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练习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56130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练习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等高线练习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等高线练习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等高线练习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高线练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练习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地图与地球练习 2014.11月一、单项选择题读右图,回答12题。1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517题。3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甲、丁4沿ab剖面相对高度可能为()A99米 B149米C199米 D264米5图中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难度最大的是()A跨过河谷.架桥困难B穿越陡崖.起伏太大C地形复杂.地基不稳D地势高峻,能见度低结合甲、乙两幅图,回答67题。6.两幅图相比较()A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 B甲图比例尺

2、小于乙图C两图比例尺相同 D两图所示地区范围相同7下列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 B地之间距离比地之间距离长C四地均位于我国季风区 D乙图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810题。8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A1200米H1500米3T4.8 B1000米H1300米3T4.8C1500米H1800米6T7.8 D1200米H1500米6T7.89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A500米200米B50米150米 C500米100米D50

3、米100米10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A 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1112题。1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 B. C. D.1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250 B.100350 C.500250 D.500350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为当地的气象观测点,N处为某旅游公司欲修建的一栋观景楼,MN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读图完成1314题:13为了使气象观测点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阳光照射

4、,修建的观景楼最大高度约为( )A20米 B30米C40米 D50米14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正确说法是( )A该地区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B威胁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C该地区河流流量平稳,利于航行D流经该地区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15读等高线图回答: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中,坡度最大的是AB C D16.(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_(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米,若两地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千米。(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4)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5)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250米的水库大坝,请在图中用“”

5、画出最佳坝址的位置。在图中用虚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6)有AC、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_线。理由是_(7)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最好,理由是_。(8)若B、D两地(B、D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山顶到B大约需要_分钟。1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对下图中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源于D处的小河。(2)甲、乙两地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_米,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沿甲乙连线的地形剖面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米。(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

6、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何处_。理由是_,_,_,_。19.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比例尺是12000000,请据图回答。(16分)(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2)请分别说明甲、乙两处的河流特征。(3) 如果甲区河流特征仍在加剧,可能在乙区存在什么问题?请推理原因。(4) 假如此河夏季常发生洪涝,请说明甲地发生洪涝的原因,并提出甲地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洪涝灾害。(5)判断图中A区地形。并说明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1-5CA DCA 6-10ABACD 11-15ACDDD16(1)鞍部山谷山脊(2)1436(

7、3)1100000(4)由北向南 (5)(6)AC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因为: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8)30分钟17(2)约1500米,剖面图略18 (2)800(3)26.6(4) B,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C为陡崖,地表不稳定,在此修建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19(1)自西向东 (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3)水土流失 原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陡坡垦田;山区开矿,破坏植被 (4) 原因

8、:图示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甲区虽无支流,但上游乙区向下游甲区河道排泄的水量大;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缺少湖泊调节。 措施:加固堤坝;河道截弯取直;建分洪、滞洪区;增强防灾意识,建立洪涝灾害预警机制;等。 (5)A区是洼地 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1-5CA DCA 6-10ABACD 11-15ACDDD16(1)鞍部山谷山脊(2)1436(3)1100000(4)由北向南 (5)(6)AC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因为: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8)30分钟17(2)约1500米,剖

9、面图略18 (2)800(3)26.6(5) B,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C为陡崖,地表不稳定,在此修建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19(1)自西向东 (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3)水土流失 原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陡坡垦田;山区开矿,破坏植被 (4)原因:图示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甲区虽无支流,但上游乙区向下游甲区河道排泄的水量大;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缺少湖泊调节。 措施:加固堤坝;河道截弯取直;建分洪、滞洪区;增强防灾意

10、识,建立洪涝灾害预警机制;等。 (5)A区是洼地 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1-5CA DCA 6-10ABACD 11-15ACDDD16(1)鞍部山谷山脊(2)1436(3)1100000(4)由北向南 (5)(6)AC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因为: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8)30分钟17(2)约1500米,剖面图略18 (2)800(3)26.6(6) B,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C为陡崖,地表不稳定,在此修建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19(1)自西向

11、东 (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3)水土流失 原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陡坡垦田;山区开矿,破坏植被 (4)原因:图示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甲区虽无支流,但上游乙区向下游甲区河道排泄的水量大;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缺少湖泊调节。 措施:加固堤坝;河道截弯取直;建分洪、滞洪区;增强防灾意识,建立洪涝灾害预警机制;等。 (5)A区是洼地 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1-5CA DCA 6-10ABACD 11-15ACDDD16(1)鞍部山谷山脊(2)1436(3)1100000(4)由北

12、向南 (5)(6)AC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因为: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8)30分钟17(2)约1500米,剖面图略18 (2)800(3)26.6(7) B,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C为陡崖,地表不稳定,在此修建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19(1)自西向东 (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3)水土流失 原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陡坡垦田;山区开矿,破坏植被 (4)原因:图示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甲区虽无支流,但上游乙区向下游甲区河道排泄的水量大;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缺少湖泊调节。 措施:加固堤坝;河道截弯取直;建分洪、滞洪区;增强防灾意识,建立洪涝灾害预警机制;等。 (5)A区是洼地 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