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1)论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8600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1)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1)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1)论文.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年X月X日精品范文-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1)论文 中国制造 世界 工厂 摘要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题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但对世界工厂的定义及判断却语焉不详,本文通过回顾世界工厂的历史变迁,认为世界工厂的定义是量与质的结合,特别是要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认为中国并没有完全意义上成为世界工厂。 关键词世界工厂创新跨国企业 2xx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同年9月份福布斯杂志举办的企业高层会议上说,中国将在21 世纪成为“世界工厂”。于是“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顷刻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我们真的可以乐

2、观地接受这个称号么?为了更好了解世界工厂的定义,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工厂的演进。 从历史上来看,世界工厂历经三次转移,从18世纪30年代起,在英国诞生了纺纱机、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掀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随着英国的机器传入欧洲大陆并与当地的诸多技术革新结合,法、德和美国也相继掀起了产业革命。到1860年前后,英国工业发展达到鼎盛期,国内外贸易迅速扩大,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进入20世纪,全球性制造中心日渐移至美国。随着T型福特汽车、电除尘器、电冰箱、空调等民用产品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面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家电生产国。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

3、上开始经济复兴,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到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转到了日本头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化发展的重点从基础材料型产业向汽车、机械、电子等加工组装型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结构也从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产品向国外出口,转向利用日本高水平制造技术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对外出口。xx年日本机械工业出口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意味着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简单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世界工厂,不能单纯从量的上面来看,还要从质的上面来看。制造业产品不仅要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还要在技术上占有优势。为了便于把握,技术上的优

4、势指的是核心技术的优势,是单个企业所特有的,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R&;D在企业(国家)中的比重来衡量。从全球角度看,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值、品种、档次,还是创新能力,与真正的世界工厂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制造业虽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 25 、日本的1/26 ,德国的1/ 20 。全球最大的500 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 ,日本占29 ,而中国真正的制造业企业还没有一家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在产品结构方面,中国制造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产品非常少,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低,以xx年为例,中国研发总支出占GDP的

5、比重和知识创新人员投入”两项指标在世界的排名分别为第39位和49位。表一显示中国大中型企业R&;D支出以及与购买外国技术支出的比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xx年xx年,中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一直高于50,个别年份超过60。 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可以说已成为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资料China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P148,World Bank xxtitute 对外技术依存度引进国外技术支出/(R&;D支出+使用国内技术支出+引进国外技术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