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28920 上传时间:2021-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朝.余幼时即嗜(sh)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之怠(d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ji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咄(du),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曳(y)屣(x),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n

2、)裂而不知。至舍(sh),四支僵劲(jng,多音字)不能动,媵(yng)人持汤沃灌,以衾(qn)拥覆,久而乃和(hu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i),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sh)生皆被(p)绮(q)绣,戴朱缨(y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烨(y)然若神人;余则缊(yn)袍敝(b)衣处(ch)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买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约定的日子归还。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不敢懈怠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

3、敢超过约定的期限。所以人们大多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书籍。已经成年时,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能够交往交流。我以前奔向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柔和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身旁陪伴,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有时会遇到前辈的训斥,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时,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我虽然很愚笨,但最终还是有所收获。 当我跟随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行走。隆冬季节,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

4、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女仆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提供给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能够享用。与我同住的别的同学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心,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一、文学常识、作者。明朝著名文学家宋濂,他与刘基、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本文是一篇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

5、为勉励、称许之辞。二、重点字词解释。 2.无从:没有办法。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益慕圣贤之道:慕:仰慕4.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5.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6.既加冠:到了成年。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以前。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9.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叩,问。10.先达德隆望尊: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11.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

6、学生。/填,塞。这里的指拥挤。12.未尝稍降辞色:略微把话说得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 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尊敬而专心)请教。 15.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16.礼愈至:至:周到。 17不敢出一言以复:复:这里指辩解。 、18俟(s)其欣悦:俟(s):等待。 19.负箧(qi)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20.穷冬烈风:严冬。 21.足肤皲裂而不知: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2.至舍:舍:学舍,学校。 23.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僵:僵硬。24.媵人持汤沃

7、灌:汤:热水;/沃灌:浇水洗。25.以衾拥覆 :以:用;/衾:被子;/拥覆:蒙盖。 26.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27.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2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29. 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30.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31.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2.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33.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三、理解背诵。(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四、翻译重点文言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

8、,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译: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戴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耀就像神仙一样。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译: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译: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5、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译: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我却穿着破旧

9、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意,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也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知人了。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8、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还能有所收获。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自己)交流,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请教。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 勤学苦读,不畏艰难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大意。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求学的经历3、读了第一段段文字,你

10、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谦虚有礼,守信用。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理由。 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心求教 不怕艰苦5、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间接地语言概括。 幼时得书之难 成年求师叩问之难 . 求学旅途之艰 求学生活之苦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好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比,反衬宋濂求学生活之艰苦,同事也突出宋濂求学信念之坚定。8、本文的主人公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请用自己的话概

11、括宋濂的读书动力。 以读书为乐(活:有极强的求知欲望)。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咄(du),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用了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10、“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或体会。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抓住一个要点,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11、结合课文说说

12、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12、“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操。13、你觉得“先达”弟字“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我的看法示例一: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示例二: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

13、,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4、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动性;学习要勤奋刻苦;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困难。 15、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是自己学有所成。16、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名人名言和示例。诗

14、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名人名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悬梁刺股)。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借光读书。晋朝,车胤(y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囊萤映雪)。(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十湖心亭看雪复习要点.一、原文、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15、注意课本中书写,拼音打不出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时,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见到的影

16、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二、文学常识积累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朝代)山阴(籍贯)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17、,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三、生字读音。更(gng)定拥毳(cu)衣崇祯(zhn)雾凇(sng)沆砀(hng)(dng)余舟一芥(ji)铺毡(zhn)对坐余挐(n)一小船喃喃nn四、重点字词解释。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3、挐一小船【挐】:撑船。4、用毳衣炉火毳cu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细毛。5、雾松sng沆hng砀dn: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雾淞,雾气和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7、(11)惟长堤一痕惟:只。8、芥ji:小草。引申为细

18、微的事物。这里指船。9、铺毡对坐坐:相对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白:指酒杯。12、客此客:客居。13、及下船及:等到。14、喃喃nn:小声地不断念叨。五、通假字。挐一小船【挐】:通:“桡”撑船。六、一词多义。1:上下一白。 一 :全长堤一痕。一: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2、是日更(gng)定。更: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还3、是日更定。 是: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是: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七、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 今义:剩余,多余。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义:

19、酒杯。 今义:白色八、词类活用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此:在此地客居2、与余舟一芥一芥 :像小草一样微小九、课文理解(一)文章结构,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第二段,主要描绘西湖雪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出了雪景神采。第三段,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第四段,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二)中心思想: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三)写作方法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白描手法)。,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

20、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2、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十、理解性默写、内容填空、填空题。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以舟子的喃喃之

21、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文章的文眼是:痴。作者写“雪”是按什么顺序?由面到点十一、理解探究开放性试题1、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2、 文中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3、 、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答: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

22、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4、“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一个“强”字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一个“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5 、文章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为何要写遇人喝酒的情景呢?作者写此内容有何作用?答:(1)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在作者心中,湖中的雪景固然令人陶醉,令人回忆,但画面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和巧遇知音的思想情怀更令人难忘。(2)这样写既突出了雪景,又突出了情真,令人栩栩如生。6、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拿、拥、往、看“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

23、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和超然脱俗的性格。7、 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8、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试加以分析。答: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抓住事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和神。9、文章在写景的同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要点:委婉地传达出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作者写作本文是,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任

24、然用明朝的年号)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念和感伤的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慨叹。10、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写出几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11、西湖美景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请写出几句写西湖的诗词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12、比较柳宗元的江雪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在描写方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了白描手法,勾勒写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认得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在表达感情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从诗“独钓寒江雪”和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子,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