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范式说明).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3971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范式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范式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范式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范式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范式说明).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理解性教学资源库”【每章】知识结构将一章知识使用概括、总结、归类等方法,将知识的重、难点及相互关系实行梳理与构建。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依据课标(2011)说明制定,将一章学习内容分析设定不同等级的学习水平,便于掌控和监测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一章 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学习水平学习内容ABCD能实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发展科学探究水平初步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行实验、搜集证据能够通过探究得出实验结论以及解释、反思评价、表达交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理解物质的三态及

2、其转换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掌握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说明,学习水平分为A、B、C、D四个等级:A:识记了解、理解、感知、初步体会、初步学会B:理解说明、表达解释、懂得、领会C:再现性情景应用掌握、会用、归纳等D:生成性的情境应用会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总结评价等教学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依据近4年常州市化学中考题结合中考考试说明制定,将一章教学内容可能考查的题型与学习水平设定,便于分析知识点和考点结合的考查要求。第一章 教学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题型 评价要求教学内容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计算题实验题材料题能实行药品的取用

3、、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AC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AC发展科学探究水平D初步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行实验、搜集证据D能够通过探究得出实验结论以及解释、反思评价、表达交流D能说出空气的成分,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AA初步学会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CD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A掌握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AA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AA说明,每种题型的评价要求分为A、B、C、D四个等级:A:基础识记;B:提升理解;C:简单应用;D:复杂应用单元达标检测单元检测分值100分,题型题量

4、与中考卷相近,实行适当分层题编制,85%为基础达成部分,每人都做;15%为分层题,用于提优补差针对性选择。(附:第一章单元检测)【每节】课标分析考题分析教材分析三者分析可结合一体,也可单列。旨在将课标、教材与中考命题三合一,教学的目标、评价及反馈对应融合一起,组内教学研讨统一,夯实基础目标性针对性强。(附:第一章课标教材考题分析)学情分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对学生承上启下的学情状况及水平要求,一节内容可能分多课时教学,罗列课时分步及教学重难点,并提出简单的教学设计。第一章1.4教材分析以及教学设计建议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化学研究的内容、会初步区分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在物理课上,学生已经学

5、会分析一定空间内气压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空气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种混合物。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对压强的分析联系紧密。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能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和分析水平,并顺利的导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再进一步,第二章,学生将逐一学习空气中的成分气体,在这个节也是一个小小的铺垫。这个课时的重难点在于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这个实验的装置分析、操作分析以及误差分析。尤其是误差分析,在该实验中会有很多因素造成实验最终的结果误差,如何抓住这些误差的本质,找到导致误差的可能原因,也就成为能够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关键。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而空气成分的发现不过两百多年。所以,探究空气组成时,

6、建议以培养学生实验前先思考的水平为重。先把这个学生极为熟悉但从未深入思考的问题提给学生,让他们来思考;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对无法入手的学生铺设问题台阶;对学生设计的其它可行方案安排到课后实验并书面展示结果(方案不一定要绝对准确,即使不能得到1/5的现象,也可以从中分析原因)。另外可以增加空气成分的发现历史故事,使学生体会真实记录、细心严谨的重要性。理解单涵盖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学习过程、课中检测、课后检测。其中检测题都分三个层次:基础题(人人会做),拓展题(培优提高),巩固题(学困补足)。(附:第一章1.4学生理解单)(附:第一章1.4习题)问题单问题单设置于每课时最后,意在让教师记录教学得失中的问题,可从本章或本课时教学资源应用中的错误及改进;课堂相关教学设计与效果的改善;学生运用反馈的问题化归等方面根据我校学生学情、教情特点修正双向细目表等“理解性教学资源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