对工程的管理不利。3.2.1 总承包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1)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里面的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够高。当前,我国能够真正胜任建筑施工总承包管理职位的人数是远远不足的,建

27、筑施工总承包管理人员都有着一定的欠缺,从而导致了在岗管理人员在这些方面的基本素质上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欠缺,难以满足能胜任这类工作的技能需要。许多的总承包单位,为了眼前更好的利益,一昧地追求工期和名不其实的奖项而严重忽略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这都是因为管理人员由上至下的质量安全意识严重不足的表现,缺少了这方面的教育8。本人曾在一家分包公司实习,有一部分的现场管理人员都是没有任何的现场经验甚至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经验,而是打着“关系”的名号上升至这个岗位。现场的大部分安全检查记录表,也不会有专门的人员每天核查,都是临近政府检查的时候一次性补全,安全意识十分低下。而且当时工程的总承包单位与我当

28、时所在的公司也几乎没有联系,而我所在的分包公司则是由业主方直接进行管理。(2)建筑施工总承包的管理组织架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由于传统承发包模式以及机制的影响,在管理的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大部分都存在行业分割或者部门分割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导致一个企业的内部协作变得更复杂;难以形成协作意识,会让建筑施工总承包的质量管理更难地达到专业化的程度,这样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对施工总承包管理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2.2 解决方案(1)适当调整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组织架构。首先我认为应该要适当减少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的数量,这个可以采取适当提高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标准,更严格要求。同时应该给予大型企业适当

29、的政策优惠,可以采取纵向或者横线联合的方法,使其快速形成符合标准的总承包企业,培养出能胜任总承包管理职位的人才。(2)明确好质量责任。建筑施工总承包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好各级的质量以及岗位的责任制度,树立好总包的项目负责人及总工程师在质量、技术方面的责任,事前一定要做好总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好建筑工程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以及质量标准等。 3.3 与其他模式相比施工总承包的缺点(1)与其他普通承发包模式比如平行发包模式相比,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业主方太过于依赖总承包单位。大多数情况下后续的分包工作都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此时总承包单位各方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决于总承包单位

30、的选择以及管理和技术水平。而同时,因为施工总承包模式要在施工设计图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招标,进度就一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也导致了许多业主方给总承包单位施加压力或者总承包单位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对于工程在质量等方面的控制9。(2)与工程总承包模式(EPC)相比,施工总承包并不能更完全地参与工程的全过程。在EPC模式下,总承包单位从勘察设计开始就掌管了工程,必然能发挥出更好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设计单位也是属于总承包单位负责,那么设计变更一定会更少,在质量控制方面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出现了任何人结构、质量上的问题,也可以迅速地做出反应,大大提高了自身和业主方的效益10。第四章 质量控制措施在实际中的运

31、用4.1 工程概况本文以东莞某大型购物中心为例,该项目是由东莞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大连万达集团开发建设的东莞市重点项目。该项目的规划用地面积约13.99万m,总建筑面积约61.8万m,位于东莞市厚街镇的镇标旁边,东侧是107国道,西侧是体育路,南侧为莞太路,北侧是康乐北路,是集购物中心、写字楼、住宅楼及室内外步行街为一体的大型商业住宅建设群。该购物中心的建设单位是东莞厚街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深圳华森设计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合同公司为1095天。图4.1 工程概念图4.2 该工程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1)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控制协调力不足。该项目的总包

32、是一家资历较深的建设单位,但由于该项目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比较大,所有单项工程都会有两家及以上的分包公司来进行施工,而且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来自不同的省份,进场时间也不一定相同,在综合实力上必然各有高低,不同的分包单位也会有着不一样的习惯,这必然也导致了他们在深部设计的细分点上或者质量等的验收标准上会存在相异的观点,进而导致了他们只顾及自己施工质量而没有相互迁就的情况,必然会读其他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我认为该项目需要一个更强力的种承包,开发商兼顾承包单位在这样的工程里其管理协调力度是远远不足的11。(2)工程的分包质量管理不平衡。该购物中心的功能需求比较繁多,因此各专业分包的施

