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歌声》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4959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的歌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远的歌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远的歌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远的歌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远的歌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歌声》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永远的歌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嘻、龇”等6个生字,会写“淙、龇”等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等词语。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歌声”里所包含的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歌声”里所包含的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永远的歌声,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有哪些疑问?(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把这歌声称为永远的歌声?这歌声里有些什么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地出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

2、件什么事?2.指名交流。3.指名朗读课文第610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件事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下来的?4.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词。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永远的歌声。(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件事,谁能说一说这件事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既然写的是学生们为老师采药,为什么还要以“永远的歌声”为题,这歌声里包含着什么?这是我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本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解决这两个问题。二、细读课文,感悟“歌声”1.指名交流课前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顺学而导,引导学生体会这歌声中所包含的

3、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歌声中所包含的学生对老师的挚爱。引导学生从以下语句中体会: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眼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使劲地点了点头。(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爱。)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引导学生体会准确使用词语,能够更好地表情达意。)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

4、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引导学生从老师的举动中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爱。)3.引导学生体会歌声中所包含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引导学生抓住“我说,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这句话体会。自由地出声朗读这句话,思考: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学校的“荒凉破旧”体会“老师好”。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语句体会“老师的样样好”。引导学生抓住“天下第一好”体会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引导学生总结这歌声中包含的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2.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何以“永远的歌声”命题。板书设计:永远的歌声 学生 老师 (说明:横线上由学生进行填写,填写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