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5058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命生命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整合教学。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倾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能够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是本课向我们诠释生命的全部内涵。二、学情分析,以学定教。四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十一岁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在快乐而平和的生活中,在父母的保护下,没有遇到过较大的挫折,更无从亲自体验生命对人类的考验

2、。而且本篇课文处于本单元中的第三篇文章,有前2课的铺垫,学生们对生命的意义更加有了深刻的理解,因而课前安排学生查找一些关于生命的格言和珍爱生命的故事。所以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促动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升认知水平。教育的成功应该是以人为本,遵循孩子的心理认知规律,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氛围中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三、三维目标,以人为本。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

3、的“过程与方法”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其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生发现和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水平。这是优化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理想课堂的必然要求。跟四年级的学生谈论生命的话题,确实有点沉重,他们能从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从而珍爱生命吗?如何实现文章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向学生情感的转移,实现三情融合?怎样实行有效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从而感悟生命的价值?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特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4、词、纲领句、重点段,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课程中,让学生勇于质疑,学会合作、探究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叹之情、珍惜之情。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五、选择教法 明确思路 情境教学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以激发爱,以情打动人。本文语言简练,情味浓厚,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形象语言,

5、创设教学情境,切合文本的特点。点拨法:点拨法的精髓,就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生命的话题有点厚重,学生通过读文,虽然也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但是,游离于文本,脱离体验的体会只能是口号似的。所以,教学本课,必须通过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拨促悟,才能达到光凭学生自悟无法企及的高度。六、学法指导 形成水平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使用语言。七、理念指导精心设计1、以教材为情景。教材是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例子。本篇课文中作者用了飞蛾挣扎,香瓜子萌芽,心脏跳动三个例子,来体现生命之顽强。教学中

6、我同样仅仅抓住这三个例子,分别通过品、思、想象、表演、质疑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走进飞蛾,体验香瓜子,走进杏林子,感受生命。语文视语言文字为工具,感性的再现文化知识中的生活,获得积累人文经验和阅读经验的学科。中年级语文教学,词语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作为第一课时,我首先从字词入手,以字词为抓手,引导学生读好、读懂课文。在课的最后,我还挤时间让学生积累课文表现生命顽强的字句,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2、以情景为烘托。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我创设了两个教学情景:(1)手捏飞蛾。通过想象,飞蛾挣扎时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由此理解“挣扎”一

7、词的含义,感受飞蛾生命的顽强。(2)让学生表演香瓜子的生长过程, 体验香瓜子不屈向上的精神。3、以活动为载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活动:(1) 、读书活动a、自由朗读,使学生读通课文。b、分散朗读,旨在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学生读准课文。c、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层次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读出感情。在教学飞蛾这一篇段时,首先抓住“挣扎”这一词。理解“挣扎”,指导读好“挣扎”的样子,然后设置情景,体会飞蛾的内心世界。在教学香瓜子这一篇段时,设计了这几个朗读的层次,几个想不到,要读出惊讶之情,这比较容易。设计上让学生自由朗读,把空间留给孩子。“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比较难读,老师范

8、读,重在通过教师的示范,给学生一个感受,一点指导。在第三个事例中,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资料,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引读,反复诵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层层渲染,深入感受杏林子的内心世界。(2) 、表演活动:课堂教学应该是内在活动和外在活动的统一。本次教学设计的两次体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知识经验出发,使生命这个深刻的概念而浅化、感性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留给学生充分学习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直面飞蛾,与香瓜子对话,触摸杏林子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八、精心设计板书好的板书设计应该就是全文内容与情感的概括与凝练,从而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根据全文的内容与文章的情感设计了以下板书:19 生命 生命小飞蛾 挣扎顽强 香瓜子 冒出 杏林子 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