33、工单位也会随之增多,他们的施工区域相互交错,各单位之间的施工工序联系十分紧密。可是,正是因为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公司,每家公司的经验以及管理、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都不一样,他们的施工进度必然很难做到整齐划一,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施工工序上的交接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会给总承包单位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带来了直接影响。总承包单位在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协调管理,对分包单位的现场交底也不到位,分包商对自己的质量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责任都存在依赖别的分包单位的心理 ,导致了现场的施工章序十分混乱,甚至经常停工或者返工整改的情况,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外,有部分的分包单位在此工程合同内所承包的工程量和金

34、额都比较小,因此他们在一系列质量方面的评选就无法参与,便造成了心理上的落差,在施工过程中就只顾及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其他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以及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如何对所有分包单位的管理达到一个大致的平衡,提高他们的整体大局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3)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较为低下。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人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从质量控制方面来说,这里的人不仅仅只是现场一线施工的生产工人,更是包括了从业主到分包单位所有层次的管理人员。由于此工程的工期较为紧张,现场在短时间内会出现较多的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战斗”。如此巨大数量的人员同时聚集在一起,也大大加化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对于所有的分包单位来说,当

35、然也包括了材料设备机械等的供应单位,在承受着进度压力和眼前利益的诱惑驱动下,他们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如何把控质量上,而是一心想着如何抢进度。草草了事后一心想着如何打通现场工程师和监理单位,这两方也会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在各方问题还没有整改的情况下便签署了验收凭证。此时,质量意识本来就比较低下的施工人员,在管理人员的压力下,便更加不顾原本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手艺。4.3 质量问题及对策4.3.1 提高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协调能力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所有的分包单位里面,起着指挥、制裁、控制及协调的核心作用。首先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与其他所有的专业分包单位建立起互相尊重且协作互助的关系,体现出一个团队该有的精神面貌;其

36、次要保证各单位管理人员在其职位上的高效率:(1)建立起互助互利的团队精神。要想团队能有该有的样子,总承包单位就该有全局意识,表现出能为团队利益而付出的精神。因此,首先作为领头的总承包单位内部团队就必须先建立起和谐有爱、团结互助的健康氛围;总承包单位不仅要与内部人员交流,还有与众多的分包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必须具备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里团队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要要工程的质量目标当作个人目标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目标变成共同目标。(2)共同目标。过程往往都是被忽略的,对于一个工程的绩效,也就是在团队合作之后出来的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的。就以工程的质量目标来说,在规定的工期内竣工并通过监理、

37、业主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并获得相关质量奖项,这样实现目标的方式,便是最好的共同质量目标。当总承包及分包单位全体管理人员心理都共同存在这一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会变得没有那么困难。(3)加强自身的自我提升。当今世界高速发展,建筑行业自然也有了新的建筑材料、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等,这样的发展速度对总承包团队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大型建设项目里面,总包的沟通协调管理能力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自身要有一定的实力,不然是难以服众的。总承包单位必须经常性组织团队人员去培训学习,创办技术质量研讨小组等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论文或者提高技术职称等,以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团队的综合素质都会得以

38、提高,才能更好地维护总承包单位的威严,对质量控制也必然产生非常大的效益12。4.3.2 分包单位的选取及管理(1)总承包单位在招标选取其他分包单位的时候,应注意以下方面:a、投标公司的施工范围、公司结构组织是否能与购物中心的建设工程相符合,更要注意公司额度企业资质等级、市场信誉、以及市场上对其的质量评价等;b、对投标公司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要严格把关,确保该公司具备能圆满完成该部分工程的能力,还应对实现业主和总包确定的质量目标有较高的意愿;c、必须严格把控好中标价与底价的偏差,高于底价太多的自然不用说应淘汰,而低于底价的,虽然在成本控制方面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非常容易出现在工程中用劣质产品

