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2827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七年级(上) 期中地理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是个圆,纬线是个半圆 B经线一定比任何一条纬线长 C所有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相交 D任何一条经线均可把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四季变化 B极昼与极夜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时差 3地图上表示中国与蒙古的分界线的图例符号是( ) A B C D 4我国首都北京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中纬

2、度 C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5当太阳的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且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 A夏至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春分日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早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据此回答68题 6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正值南半球的_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呼和浩特市( ) A昼变长,夜变短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9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南行,

3、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将会出现的情况时( ) A甲乙两人均可以回到出发点 B甲能回到出发点,乙不能 C甲乙两人均不可能回到出发点 D乙能回到出发点,甲不能 10下列比例尺的地图中,若图幅相同,则表示范围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B1:800 C八千万分之一 D1:8000000 11一艘船从A地(30N,40W)出发,到达与A地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地进行考察,则B地的经度是( ) A40E B140W C40W D140E 12某人面北而立,左侧为东半球,右侧为西半球,前面为热带地区,后面为温带地区,对此人所在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23.5N,2

4、0W B23.5S,160E C23.5S,20W D0E ,160 1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次阳光直射,该井所在的纬度为( ) A30N B23.5S C23.5N D66.5S 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半球为东半球,据图回答1416题 14A地的经度为( ) A0 B170W C20W D10E 15此时,M地的地方时为( ) A6时 B18时 C12时 D0时 16这一天,下列城市昼最长的是( ) A漠河(53N) B北京(40N) C广州(23N) D武汉(30N) 17在一幅地图中,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6cm,实地距离为23千米,则该图的比例

5、尺为( ) A1:500000 B1:200000 C1:5000000 D1:2000000 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向西流 B自西向东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19甲地的地形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20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21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22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中正确的一组是(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欧洲、非洲、北美洲 2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6、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4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25下列有关海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于南半球 B南半球海洋面积多于陆地 C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多于海洋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点的地理坐标: D点经度 ,纬度 (2)从南北半球来看,B点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C点位于 半球 (3)A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C点属于 (高、中、低)纬度地区 (4)A、

7、B、C三点中纬线圈最长的是 27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单位为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距为 米与图中最高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A、B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C、D两地易形成河流的是 (3)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原因是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在 ,南极圈及其以南有 现象 (2)此时,B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该天过后,A点的白天将变 (长或短) (3)C、D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29读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洲的名称:丙 (2)甲与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甲与丁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3)图中

8、所示大洲没有热带分布的是 (填大洲名称) (4)乙大洲东临 洋 (5)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填代码)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是个圆,纬线是个半圆 B经线一定比任何一条纬线长 C所有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相交 D任何一条经线均可把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

9、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解: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圆圈,故A错误; 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有的纬线比经线长,有的纬线比经线短,故B错误;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故C正确;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把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四季变化 B极昼与极夜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时差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10、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四季变化、极昼与极夜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时差是自转 运动形成的 故选:D 3地图上表示中国与蒙古的分界线的图例符号是( ) A B C D 【考点】图例和注记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 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解:读图可知,A图例所示的是国界,B图例所示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界线,C图例所示的是地区界线,D图例所示的是洲界;中国与蒙古的分界线属于国家之间的

11、界线,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我国首都北京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东半球,2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 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E,40N可知,北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北京

12、的经纬度116 中纬度依据题意 故选:A 5当太阳的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且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 A夏至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春分日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 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 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后太

13、阳的直射点向北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向南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根据题意 故选:D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早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据此回答68题 6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

14、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10月17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故B正确 故选:B 7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正值南半球的_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解答】解:10月17日是北半球的秋季,此时南半球是春季 故选:A 8神舟十

15、一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呼和浩特市( ) A昼变长,夜变短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解答】解: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的冬至 10月17日地球运行在秋分和

16、冬至之间,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9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将会出现的情况时( ) A甲乙两人均可以回到出发点 B甲能回到出发点,乙不能 C甲乙两人均不可能回到出发点 D乙能回到出发点,甲不能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解答】解:甲乙二人同时从赤道出发,甲向南行,甲到达南极点后,四周都是北方,如果 不改变方向,则回不到原点,而乙则可以沿纬线回到原点根据题意 故选:D 10下列比例尺

17、的地图中,若图幅相同,则表示范围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B1:800 C八千万分之一 D1:8000000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大小比较时,比例尺不是数字式的应先化成数字式再比较大小四个比例尺为:A是1/8000000,B是1/800,C是1/80000000,D是1/8000000,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

18、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得知,1/80000000比例尺最小,表示范围最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1一艘船从A地(30N,40W)出发,到达与A地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地进行考察,则B地的经度是( ) A40E B140W C40W D140E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

