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42462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现场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分数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分析教材,分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分析教材。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等内容的基础。基于以上的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

2、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思考: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解释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整合教学目标,我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二、分析学情说教法、学法。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

3、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引导探究观察比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学法上我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通过讨论交流,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体验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三、说教学过程。课标指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达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四)、交流收获,回顾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上课伊始,我首先呈现教材中的两个情境,通

4、过情境中的问题的唤醒了学生的旧知,衔接了三年级分数的认识,引出了分数的产生,并自然地导出新课。(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又设计四个层次的教学:1、表示1个物体的。2、表示多个物体的。3、认识单位“1”,抽象分数的意义。4、认识分数单位。 1、表示1个物体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对分数有过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这里我首先出示分数,并呈现问题“你能表示出吗?”之后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条1米线段的。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根据他们的汇报,我将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出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又一次唤醒学生的旧知,也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2、表示多个

5、物体的。 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于是我呈现新的问题:你会表示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学生思考并动手在学习材料上分一分、涂一涂。操作完毕后,指名汇报做法。有的孩子说“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有的孩子说“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1个苹果,就是这个整体的”。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加以规范: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就用圈把它圈起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然后,我进一步提问:如果表示8个苹果的,你会吗?12个苹果呢?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很快就能在学习材料中表示出8个苹果和12个苹果的

6、。这里,我重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3、认识单位“1”,抽象分数的意义。 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对比:比较两次表示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先和同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两次表示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但第一次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成一个整体,第二次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学生的反馈指出:在数学上,这个整体可以用单位“1” 来表示,并强调了这个“1”与自然数“1”的区别。学生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亲自去发现、探究,去体会和理解单位“1”的含义。之后,我又让学生结合经验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看做单位“1”。有的孩子说:我们学校的

7、全体同学可以看做单位“1”;有的孩子说:一箱饮料可以看做单位“1”;有的孩子说:一本数学书可以看做单位“1”就这样,孩子们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这也使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在认识了单位“1”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刚才几个的含义,学生一边说,我一边引导他们逐步规范描述。然后,我又出示了几个分数让孩子们脱开情境描述分数表示的意义,进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使本节课的又一难点得以突破。4、认识分数单位。为了检验学生对刚才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我出

8、示了课本的“做一做”。完成填空后,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每一个分数以及每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表示的含义,进而引导他们发现:分数的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分数单位,有了分数意义的铺垫,分数单位的概念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能快速说“做一做”中四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组练习。一是看图填空,结合实际说说分数的意义,利用这个练习,再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分糖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一个个情趣高涨,思维活了,反应也快了,用自己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同伴相互切磋、交流,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并收获了成功的体验。(四)、交流收获,回顾新知。课的最后,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说说在这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什么地方留有最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还有疑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收获,在收获中快乐。四、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表现手段,本节课的板书,图文结合,形象具体,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最后,我想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