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56584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马占勇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42020年舞阳县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参评教学设计课题:秋天的雨 姓 名: 马 占 勇 学 校: 保和乡洼徐逸夫小学 年 级: 三 年 级 学 科: 语 文 电 话: 13353959199 6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 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

2、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教材分析秋天的雨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知识要点1.

3、总分(总)的段落结构。课文的第一、二、三、四自然段,都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第一句话都是个总起句。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其中的一个段落,引导学生去领悟迁移。2.结合重点句子让学生练习说比喻句。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请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练说“ 像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趋于成熟,但抽象思维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课文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挑战。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

4、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教学策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朗读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3唤起情感:

5、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5想象导学: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6、1品读第一自然段。(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3品悟、想象第三自然段内

7、容。(1)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2)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3)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4)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5)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4品悟、想象第四自然段。(1)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2)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

8、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3)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4)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小喜鹊_,小松鼠_,小青蛙_,松柏_,杨柳树叶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四、总结拓展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秋天的雨,是一把_。秋天的雨,有一盒_。秋天的雨,藏着_。秋天的雨,吹起_。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

9、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板书设计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丰收 欢乐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教学反思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的写景美文。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重点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声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教学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节特点导入,然后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词语分组让学生感受新词的层次,在这里我没有在田字格里给学生范写,这是一个关键的失误,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自认读、写字的能

10、力,这一点以后我会多加注意。重点讲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_像_”的句式。在让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能说能写。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说说秋天有那些颜色?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在重点字词上,抓住“邮”这个字,用换词的方法,例如换成“带”可不可以,让学生体会“邮”字的好处,并进行交流。上完这节课,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获也有遗憾,教学中

11、,首先是师生都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时能较好地落实知识点并拓展,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遗憾,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当学生不能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时,我有一些手忙脚乱,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回读”感受也说明我的教学不娴熟,没有做到“教育机智”。而且这篇课文应以读为主,但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功夫不够,没有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层次的进步的朗读,应该让学生也尝试配乐朗读。在安排课时上第一课时应该重点强调字词基础,把生字和生词砸实,比如组词,多音字,偏旁等,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自己来交流反馈。并且把练习册的练习当堂订正反馈。而我在教学中省略了这些步骤,有失妥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多注重细节,灵活应变,争取进步。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