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54164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璧山《乡土中国》教学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 璧山中学语文创新基地 璧山中学高一语文组一、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背景整本书阅读教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有限的课时”与“无限的阅读任务”的矛盾。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第一个任务群,给定的课时是18节。部编语文必修(上)和必修(下)将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分别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安排在教材里,以后也许还会在选择性必修中增加其他一些大部头名著。有限的课时与无限的阅读任务自然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一线老师几乎普遍的困惑是:这么点时间,我们怎么教学。从目前很多地方举行的各种研讨会来看,几乎都是一群专家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等做了高屋建瓴的阐释,然后是一节节观摩课。

2、这些专家理论不可谓不高妙,各种观摩课不可谓不精彩纷呈,与会者也无不群情激奋;因为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回到学校,拿着教材,又一脸茫然:怎么用18个课时完成两本书的教学任务?原因何在,专家的报告,没有告诉老师解决课时与任务的矛盾,名师的观摩课更多是一整本书选其一点的秀技,同样没有告诉一线老师如何解决课时与阅读任务的矛盾。我们认为,整本书阅读的主战场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余;而课堂教学不是用来解读文本或者带领学生读书的,而是用来示范、指导(管理)和评价。学生课余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其次,乡土中国安排在一个单元里,但却不能如其他单元一样集中教学,而是应该分散

3、整个学期教学中。其三,根据课标18个课时安排,可以考虑用6个课时用于乡土中国的教学(红楼梦12课时)。 鉴于以上的考虑,我们制定了一个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案。二、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 廖万华 吴平成员: 高 飞 曾佑兵 张国敬 巫正鸿教学指导: 董小玉 钱金涛 皮恒明 熊少华 李安全学术团队:整本书阅读任务书编委会三、教学安排 璧山中学乡土中国教学课程表课 型课时序号示范时间示范执教者参与实验者各班教学时间导读激趣课第1节5月12日王巧灵各班老师5.13-5.18批读指导课第2节5月12日王巧灵各班老师5.14-5.24学生批读展示活动课第3节6月23日谢若冰各班老师6.23-6.29

4、专题研读指导课第4节6月23日汪 飞各班老师6.24-6.29学生专题展示活动课第5节9月9日曾佑琳各班老师9.10-9.15测评总结课第6节1月13日程丽华 叶语各班老师10.14-10.20第一阶段 5.12-5.18 课堂类型:导读激趣课说明:导读,就是阅读激趣和导航。激趣,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而亲近文本。基于学生对所读书目缺乏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一种畏惧和拒绝心理,精心准备一节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的良好开端。比如,乡土中国一书不要说中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一本什么书,就连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没有读过。所以,就需要一个节导读课,告诉学生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要阅读(文本的价值和现代价值),怎么读(帮

5、助学生制定阅读规划)。对这些要素的导读,希望尽量体现其一定的趣味性,激愤学生的读书欲望,自觉走近文本从而走近文本。第二阶段 5.14-5.24.课堂类型:批读示范课说明:从教学功能看,批读课不等于平时的文本解读课,因为只有一节课,不管解读了多少文本,都是极为有限的,有限的课时决不容许带着学生依次解读文本。批读课是为学生自己能解读所有文本做示范,将老师批读(精读)的过程,用课堂这个平台展示给学生;从方法看,批读课,就是选择整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做批读示范,分别教给学生学术论著和文学类著作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够课后自主地阅读其他各个章节,化整为零地完成整本书的精读任务,然后让学生

6、开展课余批读实践。批读课后,给学生4-5周时间,严格要求学生按批读示范课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批读全书各个章节。在这4-5周的时间中,教师指导学生课余进行整本书逐一批读(精读),完成整本书的通读任务。在这个阶段,老师不能放羊,而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了解学生阅读中的困惑,或者指导,或者答疑,或者介绍学生的阅读经验等。鉴于学生读书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阅读困难,要求学生购买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书。这本“任务书”设置了“导读”“批读”“专题研读”和“测评”四个板块,给学生课余自主读书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在各个课型教学后,去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第三阶段 6.23-6.29 课堂类型:学生

7、批读成果展示分享课 说明:通过老师对学生课余读书把握情况,当时机成熟,就进入学生展示交流分享环节。学生利用课堂交流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他们通读的经验成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质疑和解惑。组织这样的课堂活动,有三个作用:(1)能够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2)上台展示分享,学生会有读书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3)可以通过分享别人的阅读成果,来弥补自己在阅读中没有体会到的阅读缺漏。学生会因为课堂的交流和分享,去再读文本,更上一个台阶。这节课教师主要任务是组织、倾听、指导和评价。第四阶段 6.24-6.29 课堂类型:专题研读指导课当学生批读(精读)成果分享后,就算完成了整本书的通

8、读任务,新课标第一个任务群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从字面看,通读是基本,在通读基础上,还需要深读,需要研讨。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指导学生学会专题研读;如果说批读环节是横向的,那么,专题研读就是纵向的,这是深入阅读的重要一步。每个专题研读指导,完成三个任务任务一:确定专题。专题的选定,一般本着有疑、有趣、有用的“三有”原则,才具有研讨价值,正因为有疑,才会去深入探讨,解决自己的疑惑;或者有趣,才激发研讨兴趣;或者觉得有现代价值,才有实效性和现实性。比如,乡土中国的专题选定参考:(1)中国传统社会的礼制与法治;(2)从“差序格局”看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特征;(3)传统社会“同意权力”与现代“

9、民主社会”的异同 (4)“从“差序格局”看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特征”任务二:如何开展专题研读第一步,界定阅读范围,筛选信息所谓专题,就是集中专注某一现象或者人物,进行深入的探究,选好了专题研究对象,就需要在相应阅读章节中去筛选相关信息,为研讨做准备。比如,研读乡土中国“从“差序格局”看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特征”,就要围绕“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然后梳理相关章节有关人际关系的信息,进行分析。第二步,这是专题研读的主体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传递研读方法的示范。这个环节是对筛选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析和探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从差序格局看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特征”,在第一步信息梳理基础上,可以整

10、合对比如下图,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任务三:将研究成果物化成学术论文1.对深入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拟出物化成果的提纲,完成物化成果学术论文(文学评论)。2.教师介绍学术论文(文学评论)的基本格式,出示一篇类似的学术论文(文学评论),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撰写论文做准备。 3.布置任务:本着“三有”原则自由组成专题研究小组,选择相应的专题,课余进行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讨,建议形成小论文为专题研讨展示活动做准备。教师关注各个组研读活动情况,像批读阶段一样加强研读管理。第五阶段 9.9.-9.15. 课堂类型:学生研读成果展示分享课 与第三课时一样,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向同学们展示分享研读成果。根据研究阶段的

11、分工,小组每个同学介绍分享自己在研读活动中做了哪些研究事项,同时也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和答辩。 这也是整本书阅读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通过学生成果的展示,可以检验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成效。 教师的任务仍然是组织、指导、评价,也可以担任答辩主席。第六阶段 10.14-10.20. 测评总结提升课(期末考试前)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促读的一种手段,而且通过一定的测试,也是对整本书阅读教和学的一个检验,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应该轻测而重评,通过对测试的评讲,来观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这节课更多是根据测评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力求由读懂读厚,到读薄读活。如何命制检测题,也是值得研究的,建议参照近几年北京高考试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