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自评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59434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认识》自评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的认识》自评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的认识》自评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自评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自评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圆的理解自评稿 “圆的理解”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种平面图形,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唯一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理解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理解过圆,但对于建立准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由理解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到理解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理解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所以,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和圆锥奠定基础。本节课我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之上、基于

2、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储备和实际学习需求,以“基于问题、借助生活案例,初步形成猜想自主、合作、探究,验证猜想联系实际,拓展应用”为主线。做到: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学到知识,进一步激发探索精神。具体从这几方面来落实:1.贴近生活,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上课开始,我使学生在赏析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圆,圆以其独有的美、独有的特征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学生整堂课都置身于鲜活的文化背景之上,这样学生对圆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圆的特征教学中,我以学生所熟悉的投篮活动激趣入课。以“投篮比赛围成怎样的图形比较合理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为什么

3、围成圆形比较合理,而围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不合适”的讨论中感知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区别,并形成“投篮时围成一个圆形,每个人到篮筐的距离都相等”这个猜想,对后面教学圆心、半径做了很好的铺垫。2.合作探究,掌握圆的知识特征在探究圆各部分特征的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使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这个开放式的教学方

4、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理解圆的各方面知识。 本节课伊始,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映入眼帘的是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圆的特征过程中,让学生在投影上操作展示小组劳动成果,既清楚又明了,丰富了课堂教学。在教学用圆规画圆时,我首先放映了画圆的教学视频,使学生直观形象、清晰明了的掌握画圆的基本步骤方法。这个媒体的使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画圆的学习兴趣。最后,在习题设计中不但让学生在展台上展示自己的作业,而且还让学生上台与电子白板互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也有遗憾之处,例如,1.在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过程中,自学水平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可能没有照顾到。2.在练习过程中,综合提升的题目较少,内容都停留在基础知识上。3、数学语言也有缺乏严谨之处。4、对学生的评价还能够更多样性。今后我将持续努力,持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总体来说我的教学经验还有所欠缺,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