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43848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选择设计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郑 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区位的含义和农业地域的概念。2.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示意图、地理图片、生活实例分析归纳结论的技能。2.运用所学原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合理评价农业区位选择。(三)德育目标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重点】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自制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一

2、)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什么是农业?你知道我们上饶街上卖的甘蔗来自哪儿?甘蔗属于热带农作物,上饶为什么可以种甘蔗?(学生讨论回答。)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由于生物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又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地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究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的形成,本节我们共同探讨。(二)教授新课1.提问:观察、对比图3.1和图3.2,思考两地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

3、么?(提示:从两地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思考。)学生观察、讨论,教师点拨。2.再观察我国“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两幅图,请说明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绝对区位(即不同农业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相对区位(即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3.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动画展示。4.教师提供“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相关图片、资料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1)农业区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你知道为什么晏子使楚中说: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气候)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大米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儿居民的主食,你知道水稻喜欢什么样的气候吗?(引导学生读下列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训练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回答: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它生长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教师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查找有关的地名,平时注意多积累,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拓展思考: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看,我国南方和北方相比哪里更合适种植水稻,为什么?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农作物的需水量(2)地形、土壤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读图3.7,让学生分析我国江

5、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的丘陵地区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江南丘陵的红壤是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的种植。(3)政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副食品农业产生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民甘于去种粮食呢?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国家的政策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4)交通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

6、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请问是为什么?学生讨论:由于大棚农业的发展,现在有了“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南方蔬菜可以及时运到北方;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等。教师点拨: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分析农业区位时,不能死背教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思考地中海气候区农业产品种类以及消费地有何变化?当地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类如何改造其不利的自然因素?比较法国和西班牙两国主要的农业区位差异,为了有

7、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你能给他们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承转:一个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单一影响的,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当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于一定的地域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就称农业地域。5.阅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的案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条件。(1)什么是混合农业?展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示意图。(2)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在哪儿?从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3)澳大利亚为什么坚持“

8、土草畜市场”混合农业模式?动画展示下面联系的图表。澳大利亚“土草畜市”混合农业模式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回归教科书知识: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三)布置作业调查南京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举例说明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板书设计】【教后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教学设计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及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的作用来设计的,紧扣教材,尤其是教材活动和案例展开问题的研究,课件提供图片、资料,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去探索、思考,教师抓住适当的时机巧妙点拨,师生互动,强调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观念。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综合,重视对各种类型图,包括统计图、景观图、分布图、联系图、示意图等的读图指导,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方法,如:图文转换、比较、联系等。另外,教学中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最后的作业布置也不是让学生仅仅完成几道题目,而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地理学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身边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