39、代替合格品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的工程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十分不利;d、在招标文件中,必须突出明确业主方的质量目标和总承包单位的质量要求,在签订分包合同签订需确认乙方能认同并执行13。此外,对于在建设购物中心有相关经验的单位应该优先考虑。(2)总承包单位必须要有大局观,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理应高度重视。首先要加强对于业主直接指定的分包单位的沟通交流,确定其施工的质量验收标准符合自身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能与业主方一起进行监督;其次可以赋予业主单位一定的权力便利,让其可以跟我们同时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能按照计划完成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目标。此外,在对各分包单位进行管理时,尽可能地做到一视同仁,建立起完善的

40、制度,让所有的分包单位能互相竞争的同时还要互助互利。4.3.3 人员综合素质问题的处理(1)现场作业人员。对于现场的施工员、机械操作人员甚至是驾驶员,综合素质往往都是略显低下的,在选取时也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有部分的一线人员,作业时总是比别人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引发安全事故,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许是因为一时疏忽引起的,更有甚者是因为性格问题意气用事而故意造成的。因此,在选取时可以通过某些测试来确定其是否适合此工作岗位,并且定时对他们进行安全质量意识的培训。(2)监理单位。工程的监理人,受业主方的委托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而其中,监理人员更是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监理人员的

41、个人能力和知识以及责任心和廉洁程度的综合要求必然会更高。但由于我国国情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监理人员的要求的部分都是达不到的。而总承包单位作为被监管的单位,在发现问题时不方便直接对监理单位提出评意见,此时应该通过业主方或者双方高层进行良好的交流,让监理单位能改变其工作作风。当发现其屡教不改时,业主方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其施加压力,督促监理单位及时做出改变。(3)管理人员。不管是业主方还是各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拥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各方也应该定时召开质量和技术交底的会议,且必须要认真严肃对待,现场管理人员也应该要及时把交底的内容传达到一线的作业人员,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质量要求,并做好对其进

42、行管理监控的工作。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一项工程要想取得成功并为我方公司获得良好的社会声望,就必须有着过硬的技术、人员配备、管理方式、组织架构等综合素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其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它关系着全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质量控制展开研究,总结本篇论文:一是针对我国国情影响下,施工总承包模式对于质量控制的影响,发现我国大部分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并没有按照规定依法进行,会出现钻法律漏洞的情况,导致二级分包十分混乱,严重影响了质量控制。二是对我国的总承包单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实习经历的观察,得出我国总承包单位的内部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

43、够,公司内的组织管理架构不够完善以及总承包单位缺少与分包单位沟通的问题。三是通过施工总承包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对比,总结出在此模式下总承包单位没有参与从勘察设计开始的工程全过程会对质量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和业主方会过于依赖总承包单位的问题。最后,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参考解决方案。此外,由于笔者自身水平和资料搜集渠道的限制,本文对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质量控制未能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应该需要有进一步的阐述和反思。因此,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引玉之砖,本人此后也应该在工程方面继续学习和提升自我。5.2 展望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施工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已经开始逐步提高,也让大部分施工企

44、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为我国的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施工总承包的水平与国际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质量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意识。根据我国现状和政策,施工总承包的模式一定还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流行。因此,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水平提升就显得可不容款。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在虚心学习国外先进水平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开辟出专属于我们自己的方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管理水平一定会与国际接轨甚至超越他们!参考文献1范成伟,明杏芬建设法规: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052百度百科.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4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一级建造师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常陆军,王要武.我国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工程经济.2014(07)6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7徐伟.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8吴德沣.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5(12):36-379赵伯平.浅议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J.安徽建筑,2014(03):51-5210张行军.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11王其洋.某超高层续建工程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12 柴红星大型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6):413 李阳,宋洋.浅谈施工总承包中对分包单位的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