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55014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理念也要求求新求变,对语文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评价观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在知识能力方面(语文能力和教学能力),在人文素养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关键字: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师;转换观念Abstract: Development of Reform of new Chinese course requires course ideas, newer and to change for Chinese courses goals view, course con

2、tent view, course appraise view, this three aspects require a profound innovation, which requires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n the knowledge capacity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eaching ability), in humane accomplishment carry on the profound changes. Chinese teacher must change hi

3、s idea.KeyWords: New course ideas, the change of Chinese Teachers idea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学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诸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当前,伴随着全球教育的改革,我国也颁布了新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贯彻实施的关键,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转变观念。 教育教学中教师与课程的关系一课程为教师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一)课程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体现在学校的课程中,而教师的教学必须以这些课程目标为依据,深入钻研课程标准

4、和教材,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二)课程制约着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课程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为教师的教学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的体系和进度等,使教师具体教学活动的内容尺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标准。(三)课程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依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设计的侧重点也不同。二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决策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任何好的课程方案,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以往人们将课程的执行者,看作课程发展过程中的被动角色,似乎他们只有听命于课程制定者的义

5、务,而没有创造性地进行课程改革的权利。其实,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 从上面我们可看出教师与课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课程,教师就缺少了教学设计的依据;没有教师,任何好的课程方案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具备如下创新精神。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创新精神 一课程目标观的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观”与“能力观”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下,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中的语文知识,而且要学习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学生

6、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而且要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语文学习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到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去锻炼,学生所得到的结论并不重要,他们获得的探究体验才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而学习方法主要是语文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关注过程,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是要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变“知之”为“好之”,变“好之”为“乐之”,端正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

7、情操,自觉的审美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人生。二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新:这次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打破了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过于封闭的弊端。(一)教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从而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成长的精神养料。(二)课程内容的安排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优化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三)课程内容富有开放性和弹性,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简言之,新教材的课程内容更丰富多样

8、,充满个性与活力,体现了语文课程建设上浓郁的人本意识。三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就评价维度而言,新的课程评价观从单纯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点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最终指向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全面评价,结束了过去仅以“分数高低”为标准的畸形评价。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能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评价主体而言,新的课程评价观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者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这就使课程评价的角色重心发生横向转移,突出了学生个体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所必须珍视的主体地位。课程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语文教

9、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只有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形式才能改变。二语文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的创新,对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包括不同的评价维度,评价主体的转换,要求语文教师有更好的人文素养,从精神情感上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转换教学观念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在教育理念方面 教师,作为教

10、学活动中的主要参加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教育理念是教师教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教师职业的理性素养,它是教师的教育素质的动力和定向系统,具有导向和规范功能。语文新课程理念推出后,语文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解读,解读之后又应如何形成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是其观念转换的关键。 (一)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诸多要素中的根本,处于核心地位,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要素存在和运转。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它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理念的,它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

11、和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认真学好语言,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而且要加强人文性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感悟到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中吸取人生教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观,开放灵活地运用新教材,挖掘自身创新的潜力。新课改中的新教材综合性大,给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教师应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中,新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转向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

1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教与学互动的效果。 二在知识能力方面 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包括语文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创新,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形式。 (一)语文能力:语文教学中,语文能力一般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知识观和能力观,这就打破了过去语文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

13、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这就对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厚实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二)教学能力: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需具备的教学能力包括语文课程的开发设计能力,语文课程的课堂施教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的开发设计能力: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语文教师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

14、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语文教师应由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的开发设计中,首先要具备遴选、鉴别的能力: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其次要具备组合、交融的能力:第一,对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第三,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

15、点,等等。最后要具备协调、沟通的能力:教师要与社会、家庭、其他学科教师以及文化场所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者。 、语文课程的课堂施教能力: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环境,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呢? (1)变单一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既有师生间的合作,也有生生间的合作。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疑点理解之时,也可在学生就课外阅读,社会

16、实践之后的谈收获谈体会时进行。合作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及学生所关注的侧重点,理解程度的不一样分别进行教学。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2)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的语言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实践“听说读写”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同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亲自去调查、了解、研究,去

17、体验知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形成语文能力。 (3)变讲授教学为活动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来说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活动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是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实现活动教学化。具体到一堂课,就是以活动的理念,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若干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有序有效地进行学生的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实现教学的高效多益。 、科学研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而且对此不

18、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应转变观念,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终身学习能力: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应当不断学习掌握广博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人文素养方面 新课改中语文课程评价观的

19、创新,不同的评价维度,不同的评价主体,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从精神情感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扮演的是“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新课改要求教师能进行角色互换,通过扮演学生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达到和谐融洽的状态,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从而彻底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请蹲下来和他交谈。只有蹲下来,你才会看到和他们所看到一样的天空;只有蹲下来,你们的心才会贴得更近。教师

20、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喜同悲,与学生共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得平等,主动参与的意识,获得理解、支持、帮助、鼓动的同时,和教师一道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取更多的快乐。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在转换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新的语文教材增添了许多新内容,灵活性加强,对语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依然沿袭老的一套。新教材,老教法,根本上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怎能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体味其

21、精髓。二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只图课堂气氛,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在语文课堂上,不论课文是小说,诗歌还是说明文,议论文,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课文,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涉及;有时教师不分青红皂白,搞“合作学习”,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拿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其实是一盘散沙。三教师对课堂评价的片面性。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于是有的教师便将“课堂评价”变为“课堂夸奖”,“表扬漫天飞”,甚至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也不明确指出。事实上,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随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

22、鼓励和导向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养成自满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语文教师在其观念转换的实践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误解、偏差和困惑。出现误解、偏差和困惑并不奇怪,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审视它,怎样去对待它,怎样去解决它。 总之,在新的教学改革大潮中,语文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积极地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扎实稳定地去学习,去开发创新,最终才能成功地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应时代的需要,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的课改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钱威、徐越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00年6月第二版,第366页2肖川主编教师:与新课程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102页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5页4王义堂主编新课程教学程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45页5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第31页6王树堂、田保军、王硕旺主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25页7李芒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46页8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二版,第82页 -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