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鱼我所欲也》.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6624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鱼我所欲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9.《鱼我所欲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9.《鱼我所欲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鱼我所欲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鱼我所欲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9.鱼我所欲也为中心的“ ”、“王道”,是 家派别代表人物。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所恶( )一箪食(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乡为生死而不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故患有所不辟也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二者不可得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此之谓失其本心( )贤者能勿丧耳( )故患有所不辟也( )呼尔而与之( )二、阅读理解。1、第一段文字用鱼比喻 ,用熊掌比喻 ,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 。从而引出本文的论点: 这样使用了 论证的方法,这样导出论点的作用是: 。文中还把 和 实行对比,

2、指出人世间有比 更宝贵的东西,就是 ,这使用了 论证的方法。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 这句话。义“这是否贤者独有?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作者交代这个句的意图是 3、第二段中,作者列举了哪些论据?试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5、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在文章中有何作用?1、 “舍鱼而取熊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 2、“一箪食,一豆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 3、“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 , 作用: 4、文章还运用了 的修辞,既有助于逐层

3、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6、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谈谈你的理解。 三、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臣以王吏之攻宋2、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参考答案:一、1.2.乡通向;从前。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辩通辨;辨别。辟通避;躲避。3.同时占有假使,假如天性、天良遗失、丢掉祸患、突难助词二、1、参考课件。2

4、、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也就是“义”。 不是的,每个人都具备,只是贤者能不丢失“义”这种品格。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看出。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4、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三、1B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