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减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3244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的加减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以内的加减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的加减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在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这部分知识时,原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出示36+8=44后,问:“这个4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先让学生自己想,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在我班教学时,学生中产生了很多种算法:(1)用计数器算;(2)列竖式算;(3)从36起连加8个1;(4)把36看成40,40+8=48,48-4=44;(5)把36中的6和8里的4凑成10,左边变成40,40+4=44;(6)把右边的8和左边的2凑成10,左边变成34,34+10=44;(7)把8看成10,36+10=46,46-2=44;(8)6+8=14,30+14=44

2、;(9)摆小棒算教师在学生说不同算法时适当点拨竖式的计算方法,与以前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满十进一。 不过,在上课的前一天见这里的学生时,我出了一道12+13这样的不进位加法题,看看他们平时是怎么算的,结果全班竟然只有两种算法:即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和列竖式计算。我想,也许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太深了,所以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策略。上课时,这个班级的学生果然没有说出其他更多的算法。所以,我只能牵一牵,放一放,努力去适合学生了。 另外,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平日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摆小棒的训练等。 还有,我觉得本课中用30

3、元钱能够买哪些东西这个设计很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如果这个环节只让孩子们凭空想像着买东西,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还不太丰富,所以不如设计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脑图画,让他们感到更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如果在通过摆小棒讲清竖式的算理之后,再回过头来对照着黑板上的竖式一一对应地讲一下,效果会更好一些。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即使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因为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水平来说,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

4、件.园)中,学生对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理解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准确的对长度单位实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自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实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升。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例如:理解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

5、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点;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准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点,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点。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

6、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点时,因为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实行观察比较,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实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