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陈涉世家(7).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45290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陈涉世家(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陈涉世家(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陈涉世家(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陈涉世家(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陈涉世家(7).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 教学目的: 一、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水平。教学要点: 一、了解作者和史记二、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方法: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作者司马迁, 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

2、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 526, 500字。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极大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课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说明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教学中,能够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

3、边掌握字音;也能够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有些字的读音,不可能一下子记住,在下边的教学中,随时复习。 2试译课文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说明 学生分小组疏通大意,教师多给一些时间。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一些学生的疑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仅仅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三。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温习课文。 教师出示卡片,或利用投影(小黑板)出示练习一第1题所列的语句,请学生读出句中停顿,并说说句意。 (l)发间左谪戍渔阳900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

4、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绚蕲以东 第2题。读下边三组句中A、B两句,注意读出语气(略去句后的标点)。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等死,死国可乎 A 嗟乎,燕雀安知鸿韵之志哉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A.此教我先威众耳 B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听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要求:听读时,想每句话的大意,想上节课有问题的语句现在明白了没有;准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二

5、人小组,讨论课后练习二,填空。(l)起义的导火线是_。(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_;_。(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_。_。(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4)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集体讨论填室内容。三、了解古今词义的不同。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题为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写上如下样子:涉水时(年轻)亦死(逃亡)令吴广(暗地)中停停语(处处)(将军身披坚执锐(自己、亲自)要求:为每组配上一句现代汉语,每句中要用上加点词,然后在句后括号内,注明现代汉语的意思。四、复述课文的内容。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