19、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经线圈的特点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已知A地 W,可判定,B地的经度是140E 的经度是40 故选:D 12某人面北而立,左侧为东半球,右侧为西半球,前面为热带地区,后面为温带地区,对此人所在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23.5N,20W B23.5S,160E C23.5S,20W D0E ,160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何一

20、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以西为东半球,20 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围是23.5 E上;前面为【解答】解:某人面北而立,左侧为东半球,右侧为西半球的点位于经线160 S)上;由此可知,此人所在的位置是热带地区,后面为温带地区的点位于南回归线(23.5 23.5S,160E 故选:B 1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次阳光直射,该井所在的纬度为( ) A30N B23.5S C23.5N D66.5S 【

21、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 【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23.5纬线)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根据题意 故选:C 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半球为东半球,据图回答141

22、6题 14A地的经度为( ) A0 B170W C20W D10E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题干可知,图

23、示为东半球,位于东半球,20 20W0160E,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E ,由此可判定,图中A点的经度为10故选:D 15此时,M地的地方时为( ) A6时 B18时 C12时 D0时 【考点】区时的推算 【分析】读图可得,M地位于赤道上,该地区一年中都是昼夜平分的,M地处于昼半球与夜半球的交界处,该地是下午的6时即18时 【解答】解:读图可得,M地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故该地的地方时应该是18时 故选:B 16这一天,下列城市昼最长的是( ) A漠河(53N

24、) B北京(40N) C广州(23N) D武汉(30N)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我国,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越长;提干中的四个选

25、项,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7在一幅地图中,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6cm,实地距离为23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500000 B1:200000 C1:5000000 D1:2000000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该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4.6厘米23千米=4.6/2300000=1/500000 故选:A 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向西流 B自西向东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

26、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在一般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判方向 【解答】解: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结合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流 故选:C 19甲地的地形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考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

27、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解答】解:读图可知: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比较平坦,最有可能是平原 故选:C 20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

28、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考点】洲界线 【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 【解答】解: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故选:D 21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

29、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故选:B 22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中正确的一组是(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欧洲、非洲、北美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 【解答】解: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故B正确 故选:B 2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考点】七

30、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七大洲中按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 故选:D 24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分析】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解答 【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5下列有关海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在

31、北半球,海洋多分布于南半球 B南半球海洋面积多于陆地 C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多于海洋 【考点】海陆分布概况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解答】解: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南半球海洋面积多于陆地,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故B正确,不符合题 意; 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将地球分为水

32、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点的地理坐标: D点经度 (2)从南北半球来看,B点位于 北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C点位于 东 半球 (3)A点位于五带中的 北寒 带;C点属于 低 (高、中、低)纬度地区 (4)A、B、C三点中纬线圈最长的是 C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

33、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W,20S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D点的地理坐标为140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判定,从南北半球来看,B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C点位于东半球 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

34、.5N,北寒带的(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N90N,S66.5S,S纬度范围是66.5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 S0306090纬度划分,30为低纬度地区,60为中纬度地区,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A点位于五带中的北寒带;C点属于低纬度地区 (4)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由此可判定,A、B、C三点中纬线圈最长的是C W;20S;故答案为:(1)140(2)北;东;(3)北寒;低;(4)C 27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单位为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与图中

35、最高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600700 米 (2)A、B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A ;C、D两地易形成河流的是 D (3)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甲 ,原因是 甲线路处比乙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地海拔高度为200米,图中最高山峰的

36、海拔高度为800米9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米200米=600700米 (2)A、B两地中,A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为陡崖,这里适合攀岩运动;C、D两地种,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3)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甲线路处比乙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 故答案为: (1)100;600700; (2)A; D; (3)甲;甲线路处比乙线路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冬至日 节气,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 ,南极圈及其以南有 极昼 现象 (2)此时,B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等长 该天过后,A点的白天将变 长

37、(长或短) (3)C、D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C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1)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现象 (2)B点位于赤道上,该点昼短

38、等长冬至日过后,A点的白天将变长,该点位于北半球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故C、D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C 故答案为:(1)冬至日;南回归线;极昼; (2)昼夜等长;长;(3)C 29读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洲的名称:丙 欧洲 (2)甲与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甲与丁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3)图中所示大洲没有热带分布的是 欧洲 (填大洲名称) (4)乙大洲东临 印度 洋 (5)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甲 (填代码)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

39、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大洲轮廓,图中甲为亚洲,乙为非洲;丙为欧洲,丁为北美洲 (2)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3)图中所示大洲没有热带分布的是欧洲,其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北寒带 (4)乙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5)图中四大洲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是甲亚洲 故答案为:(1)欧洲;(2)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3)欧洲;(4)印度;(5)甲 2017年1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